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西省农科院院长仲济学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蔬菜育种和栽培专家,他长期致力于蔬菜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他和夫人陈海娟培育的28个番茄雄性不育系填补了国内空白;他破译的MK160荷兰黄瓜制种的奥秘,首次实现了MK160荷兰黄瓜种子的国产化;他历时23载而育成的高类黄酮抗癌食品精源号网纹甜瓜及其配套有机栽培技术,填补了我国王牌有机网纹甜瓜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籼型杂交水稻60年代以来,受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影响,美、日、印、苏、意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先后发现雄蕊退化不育稻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野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后又找到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与高产亲本和同类常规良种比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地膜覆盖王米栽培技术,父母苓行比为2:4,父本分两期播种,“本育9号”(7884—7(♀)×M017(♂))玉米杂交制种在西藏林芝地区取得成功,制种产量为3375kg/hm^2,同时还可生产父莓3960kg/hm^2。这不仅解决了西藏玉米制种难的问题,而且为建立玉米杂交选育科研基地及良种繁育基地打下了基础;可为生产上就近提供玉米杂交种,对提高西藏王米生产水平.提高全自治区粮食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在"互联网+"的年代,平江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也不甘落后。县老科协会长朱占生非常注重用现代信息化的理念武装老科协会员的头脑,他为县老科协建起了科普网站,组织老专家学习电脑,同时,他还制定了"利用网络讲科普、瞄准难题献良策、围绕产业抓示范、服务三农育人才"的工作思路。在平江县这块土地上,朱占生带领一支"银发"科技大军已工作了12个年头,大家都称赞他是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是上海市群团改革的深化推进年。6月9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尹弘调研上海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并主持召开群团改革现场推进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上海市委明确的目标要求,持续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持续做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迁安市棚室甜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新、特、优高档甜瓜品种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翠宝型“冰翡翠”甜瓜是由长春大富农公司积多年育种基础最新育成的优良杂交新品种,为又一高档特色品种,深受迁安瓜农和市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2015年2月2日,四川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成都市召开。省政府副省长刘捷、副秘书长蔡竞、各市州科技局局长、省直有关部门分管科技负责同志,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和科技局、国家和省级孵化器,部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刘捷副省长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2014年全省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全省科技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坚持主题主线,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  相似文献   

8.
<正>杂志即将付梓出版,回味出刊过程,心中五味杂陈,原因则是关于这期的报道选题。秦建国,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部队经历中高原缺氧给战友带来的痛苦和死亡,使他萌发了一生的科研梦,在科研追梦的道路上,他历经坎坷坚持科研30多年,最终他宣称发现了人体新的呼吸理论,并根据自己发现的呼吸理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了产品,投入到了社会。在秦建国看来,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  相似文献   

9.
在苏北偏僻的一隅——江苏省宿豫县罗圩乡有一位60来岁,貌不惊人的王治国。他在农业科技战线上奋斗了40余年。40多年来,他用那一双粗糙的手连连创奇迹:搞了500多次科学试验,鉴定了400多个作物品种(系),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地区级农业科技成果32次。其中他的农业科技成果全国推广有1项,在全省推广有32项,在苏北地区推广的有28项,特别是他晚年试验成功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得到江苏省副省长姜永荣同志的高度赞誉,称他为“苏北农业科技推广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正>在慈利县,说到高级农艺师王子立,人们无不赞扬"这个人了不起"!他在农业战线上奋斗了58年,先后取得11项重大科技成果及一项国家专利,被列入国家科技功臣名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农业局退休后,他成功选育出了耐干旱、耐储藏、高营养的超级稻新组合,再次引起关注。然而,王子立却说,他能在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这个平台上发挥余热,得益于县老科协会长王云理,他赞扬王云理"是个办实事的同志"。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4,(1):97-97
<正>近日,四川省2013年技术市场统计工作会在成都召开。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郑超英出席会议,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高量主持会议。韩忠成副厅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技术市场工作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效,强调指出在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技术市场工作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要在全新高度上,顶层系统设计技术市场和技术转  相似文献   

