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科研人员是科学技术研究队伍中的一支关键力量。2010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出了支持女性科研人员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科技界的广泛好评。政策实施1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逐渐成为女性科研人员成长的摇篮,在提高女性在科研中的参与度、增加哺乳期女性申请和获资助机会、助推高层次女性科研人员成长发展、提高科技领域性别平等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促进科研领域中的性别平等,结合影响我国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主要障碍和政策不足,文章提出新时代要强化政策协同,完善高层次女性科研人员脱颖而出机制、更好地发挥女性在科技活动中的咨询决策作用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女性科研人员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女性科研人员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层次结构呈"金字塔"型,学科分异特征明显,科研成果和获得奖励资助偏低,决策参与度不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受社会文化、科技发展、个人选择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为了推动女性科研人员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并在资助、奖励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为推动女性科研人员成长发展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一项全国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测量工具,首次在全国层次上,探索了我国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现状及其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研人员的收入在全社会中处于较高的位置,相对于居民而言收入差距不大,尤以大学中科研人员的收入分布最为平均。从单位类型、区域、专业领域和职称的角度来看,职称对我国科研人员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专业领域,然后才是区域和单位类型。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成立后,女性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和从事科研活动的权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女性科研人员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科学领域呈现出"女性化"倾向,这一方面彰显了男女平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俄罗斯科技事业蕴含着危机.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中欧在欧盟第七框架“食品、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内的合作,增进中国科研人员对欧盟第七框架的了解,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在欧盟中长期科研计划中的参与度,中国欧盟科技合作促进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欧办)派员参加了于2007年11月28—2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食品、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信息和项目对接会。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5,(11):72-73
我国科研人员在胰岛移植领域取得3项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平面运动三级倒立摆;中国科学家在单分子先键化学研究领域获重大突破;中科大教授吴缅获首届华侨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物理领域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从国内物理类期刊促进科研人员自主推广文章的角度,为提高期刊文章可见度提供可行方案。【方法】通过网络调研,了解13家出版机构协助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情况和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物理领域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基本情况、对国内期刊文章的推广意愿、对文章推广服务的需求。【结果】物理领域科研人员自主进行国内期刊文章推广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经常使用的推广方式具有较高的国际显示度,未进行实际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时间有限以及不了解分享的方式和益处等。同时,物理领域科研人员对视频和信息图制作等服务存较大需求。【结论】物理类期刊需加强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积极性,并从撰写文章推广的作者资源文件、升级期刊平台、加强作者推广文章的宣讲、提供相关服务4个方面协助科研人员在具有较高国内/国际显示度的平台上进行文章推广,进而提升期刊文章在国内外的可见度。  相似文献   

8.
周建中  闫昊  孙粒 《科研管理》2019,40(10):126-141
本文对我国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的成长轨迹与影响因素开展定量研究,以科研人员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为基点,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分析科研人员职业生涯中的若干重要节点和事件,包括职称晋升、第一次重要学术产出、第一次获得荣誉奖励以及第一次担任行政或学术职务等关键事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个人家庭因素(性别、孩子状况和配偶文化)、教育背景因素(毕业院校、导师身份和博士后经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工作单位、流动状况和学科领域)等对科研人员职业生涯成长的影响状况。结果发现,科研人员职业生涯成长过程中的“累积效应”依然明显,如毕业院校、博士后经历等教育背景都会对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的成长产生正向影响;师承效应在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流动经历增加了科研人员进入到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事件比例等。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如何更好的促进科研人员成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12,(2):64-65
我国微生物学领域研究应用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在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应用发展迅速,发现的微生物新物种增多,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的微生物学术杂志刊登论文所占比重较高。微生物学的应用范围广泛,从酒类、酸奶、味精等传统发酵酿造,到微生物能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知识表示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从知识网络的角度,对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进行了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科研人员知识结构的构成。利用知识网络模型,对科研人员知识进行网络建模,包括知识点建模及其关联关系建模。通过对知识网络的层次化处理,获得了科研人员知识领域与知识子领域。根据以上建模方法,开发了一个科研人员知识管理原型系统。该方法实现了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具有直观、易操作和可定量化的特点,为科研人员知识的表示提供了支持。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验证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以水下捕捞机器人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市场导向下的科研人员创新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定技术路线时科研人员需整合其他领域的相关技术,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解析时科研人员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判,科研人员对自身的研究领域存在着路径依赖.