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兄妹送萝卜     
森林里住着小兔一家。有一天,兔妈妈上班去了,留下两个一大一小的萝卜想考考儿女。小兔妹妹和小兔哥哥早上醒来看见了,他们都直流口水,想:吃大的萝卜多好啊!兔哥哥捧着大萝卜马上向前奔跑,兔妹妹看见兔哥哥把最大的萝卜拿走了,就哇哇大哭起来,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滴下来。一会儿她见哥哥急转弯了,兔妹妹一拍脑袋想:“兔哥哥肯定把萝卜送给奶奶了,因为奶奶生病了,今天刚出院回家,我也要把小萝卜送给奶奶。”于是,兔妹妹也把小萝卜送到奶奶面前。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奶奶,这是我们的一份心意,让你补补身子。”奶奶看见兄妹俩捧着的萝卜,说:“你…  相似文献   

2.
找找找     
南瓜奶奶的孩子都长大了,离开了蔬菜园,南瓜奶奶好寂寞啊!蔬菜娃娃们说:“我们来陪南瓜奶奶玩。”蔬菜娃娃们和南瓜奶奶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请你帮南瓜奶奶一起找出:萝卜娃娃、青菜娃娃、卷心菜娃娃、西红柿娃娃、黄瓜娃娃、茄子娃娃、冬瓜娃娃、豆角娃娃和花椰菜娃娃。  相似文献   

3.
都听错了     
笃,笃,笃……小老鼠敲兔妈妈家的门, 小兔子在家里玩积木,听到敲门声音,忙问:“谁呀?”“是我。我是小老鼠,来跟你一块玩的。”哗啦啦……小兔子的积木被碰倒了。他一急,把小老鼠的话听错啦,一跳一跳地跑去找兔妈妈,说:“小老鼠跟我要一块糖。”兔妈妈只顾切萝卜,把小兔子的话听错了,以为小老鼠要一张床。她想:狐狸家里有一张多余的床,我可以帮小老鼠去要。找到狐狸,兔妈妈说:“小老鼠要一张床。”  相似文献   

4.
有一头爱吃青菜的熊,他叫青菜熊。青菜熊的隔壁住着另外一头熊,他很爱吃萝卜,他叫萝卜熊。青菜熊很瞧不起爱吃萝卜的熊,萝卜熊呢,他也瞧不起爱吃青菜的熊。这天,青菜熊和萝卜熊又碰到一起了,就像往常一样,他们先是吵了起来。青菜熊说:“当然是青菜最好吃!”萝卜熊说:“当然是萝  相似文献   

5.
雨过天晴,太阳公公刚露出灿烂的笑脸,兔妈妈就拿着一个竹篮,兴奋地对小兔子说:“我们一起去森林里采蘑菇吧,雨后的蘑菇一定很新鲜。”小兔子欢呼道:“好呀,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兔妈妈带着小兔子往森林走去,小兔子一会儿追着蝴蝶玩捉迷藏,一会儿又追着蜻蜓四处跑,玩得不亦乐乎!兔妈妈一边采蘑菇,一边回头招呼小兔子:“小兔子,快采蘑菇吧,别玩了!你看,妈妈都已经采了半篮子了!”“好的!”小兔子欢快地向妈妈跑去。突然,小兔子看见一丛五颜六色的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 多媒体显示一幅秋收图: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正在田里收获萝卜。 师:小朋友,收获的季节到了。看!小兔子们正在田里拔萝卜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 多媒体播放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拔萝卜的画面。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各拔了多少个萝卜吗?  相似文献   

7.
我是兔子     
吃饭的时候,妈妈说:“这是小白兔最爱吃的青菜;你也应该吃一些。”爸爸说:“这是小白兔最爱吃的萝卜,你也吃一些。”我就吃了许多的青菜和萝卜,我觉得我的耳朵在慢慢地变长,眼睛在慢慢地变红,不久,我成了爱吃青菜爱吃萝卜的小白兔。  相似文献   