12.
<正> 山东省(宁阳)种子技术市场是山东省科委批准建立的省级技术市场,自1996年成立以来,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经营,目前已形成了占地1000余亩、拥有150多套经营商品房的初级规模;全县现有各类制种基地26万亩,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蔬菜种子等五大类,年制种量达300万公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收入近6000万元,其黄瓜种占全国销售量的70%以上。 宁阳县为进一步加大制种规模,提高制种质量,扩大宁阳种子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正冬瓜、黄瓜、甜瓜、西瓜、葫芦、南瓜、丝瓜等葫芦科作物有着共同的祖先,是什么导致它们演变成不同形态、大小和风味的?中国科学家在冬瓜基因组和变异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阐明了瓜类作物基因组演变历史。在目前已知的瓜类作物里,冬瓜的基因组最大,包含27000多个基因;而且,冬瓜还是所有瓜类作物中保留祖先基因状态最多的。  相似文献   

14.
甜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不仅因为其口感香甜,还在于它为人们带来的经济效益。无公害嫁接甜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种植技术的缺陷,提高了甜瓜的产量。无公害是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无公害嫁接甜瓜既确保了甜瓜自身的营养价值,还保障了健康安全的环境品质。而且无公害甜瓜的抗旱抗寒性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文针对无公害嫁接甜瓜技术的要点和提高无公害嫁接甜瓜技术的技巧展开相关的论述,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无公害嫁接甜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辽宁省鞍山市外国专家局1997年开始引进的日本网纹瓜生产技术,在台安县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纹瓜种植技术日趋成熟并初具规模,深受消费的认可。近日,该县高力房镇乔坨村网纹瓜被国家甜瓜协会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甜瓜系列产品之一。网纹瓜是由日本长崎县谏早市的八江农艺株式会社培育出的新型甜瓜品种,具有肉质醇厚、口感好、含糖量高、耐储存、耐运输等特点。八江农艺株式会社社长八江正光等近10名农业技术专家,多次到台安县进行技术指导,其中,育苗技术专家山下晋二先生曾连续三年长期来台安。  相似文献   

16.
林盛 《金秋科苑》2013,(7):42-45
林产工业老专家余昌茂将一生的热情投在了林业上,有人说他是个倔强的人,也正因为这份倔强才让他在科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好。尤溪因为有了余昌茂这样的技术人才,尤溪的林产工业才愈发强盛。近几年,我国林企利润逐年下滑,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转型向哪转?转型怎么转?过去很多年,中国企业一直仰仗劳动力优势,走低端产品发展之路,中国制造一度被贴上低端的标签。  相似文献   

17.
湖南雪峰种业有限公司是邵阳市第一个改制成功的科研试点单位,其前身为湖南省瓜类研究所,于1993年成立。在“一无积累、二无场地、三无投资”的重重困难条件下,凭着西瓜制种技术,启开了艰辛的创业历程。1994年与日本南都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南湘(湖南)种苗有限公司”,1999年进行整体改制形成湖南省瓜类研究所/湖南雪峰种业有限公司。经过8年艰苦奋斗,现已成为全国无籽西瓜研究与开发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南方九省西甜瓜协作组牵头单位,全国西甜瓜协会副会长和全国南瓜协会副会长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18.
历经25年周折培育出精源系列号高类黄酮网纹甜瓜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走在了国际前列;破译荷兰黄瓜制种密码,让我国荷兰黄瓜种子实现了国产化;育成28个番茄雄性不育系,填补了国内空白;9年时间探索有机蔬菜种植,种植方式赶超日本……  相似文献   

19.
《青海科技》2023,(6):203-204
<正>一、工作站基本情况 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由省内外11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青海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互助县畜牧兽医站等5家单位,涵盖育种繁殖、饲料加工、营养调控、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各个方面,主要服务对象是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及周边养殖户。针对八眉猪品种利用率低、饲养管理不规范、养殖效益低、环境污染等主要问题,工作站组织相关专家成员先后多次进行现场调研和考查,拟定了技术服务方案和值守计划,制定了工作站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站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4,(5)
<正>全球首个4G地空宽带实验成功速度和日常上网差不多[导读]国航由北京飞往成都的CA4116航班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中国民航首次在飞机上利用宽带可进行电脑上网试飞成功。国航由北京飞往成都的CA4116航班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中国民航首次在飞机上利用宽带可进行电脑上网试飞成功。国航本次推出的机上宽带服务,使用最新的4G技术,网络带宽可达30兆,速度更快,网带更宽,视频音频质量更加清晰。事件:全球首个4G地空宽带实验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