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成立于2001年7月(隶属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6年5月起步做实,2008年6月按照"做强做优"的目标,完成队伍整合、重组。拥有固体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乙级等资质,是一支技术精湛、装备精良的具有"攻深找盲"优势的地质勘查及地质科学研究队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省核工业二○九地质大队(简称二○九队),组建于1966年,隶属于中共云南省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为负责核及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提供核应急、核应用等技术支持;开展地质灾害和环境调查与治理等服务。二○九队具有固体矿产勘查、地质钻探、地质灾害评估、地质实验测试(岩矿测试)四个甲级资质;  相似文献   

3.
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已经成为我国矿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内各大地区及城市都建立起了相应的地质矿产勘查机构,规范了勘查行为,并引入各种先进技术,切实提高了地质找矿工作水平。结合我国地质找矿实际,对地质矿产勘查中常用的找矿技术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与找矿技术对应的找矿理论,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79-79
<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9月15日,是集工程勘察、设计、地质灾害、矿产地质勘查等18个专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甲级科研设计院。58年的发展历史,我院在专业发展和资质建设、科研创新、技术进步、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巨大的发展。专业拓展,资质建设成果显著经历多年创新与发展,我院多项专业技术达到国内一流和省内先进水平,除做大做强做精传统专业外,在水文地质、地质勘查等专业的拓宽了生产经营范围,为我院实现跨越式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我国地质勘查快速发展。2006年1月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得到了加强,勘查项目、投入资金逐年递增,特别是社会勘查资金投入增加,地质找矿投入及成果转化实现多元化。作为广西区内从事公益性、战略性基础地质矿产调查研究的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矿山地质勘察及勘察灾害防治做了一定的说明。矿山地质勘察是矿山生产的先行,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勘查灾害防治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的产生,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本文说明了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经过地质勘查所得到的数据结果是该项工作的关键点,因为相应的勘查数据能够使相关的研究人员较清晰的探明矿产资源的存储规模,并提供矿山建设方面所需要的地质情况报告,且比较省时省力,因此,地质矿产勘查数据在矿产开采等相关工作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由地质勘探人员进行实地勘查后,得到勘查数据的第一手资料,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更好给后期工作带来便利,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矿产勘查数据的自动化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成为相关数据处理工作者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地质矿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不断涌现出来,有效提升了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水平。并且,由于每一个地质矿产勘查找矿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找矿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寻找到更多宝贵的矿产能源,我国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传统的勘查技术和找矿方法进行改良优化以后,大大提高了地质矿产勘查找矿工作效率,同时也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笔者具体对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三维激光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测绘技术,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从地形地质研究、测绘、地质矿产三个方面综述三维激光技术在地质勘查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多样的成矿作用、复杂的矿床类型,是我国寻找众多贵重、紧缺或稀有矿产资源极具潜力的地区。然而受客观条件所限,其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十分薄弱,工作程度远远满足不了为国家提供战略资源保障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及时、快速、宏观和信息量丰富等优势。加大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力度,2007年12月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下达“青藏铁路沿线矿产资源遥感调查”项目任务书,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局信息中心和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负责具体实施,项目组主要成员有方洪宾、  相似文献   

11.
区分和界定了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工作;分析了传统体制下地质勘查工作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从机构、运行机制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三个方面建立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体制、新机制;深化商业性地质工作改革最关键的是培育地质矿产投资公司,并要积极争取股份上市,广泛利用社会资金,改革商业性地质工作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找矿的效率,因此一直以来有关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研究都没有中断过。现如今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找矿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所以对其找矿方法的研究更加重要。本文通过对研究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介绍,进而从应用原则、相关思考等方面对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矿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增强地质找矿的准确性,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就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到现代化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当中,从而使其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本文通过对现代化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相关研究,讨论了现代化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采用的主要工作手段和方法,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5):F0004-F0004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现有职工323人,其中技术人员241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0%,拥有各类仪器和设备396台(套)。工作涉及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调查和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地球化学、工程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勘查,以及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环境评价、地质工程测绘、地矿信息咨询等。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与现代地球及其相关科学日益增长的需求相适应,以处理地球上任何具有空间方位的海量信息为特征,具定量、定时、定位等优点,近10年来已在地质矿产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一个区域各种地质资料(图形、图像、文字、逻辑、数值)的GIS分析实际上代表该区域现阶段较为客观的总认识.目前,野外收集资料、数据建库、GIS分析等尚存在规范化、标准化等问题,GIS本身解决诸多专业性较强地质问题的能力亦不足.但GIS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必将使地质矿产勘查进入一个数字化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陈景香 《青海科技》2009,16(2):93-94
本文介绍了X射线荧光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原理和应用,对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程效率、缩短地质矿产勘查周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多样,这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尤其是在矿产勘查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科学合理的找矿方法,将大大提高地质矿产勘查找矿的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探究与推进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其次概述了目前我国使用的地质勘探找矿方法及其应用原则;最后对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进行了若干思考,希望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找矿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我国发展的需要,我国现已经在各个地方开展了对地质矿产的勘察,并且地质矿产勘查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得到了广泛的注意,地质矿产勘查可以开发新的能源进而帮助我国经济取得更快的发展,但我国地质矿产勘查仍然存在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们对地质矿产的开发,所以开展对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困难分析与建议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开发我国潜在的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条件来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3S技术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对矿产勘查领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全文整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3S技术和地质矿产勘查的相关信息;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GIS、RS、GPS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具体应用;第三部分讨论了如何加强3S技术的综合利用;第四部分综述全文。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第二代)》《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是根据李廷栋院士和陈毓川院士的倡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试点,完成的我国省(区、市)域科研型地质专业系列志书。其中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于2007年和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分别由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赣西地质大队主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由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行立项,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历时九年,上述三部地质志已先后通过评审验收。根据试点成果与经验,省级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