8.
蓝兔子     
手工课上,老师教小朋友折小兔子。川川回到家,找出一张纸,坐在桌边折小兔子。奶奶看见了,问:“川川,你怎么用蓝纸折兔子呀?小兔子应该用白纸折呀。”“这是兔奶奶,奶奶都是穿蓝衣服的。”川川边折边回答。奶奶看看自己的蓝外套,笑了。第二天早晨,川川把折好的蓝兔子送给奶奶:“爸爸妈妈要上班,川川要上幼儿园,你一人在家,让兔奶奶陪您吧!”奶奶高兴地收下了。川川从幼儿园回来了,看见蓝兔子孤单单地立在床头柜上,奶奶在忙家务呢。川川不高兴了。“奶奶没陪你玩?”川川问蓝兔子,蓝兔子不响。“川川,帮奶奶倒垃圾去!”奶奶喊。“不,我要陪蓝兔子,它没伴。”川川气呼呼地说。奶奶叹口气,自已下楼倒垃圾去了。“蓝兔子,我们玩捉迷藏,你  相似文献   

9.
一、萝卜回来了 目的:培养三角形配合运球的意识。 准备:边长各3米的等边三角形,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为“白兔”、“灰兔”和“黑兔”。备若干球(多于人数)。 方法:游戏开始,教师扮兔妈妈,对小白兔说:我们的萝卜、真好,现在先送给谁吃呢?小白兔说:先送给小黑兔吃吧。然后一个接一个把萝卜、运到小黑兔“家”,小黑兔把萝卜运到小灰兔“家”,小灰兔又把萝卜运回到小白兔“家”。  相似文献   

10.
小小粉刷匠     
小松鼠多多的爸爸、爷爷、爷爷的爸爸都是粉刷匠。多多从小就立志当一名最棒的粉刷匠。今天,多多爸爸出门了,多多一个人呆在家里看动画片。突然,传来“砰砰砰”的敲门声,“谁呀?”多多赶紧去开门。门外,雪花漫天飞舞着,兔奶奶围着围巾站在雪地里。“兔奶奶,快请进!您有什么事吗?”多多把兔奶奶让到屋里。“兔妈妈生下小宝宝了,我们想把兔宝宝的房间布置得漂亮一点,所以想请你爸爸粉刷一下。”兔奶奶告诉多多。多多为难地说:“可是我爸爸不在家……”多多真不忍心让兔奶奶失望,他眼珠子一转:“爸爸不在家,我不正好趁机露一手吗?既可帮助兔奶奶,又能让爸爸大吃一惊!”想到这儿,多多就对兔奶奶说:“兔奶奶,没关系,我来粉刷吧!  相似文献   

11.
放学     
动物幼儿园放学了,小动物们都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接他们回家。袋鼠奶奶来了,小袋鼠坐在奶奶的袋里,像坐汽车一样走了;山羊爷爷来了,小山羊跟着爷爷回家去,他一边走一边听爷爷讲故事;兔妈妈也来了,小兔子跟在妈妈后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去;长颈鹿爸爸来了,小长颈鹿骑在爸爸背上,高兴地喊:“你们看我,多高啊!”公鸡爸爸来  相似文献   

12.
正可爱的小兔子一身雪白的绒毛,一对长长的耳朵,加上那红宝石似的眼睛,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每次放学回家,经过卖兔子的兔子店,我都会停下脚步,蹲在兔子的笼子前,兔子好像见到老朋友似的,它抬起头,用真诚柔和的目光看着我,我把手指伸进笼里,抚摸着它那毛茸茸的身子,这时小兔子会躺在里面惬意地吃着带叶的青菜。有时刚好碰上小兔子睡觉,我就把一片青菜放在小兔子的嘴边,小兔子睁开眼睛,只是看看我,又呼呼大睡了。有时碰上小男生也来逗小兔子,我最怕他们用那些粗鲁的动作使劲摇晃兔笼子,每当这时,我会阻止他们,我绝不会让他们伤害小兔子。  相似文献   

