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长时期以来,不少的文学评论者和《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把“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划分为“五四”后中国新文坛的两大派,即“人生派”与“艺术派”。都认为“创造社”的主要代表人物郭沫若前期的文艺思想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是“艺术至上派”或“艺术无目的论”者。然而郭沫若本人却不同意这样的评论。早在一九二八年他就明确地表示过:“我不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一九四一年他又进一步说:“前些年辰我们有  相似文献   

2.
徐季子同志《茅盾的〈鲁迅论〉》一文曾说到:“茅盾写《鲁迅论》的时候,这两位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还不曾见过面……。”这话与事实是有出入的。茅盾的《鲁迅论》作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三十日,而前此一年,亦即一九二六年的八月三十日,鲁迅与茅盾就已经晤面了。这在《鲁迅日记》里有明确记载。茅盾在他的回忆录《创作生涯的开始》里也写道:和鲁迅“第一次见面是一年前(指1926年——笔者)他去厦门大学路过上海的时候,郑振铎在消闲别墅“请鲁迅吃饭,我是陪客之一”。查《鲁迅日记》可知,同席者还有郑振铎、胡愈之、朱自清、刘大白、叶圣陶、陈望道、夏丐尊、孙福熙等人。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有几种说法都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前最新一版的《鲁迅全集》第四卷五三四页《上海文艺之一瞥》一文的注说成立于一九二○年,这大概是根据茅盾《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宗旨》一文所说:“民国九年(一九二○年)十一月‘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于北京。”这是记错了,茅盾在《关于文学研究会》(见1959年5月《文艺报》和《文艺月报》)中已予以订正为一九二一年一月成立,但没有指明是哪一天。丁景唐在《对〈鲁迅全集〉注释的几点意见》(见1959年第20期《读书》)中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在思想、文化、文学领域,对云南影响最大的,一是《新青年》作者群,如李大钊、胡适、陈独秀等;一是创造社诸作家——如在《滇声》报上,192O年加以转载的就有:郭沫若的新诗《死》(2月2日)、《解剖室中》(2月13日)、论文《生命底文学》(3月17日),王独清的新诗《留不住了》(2月14日),郑伯奇的新诗《光与影》(5月11日)等(注一)。云南的文学青年,在二十年代初期、中期,如梅绍农、周泳先、马子华,“都醉心于创造社那样热情洋溢的‘创造社’派的文艺作家”(《云南文史丛刊》,1988年第1期,第133页)。 鲁迅是《新青年》作者群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狂人日记》等起了振聋发聩的作  相似文献   

5.
《论无产阶级艺术》是茅盾于1925年5月——10月在《文学周报》上连载的一篇论文。笔者在以苏联的文艺理论对茅盾影响为题的调查中,发现《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是全面依据亚·波格丹诺夫《无产阶级艺术的批评》的论文而写出来的。这在《茅盾研究会会报》(日本茅盾研究会主办——译者注)第7期(1988—6)上,笔者以《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的出典》为题作了介绍(以下简称《出典》)。我将茅盾的《论无产阶级艺术》和波格丹诺夫《无产阶级艺术的批评》的英译文及日译文並列在一起,指出了对应之处。之后,在1988年夏天日本召开的中国三十年代问题研究会集会(7月30日——8月1日在长野召开)上,笔者获得了这一课题的发言机会,虽还是初步整理出的东西,却聆听到了与会先生的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一年八月,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了。它以鲜明的时代色彩、宏大的艺术魄力和独创的艺术风格,为新诗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一九二二年八月,《女神》问世一周年,郁达夫发起了“《女神》纪念会”。他的创议得到文学界各方面的支持。八月五日晚,纪念会在上海“一品香”旅馆召开。前来参加的有文学研究会的沈雁冰、郑振铎、谢六逸和庐隐诸人,另外日本帝国大学出身的同学也到了不少。会上,沈雁冰作了演说。另外,创造社方面原想再提议组织“作家协会”,但因某些原因未能  相似文献   

7.
二十年代初期,随着“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各种文学社团、流派蜂拥而起。文学批评领域也出现两大文学批评派,一是以文学研究会为代表的“为人生”文学批评派,一是以前期创造社为代表的“为艺术”文学批评派,他们都遵循着自己的文学观念、创作原则,建树着自身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它们的形成及其发展,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创作、理论建设、文艺思想斗争,都发生了深远影响。一创造社开始文学活动时,就高张起“艺术独立”的大旗,坚持“为艺术”的文学标  相似文献   

8.
20年代初,茅盾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提出了表现人生、为人生、为全人类的文学主张。2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明确提出文学应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服务的正确主张。他不但批评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的局限性,也批评了文学创作上的“左”倾幼稚病。他与鲁迅等文学巨匠一起,奠定了我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臧克家以诗人闻名,但也写过小说。他的《挂红》、《拥抱》、《牢骚客》等都曾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五四”,以来有不少大作家是文学体裁的多面手,如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等。克家同志写诗,也写散文、随笔、杂文、评论和小说。我感觉他的小说(这些小说全部写作发表于解放前的“国统区”,而且比较集中在抗战胜利后的1946—47年)如同  相似文献   

10.
三位文学巨匠的笔名鲁迅、郭沫若、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位文学巨匠。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纵观其笔名,曾超过百个。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尔后凡作以此名为多,何以用此笔名,他自释有三条...  相似文献   

