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青年一个舞台,他们不会令人失望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负责人孙玉春的发言,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领域做出的骄人成绩。4月28日,中国记协在京召开了首都青年新闻工作者座谈会,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等首都新闻工作者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首都档案界团员青年开展“五四”档案宣传日本刊讯5月4日这一天,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北京市档案局机关团委全体团员、青年党员于西单、东单两处设置宣传站,以散发宣传品、展板展示、回答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召开以及北京市档案工作。在节日...  相似文献   

3.
4月29日上午,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省会举行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座谈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积极响应首都青年新闻工作者座谈会的倡议,号召全省青年新闻工作者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打好五个根底,发扬六种作风”的要求,把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爆发104周年纪念日。翻开笔者的集邮藏册,一枚枚传递五四薪火的邮票,生动再现了“五四”运动这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的历史画面,方寸之间传承了“五四”青年不屈向上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爱国青年的青春赞歌。我国第一套五四运动纪念邮票,是1947年5月4日,由解放区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纪念五四运动”邮票一套3枚(图1),同图异色,  相似文献   

5.
全国青年新闻工作者:今年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八十周年。本世纪初,一群热血青年在国家危难之际,满怀爱国热情,奋起抗争,发起了“五四”运动,吹响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第一声号角,掀开了中华儿女爱国主义运动的新纪元。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在“五四”精神激励、鼓舞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自身的命运与祖国前途紧紧相连,不断探索,奋勇拼搏,用鲜血和青春描绘了一页又一页时代画卷,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爱国主义颂歌。回顾历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新闻工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方评审和严格考察,河北青年最高荣誉奖项“河北青年五四奖章”最终揭晓。4月24日晚,在第十六届“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评审会上,10名来自河北社会各界的青年才俊在诸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评委根据候选人的资料情况、PPT、专题片、演讲等逐项打分,经过公证后,评选出10位“河北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新晋“河北五四青年奖章”获...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反帝、反封建,提倡民主与科学历史新阶段的转折点。回顾“五四”运动这一伟大变革的时代,用现实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五四”时期新闻改革的艰苦历程,对于今天新闻工作者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进我国跨世纪的新闻改革,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是大有神益的。“五四”运动前夕,由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军阀连年混战,广大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闻事业也是一派调零的景象。当时除少数几家民主主义报刊宣传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80年前“五四”运动的革命暴风雨唤醒了沉睡的神州,孕育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掀开了中国历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这是“五四”运动的一个伟大的历史功绩。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时期很重视创办自己的报刊,...  相似文献   

9.
79年前的5月4日,一大批忧国忧民的进步青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展开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纪元。在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肩负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历史使命的广大青年,更应该大力弘扬“五四”精神,自觉投身改革攻坚的实践,用当代青年的热情、智慧和汗水,不断把青年运动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力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5月4日下午,新闻出版总署举办“读书与人生”五四论坛,署长柳斌杰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副署长李东东、邬书林、孙寿山出席论坛并为荣获新闻出版总署2007—2008年度优秀青年和先进青年集体的单位和个人颁奖。总署机关和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与署直系统近200名青年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11.
4月28日,由来自全国29个省、自4治区、直辖市及中央新闻单位的40名青年新闻工作者参与的“演讲与口才杯”全国新闻界“做人与做文”演讲比赛水落石出,评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这次旨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激励青年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的演讲比赛,是由中国记协、《演讲与口才》杂志、《做人与处世》杂志、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参赛选手分别来自广播电台、电视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代是我国现代革命报刊第一次大发展的时期。而革命报刊的蓬勃出现,当然是由于社会的需要。这一时期的革命报刊,主要的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共产党”、“新社会”、“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天问周刊”、“人道月刊”等等。“新青年”月刊,1915年9月15日创刊,在北京编辑,在上海出版。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才改称为“新青年”。该刊诞生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和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首倡  相似文献   

13.
李琳 《出版视野》2005,(2):46-46
“五四”青年节后一天,即五月五日是“学习节”。此节未必尽人皆知。  相似文献   

14.
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从1919年5月4日起,历时56天。湖北在“五四”运动中与全国相呼应,产生了刘仁静、闻一多、包惠僧、恽代英、林育南、董必武、陈潭秋、施洋等一批革命先驱,代表着湖北人民的觉醒和崛起。  相似文献   

15.
作为直接在”五四“精神影响下的一代知识分子,巴金的作品《家》曾得到当时进步青年的热烈反应, 无疑,他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优秀作家。实际上,巴金的一生,贯穿了中国的整个20世纪,由于他很长时间生活在中国主流文化圈里,因而他的生活注定要与整个国家的时代风浪休戚相关。作为最后一个离世的“五四”一代人,巴金留给中国社会的不仅是他的作品,更有值得这个民族记取的教训,以及“说真话”的决心和行动  相似文献   

16.
苏嘉 《出版史料》2004,(4):30-34
张静庐不仅是位出版家,他关心国事, 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他在浙江镇海家乡听到这个消息,不禁热血沸腾,用他自己的话说, 要冲破樊笼,冲破自我,创造新生命。他立即赶到上海,参加了救国十人团联合总会。这时,上海为响应“五四”,在6月3日发动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运动。“六三”运动后又有反对西原借款、取消四路合同、罢免段祺瑞、解散安福系武力边防军, 号召工商学界推举代表入京请愿。  相似文献   

17.
拂去岁月的风尘,历史这面镜子就能明晰映照出现实的影子,给人以诸多的启发和警示。“五四”运动的历史,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是一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也是一部倡导民主与科学的历史。回顾“五四”运动,用现实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五四”时期新闻改革的艰苦历程,对于推进我国跨世纪的新闻改革,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90年来,对于“五四”的纪念与表述,大多停留在意识形态的论争,极少有学者愿意从社会层面去认知那个时代的精神遗存。原本内蕴丰厚,值得再三解读的所谓“五四精神”,多年以来,被简略在爱国与卖国的二元表达之间。“五四”不仅仅是德先生、赛先生、费小姐的粉墨登场,“五四”也不仅仅是一曲简单的爱国主义赞歌。“五四”之复杂,如同一个热闹的舞台,也如同一个各种新思潮和新主义的试验地。文学革命、学生运动、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使“五四”之年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历史切片,而“五四”所呈现出来的种种话题,至今仍有历史回响。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五四”运动85周年,本文从启蒙主义视角观照和分析“前五四”、“五四”、“后五四”三个时期中国新闻传播的主流话语。认为“前五四”时期新闻传播的对象是“国民”,新闻传播的主要任务是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服务;“五四”时期新闻传播的对象变为“公民”或“公众”,主要任务是培育现代公民社会;“后五四”时期,“人民”、“大众”、“群众”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对象,新闻传播的主要责任是动员民众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业。“五四”时期新闻传播中“人的发现”和“立人”的启蒙使命并未完成,直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建辉 《出版科学》1999,(2):9-14,8
“五四”是中国所史的一个重要的界碑.也是中国出版的一个重要的年代线。也许“五四”并没有从机器生产力上产生时代性的变革,它却从“人”这个生产力要素上开创了出版的新时代。“五四”在中国出版史上的重要意叉,在于它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开辟了新出版的未来的方向?在中国,新出版是相对封建时代出版而言的,是资本主叉出版的别称,它是与新文化一起而采的。新文化与新出版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而又研究无多的历史课题,新出版对于新文化的贡献不是奉文的研究重点.这里侧重于“五四”新文化对新出版的推动作用的阐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