13.
小兔家种的萝卜获得了大丰收,家里到处是萝卜,院子里萝卜堆得只剩下一条走路的道儿。 兔爸爸兔妈妈发起愁来:种这么多萝卜,吃不完堆那儿也不是个办法啊!兔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可不能总是老吃法——生吃。”兔爸爸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吃的,还  相似文献   

14.
最近,翻阅《人民政协报》,读到一则很有趣的教学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的一次“做中学”课上,老师问小朋友,小兔子爱吃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说吃香蕉的,有说吃肯德基的,甚至有说吃石头的。老师便要求孩子们第二天把他们认为小兔子最爱吃的东西带来喂一喂试试看,结果,小朋友们却无一例外拎来了一大堆萝卜,原因是“妈妈说小兔子最爱吃萝卜”。由此老师大发感慨:一次辛辛苦苦创设的让孩子们在做中学的机会就这样让爸爸妈妈们善意地摧毁了。  相似文献   

15.
上体育课了,孩子们欢蹦乱跳地来到操场上。老师戴着兔妈妈的头饰,并给小朋友戴上小白兔的头饰。兔妈妈和小白兔蹲下做睡觉状。(下面以记兔子王国活动的方式叙述,在表示对话者时,兔妈妈简称“母”,小兔子们简称“众”) 兔妈妈醒来了,并亲切唤道:“天亮了,孩子们该醒了!”在音乐的伴随下小兔子们按节奏擦擦眼睛,伸伸懒腰,并做洗脸、刷牙、梳头、整理衣服和被子的动作。母:“今天天气真好呀!我们到草地上去玩吧!”于  相似文献   

16.
瞧!这位妈妈为宝贝设计的房子多漂亮。由两个小兔子将窗帘轻轻拉开,洒满一屋子的阳光,还有墙壁上的各种形态的布艺手工兔,哦!看小床上,爬在床栏上的大大的布兔子,还有那满床可爱的争萝卜的小兔子,还有床前那一萝筐的小玩具,好像还有兔子的影子……让我想想,宝贝一定是个兔娃娃,要不妈妈为什么会邀请这么多小兔子来作伴呢?  相似文献   

17.
小兔子、小猫、小羊和小乌龟,坐在山顶看星星。忽然,一颗流星从他们头顶划落。“我要一条飞毯!”小猫连忙许愿。“我要一双魔力跑鞋!“小羊说。“我要一座木偶戏院!”小兔子说。“我要一颗萝卜种子。”小乌龟说。一道银光闪过,每个人的愿望都实现了:小猫有了飞毯。小羊有了魔力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兔妈妈叫来小白兔、小灰兔和小黑兔:“你们昨天拔了多少个萝卜?”三只小兔数了数,一共拔了18个萝卜。 兔妈妈说:“乖乖们,今天羊伯伯送来6个萝卜,兔大叔送来8个萝卜,你们算算咱家的萝卜比原来增加了几个?”  相似文献   

19.
“小白兔拔了5根萝卜,小灰兔拔了14根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了几根萝卜?”这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的内容。比较两个量的多少,通常我们称它为“比较减”。“比较减”是减法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教学中老师经常使“妙招”:圈重点字“比”,记住比多比少都用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在教学中,我也如此,但不少学生还会出错。午间休息时,我安排班里的几个小老师辅导,过了一会儿,罗同学来到我身边:“老师,这个题目我会做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她说给我听。她一边指着图(如图1)一边说:“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了几根萝卜?就要先‘一一配对’,把小灰兔的萝卜派出5根和小白兔的萝卜‘一一配对’,派走配对的萝卜就是少了的,要减去,14-5=9,9就是剩下没有配对的萝卜数,也就是小灰兔比小白多拔的萝卜。”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新课,催生创新萌芽“堂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的名言。然而,教科书呈现的知识缺乏动感,小学生生活经验少,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一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点燃创新的火花。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可以用故事来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萝卜了。有一年,萝卜大丰收,兔妈妈领着他们的孩子们到地里收萝卜。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一会儿功夫就收完了,于是兔妈妈奖赏孩子们: 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