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提出研究和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以中小企业为创新主体引入目标用户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或"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在女性权利日益被关注的今天,女性工作者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露才能,以毫不逊色于男性的卓越成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直以来,科学研究是一个公认的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然而,这并不能阻挡女性科学家在该领域占得一席之地。特别是,随着中国科研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越发活跃。尽管女性相对男性来说容易精力分散,但关注细节也是女性科研人员的一大优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就曾表示:"我们正生活在不断创新的科技时代,解决面临的问题要依靠人类共同的智慧,需要女性科学家的才能和创造力。"她同时强调,目前科研领域的女性比例仍然较低,性别平等不仅需要集体意识和建立规章制度,更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显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科学领域的性别比例失衡是长期存在的。"在我国科技创新的伟大征程中,3600多万女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重大、前沿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同时,当前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还存在‘高位缺席’现象,在高层次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中,越往象牙塔的顶端,女性越少。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800名院士中女性仅占6%,中国工程院877名院士中女性仅占5.1%,这表明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蕴藏着巨大的科研潜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表示。同样最新的国际调查报告指出,尽管多个国家的女性大学生和研究生数量皆高于男性,但女性教授却相对较少,且雇佣、薪资、资助、满意度和专利等方面都存在着性别不平等。对于此,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信息与计算学院的助理教授CassidyR.Sugimoto和同事开展了一项全球化且跨学科的文献计量分析,其内容包括:性别与研究产出之间的关系、合作程度,以及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发表且可以在汤森路透科学数据库网站索引到的所有文章的科学影响。分析发现,在研究产出最多的国家,所有主要作者为女性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要低于男性为主要作者的文章,而且与男性相比,女性作者的文章更多发表在国内,从而由国际合作所产生的额外引用量更少。数据还表明,由于合作是科研产出和科学影响的主要动力之一,推进女性研究人员参与国际合作的项目某种程度上可以促使科学界的性别比例更加公平。女性的权益不容被剥夺,女性的智慧也不容被忽视。多年来,女性科学家不再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她们凭借自身的卓越才能和努力,在各科学领域成为佼佼者,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哪些投身科学的女性,以非凡的毅力、创造力和智慧撑起了科技发展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十年发表的关于民用飞机设计的期刊论文,从科研人员之间以及和科研机构之间两方面分析我国在民用飞机设计领域的合作研究状况,针对研究结论,简要提出改善我国民用飞机设计合作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作为云计算应用的重要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相关的专利申请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对云计算服务器虚拟化的专利申请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该领域的科研人员及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依据,进而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科研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从跨界合作网络的视角出发,分析专利产出性别差异的社会网络机制。研究主要有3个发现:1.女性科研人员跨界合作网络规模和网络关系强度上均存在明显的欠缺;2.与企业界、其他学科领域合作网络规模和网络关系强度上的欠缺是影响专利产出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且网络关系强度的影响作用要大于网络规模的影响;3.性别对于跨界合作网络与专利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即在拥有相同网络规模和网络关系强度的情况下,女性从与各类合作网络关系中获得专利产出回报的可能性与男性并无显著区别。与男性同事相比,女性的专利产出会更多地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职业早期的企业工作经历、单位组织的知识产权培训等。最后,在结果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在学术成果商业化新趋势下减少科技领域性别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科学基金在促进女性科研人员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2010年实行同等条件下女性优先政策的初步效果,指出了今后进一步支持女性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PM2.5研究领域科研人员间科研合作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科研人员间科研合作网络规模、密度、节点位置等,以及探究其对学术合作联结路径、科研信息沟通速度和扩散范围的影响等问题。研究表明,PM2.5研究领域科研人员间合作现象普遍,科研信息的交流传递以合作网络结构为基础,但合作网络紧密程度偏低。网络结构与节点位置决定科研人员的学术控制力,处于关键节点的科研人员主要来自高校。要提高对PM2.5污染控制能力,需强化重要科研人员之间和不同机构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18.
惠伟 《知识窗》2013,(14):26-27
我国体育科研人员已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领域对体育教学游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笔者认为仍需完善和改进,以更好地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琳 《今日科苑》2023,(6):4-11
“女性在科学中的缺席”现象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欧盟非常重视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发展,致力于指导和促进其成员国共同面对和消除女性在科研领域发展中所遇到的阻碍,引导和鼓励女性进入科技研究领域,在科技事业中体现女性科技人才的价值。本文介绍了欧盟为促进女性参与科技创新,改善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分析总结欧盟经验,并结合我国女性科技人才现状及问题成因,从转变传统观念、提供政策支持和设立专业机构三个方面对促进我国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做科研是需要大笔资金的,尤其是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更是一种风险投资。在我国,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政府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撰写项目的各种申请报告书,去竞争主要来自政府的科研经费,结果是大部分项目得不到资助。即使有科研人员得到了资助,由于政府有监管资金和追求绩效的天然要求,也使得他们必然面对来自政府管理方的频繁监管和绩效拷问。资金匮乏和资助来源单一,使得科研人员缺少了研究的从容和探索的自由。多元化地筹集科研资金,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