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就是告诉我们人是需要一些勇气和毅力的,生活里难免会遇到坎坷,假如缺少勇气去面对的话,那成功或许就离我们远去了.成人如此,孩子亦如此.  相似文献   

2.
阅读古籍或有关古人古事的文章,常会遇到一些人名读音特殊的字词。这些字词的读音原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习惯的读法去读而应遵循原来的读音。下面列出一些常见人名的特殊读音,并作简单注  相似文献   

3.
咏史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一类。通过品读,我们不仅能掌握一些相关史实,还能体味作者寓于古人古事古迹中的深切情感,进而去思考历史规律,观照现实社会。咏物言志诗是指借自然事物寄托诗人感情  相似文献   

4.
古人的走路,跟现代人有些不同。今人无法看到古人走路的样子,但我们可以从古籍记载中捕捉一些信息,推想古人是怎么走路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因此“我们还要学习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此可见,从古人语言中吸收有用的词语,是使现代语言更加丰  相似文献   

6.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5):36-43
一个人怎样去修身做人,当年彭德怀元帅一段话说得很实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难。古人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究竟做到了没有,我不知道。不过一个古人都能这样要求自己,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古人更高明些吧!我们能不能做到一日三省,一周一省、半月或一月省呢?我是一月一省吾身。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对于"90后"的学生,很难用道理去说服他们,也很难用感情去打动他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作为"80后"的教师不妨与时俱进,少一点抱怨,多一分耐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一些新时代的处理问题的艺术,大胆创新,做一名会"雕琢"的艺术家.那么,教师不仅能从繁琐的事情中解脱出来,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平时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古人写诗作文常常因为某种需要(字数、声韵、句式等等),把一个词语加以割裂,只用其中的一部分来称人或事物,这就是“词语割裂指称”现象。这是古人的行文习惯,但给我们今天学习和理解古诗文带来一些困难,特别是对古人古事与其出处不了解的话,还会产生误解。中  相似文献   

9.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比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人先进许多,因为他们生活在简陋的泥房子里,甚至通过在头骨上钻孔来治感冒.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人留下来的一些东西,直到如今仍让当今最聪明的科学家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10.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比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人先进许多,因为他们生活在简陋的泥房子里,甚至通过在头骨上钻孔来治感冒。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人留下来的一些东西,直到如今仍让当今最聪明的科学家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12):64-65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了解过去的一扇窗户,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自古以来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作,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学习。古诗教学要从小培养,要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让小学生初步体会到古诗中的韵味,领略古诗之美。  相似文献   

12.
谢毓祯 《学语文》2006,(1):44-44
我们从相关资料选取一些古人头饰词语,介绍如下,以备参览。  相似文献   

13.
正千年古盐田是我们洋浦的一个旅游景点,它是古代人们用海水在石槽晒盐的地方。前些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参观千年古盐田,了解了一些关于千年古盐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古老的制盐方法。千年古盐田非常古老,有些制盐石槽上还留有古人刻的画呢!古老的制盐方法是:人们利用晚上海水涨潮浸泡盐田里的海泥,等白天海水退潮以后,再把海泥翻  相似文献   

14.
今天人类已能往返月球,探测千万里外的星球,对很多怪异现象都能给予科学的解释,知识较之古人不知要渊博多少,但是很多人的心态还是和古人相去不远。譬如说,我们现在也还有很多人希望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去回避灾难或获得幸福。因此有人观察茶叶浮沉,或砂上爪迹,以为吉凶预示之机;中国古人也因同样的目的而向甲骨的神灵请教。  相似文献   

15.
为了融入文言语境,与古人作心灵的交流,感知古文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蕴美,我们必须运用“读”这一武器去攻文言这一堡垒,打开了这扇语言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味它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黄超鹏 《学与玩》2024,(4):6-21
<正>夜幕降临之时,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总会被无垠的苍穹吸引和震撼。古人对星辰十分痴迷,不仅用它们预测天气、运势,还在漫长的黑夜中,对星星、月亮倾诉了无数心语。浩渺的宇宙同样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去探索,而起点,就是太阳系。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发,去揭开太阳系的神秘面纱,发现那些有趣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7.
巾帼英雄     
古人云:巾帼不让须眉。巾与帼,古义中乃是妇女的名贵头巾和发饰,后来被演绎成了女中豪杰,世代表示对妇女的尊称;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追随着历史的车轮去见证一下这些星辰曾经遗留下来的夺目光辉,去看看这场巾帼英雄传的演绎中有哪些登场人物可以让我们铭记下来。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阶段,古典诗词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并因诗词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如何才能学好古典诗词呢?同学们一直有困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可供学生们参考。一、理解诗歌中的难点词汇尽管古典诗词篇幅较小,字数也不多,但同样存在难以理解的词汇,只有把这些古人常用的词汇理解了,我们才能真正走入古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如何才能读懂这些难点词汇呢?只有多接触古  相似文献   

19.
李征峰 《教师》2012,(7):49-50
千秋万代后的今日,想必古人的墓园早已一片荒芜,那墓碑上的荣辱兴衰也定是迷糊不清了,但他们当中有一张清晰的面孔辗转着我们那些未曾开启的凝望,带领着我们去追溯、去渴望、去解读,那便是"庐陵欧阳修,自号醉翁也"。《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相似文献   

20.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就连古人在写诗时也常运用数字,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含有数字的古诗数不胜数.更有一些诗句把数字加以巧妙拆析--也就是运用加减乘除法,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字变成诗歌里富有意趣的特殊元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析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