11.
《春蚕》是我国三十年代艺术画廓中的一件珍品,它的作者茅盾则是我国老一辈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一九二八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茅盾早在“五四”前夕就开始了文学活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即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倡导者。一九二一年他和叶圣陶、郑振铎等人组织了我国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同时还主持了《小说月报》的全面革新工作,使它成为“五四”  相似文献   

12.
创造社的宗旨是"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在中国的译介过程中,创造社起了先导性的作用。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积极译介英国颓废派文人道生的作品;田汉翻译的《莎乐美》在当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他执导的《莎乐美》在上海和南京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相似文献   

13.
《别了,我爱的中国》是郑振铎同志在二十年代被迫只身离开祖国和亲人远涉重洋时写的。细读这篇课文,作者的真挚而又深沉的爱国之情充满字里行间。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文章,我们又怎样把这种感情让学生有所体会呢? 我们知道郑振铎同志(1898—1958)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五四”运动后,他和茅盾等共同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从“五卅”运动到“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期间,和茅盾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又和胡愈之、叶圣陶等人组织上海著作人公会并参加了上海  相似文献   

14.
一《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老前辈六十多年前创作的一首优秀钢琴曲。本世纪三十年代,以鲁迅、茅盾、郭沫若等著名人物为代表的文学新思潮极大地影响着当时中国的文艺界,推动着当时中国左翼文学艺术事业的迅猛发展。那时,正在上海国立音...  相似文献   

15.
三、思想与艺术特征“为艺术而艺术”最初是在创造社发难的,其出发点不外乎就是浪漫,一方面全部地推翻中国文学的正统,一方面全部地承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本来的文学观念可以用“文以载道”来包括,现在的则是要把文学当作艺术。这一变化可是非同小可,因为不但从那以后中国文学根本改了模样,即是以往文学的历史估价,都要大大的更动。当郭沫若还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报纸介绍中国新文学运动,曾以他的短诗《死的诱惑》为例。厨川白村还称赞过这首短诗,说是中国的诗已表现了一种现代的情调。郭沫若是以诗人著称的,但他写小说也很早。在创…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新文学史上,作家马子华是创作甚丰、影响颇大的重要作家之一。三十年代在上海他曾加入过“左联”,同鲁迅、胡风、周扬、田间、艾芜等著名作家有过较多的接触。在上海主编过大型进步文艺刊物《文学丛报》,并在此期间发表过许多作品。如中篇小说《颠沛》,短篇小说集《笔伐集》、《路线》,长诗《骊山之夜》,新诗集《坍塌的古城》。一九三五年出版的中篇小说《他的子民们》,在文艺界引起了反响。子华先生在一篇回忆“左联”时期的文章中写道:“当我的长篇小说《他的子民们》出版以后,茅盾先生在《文  相似文献   

17.
茅盾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作家,同时他也是堪与鲁迅媲美的短篇小说作家。在新发现的鲁迅与斯诺谈话记录手稿中,斯诺问鲁迅“最好的短篇小说家是谁?”,鲁迅就说是“茅盾、丁玲……”。1980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上下两册)收入茅盾短篇小说作品51篇,约56.8万字。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全集》第八卷(小说八集)、第九卷(小说九集)收入茅盾短篇小说作品54篇,新收入的作品是《自杀》、《泥泞》和《牯岭之秋》三篇,约4.7万字,加上原有的作品,茅盾短篇小说的总字数约为61.5万字。  相似文献   

18.
在1920年代后期的革命文学论战中,鲁迅提出的“革命人”这一概念颇具特色。实际上,这一概念援引自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的日文版。本文拟在鲁迅1927年论述的革命文学中探寻托洛茨基文艺理论对其产生的影响。鲁迅遵循托洛茨基的理论,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一文中主张文学对革命并无什么影响。在该时期,《革命文学》《在钟楼上》《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和革命》等文中还多次提及苏联的“同路人”作家。“同路人”这个概念也是托洛茨基首次提出的。鲁迅当时把自己也看成是个“同路人”。由此可见,从1920年代后期到1930年代初期,鲁迅确曾受到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该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鹭鹚》最早刊于1919年9月11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据笔者所知,在迄今为止的近七十年里,除《鲁迅、郭沫若、茅盾著译年表》(吉林师大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编,1976年10月,内部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札记》(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4年1月)和《郭沫若集外序跋集》(四川大学郭沫若研究室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改题为“鹭鸶”,而且未作解释外,郭沫若著作的各种版本及研究论著,皆依旧题。笔者认为《鸳鹚》应为“鹭鸶”之误,特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五四”以后,在乡土文学作家中负有盛名的王鲁彦,是为鲁迅所称道的作家,也是鲁迅的高足。他曾和鲁迅有过亲密的交往,在创作上也深受鲁迅的影响,被当时的批评家称为“鲁迅派”的作家之一。王鲁彦(1901—1944),又名鲁彦,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他的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雀鼠集》、《河边》、《伤兵旅馆》,中篇《乡下》和长篇《愤怒的乡村》,此外尚有散文集《旅人的心》和《驴子和骡子》,以及翻译作品等。鲁彦与鲁迅交往颇多,早在“五四”以后,即一九二○年,鲁彦从上海来到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时,就十分敬仰鲁迅。鲁彦原先在上海三菱洋行当学徒,他听说北京有一个半工半读的勤工俭学的组织,于是便偷偷地逃往北京。在这个团体里,他一边在北京大学门口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