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承和发展武术运动的重要场所,但目前武术教学在我国中学开展并不普遍,现状并不乐观。武术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防身自卫的功效。可见,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不仅具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还是继承与发展中华武术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感、道德准则以及意志品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武术运动项目的教学潮流越发普及,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武术运动既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璀璨明珠和骄傲遗产,同时武术运动项目能够辅助教师指导学生在参与武术锻炼的过程中实现身体健康发展和良好素质水平提升的教学目标。并且武术对于教学硬件设备要求不高,符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设施配备水准。而在体育武术教学活动中,力量训练是其核心运动内容。因此,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堂中武术教学开展实际背景和状况,浅析武术力量训练指导要点。  相似文献   

3.
高校武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弘扬和发展中华武术运动,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通过适当的锻炼,有效地增强体质,促使身心健康。武术教学对高校学生的培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要不断加强武术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改革力度,促使武术运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武术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鲜明中华民族印记的武德思想理念,更体现了中华武术的精髓.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柔软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精气神.当前武术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提出了长拳教学要注意厚基础、重分解教学、精讲多练、抓节奏,并对中学武术教学做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5.
武德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本质属性,是武术的灵魂所在。当前的武术传承中习武者的武德修养被忽视,使得武术成为失去灵魂的躯壳,最终导致武术运动失去其原有的魅力。文章聚焦于武德的传承与发展,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武德教育的相关对策。建议通过设置武德教育理论课、建立武德规范体系、在武术技术教学和训练中贯穿武术文化内涵的介绍以及在武术技术教学和训练中渗透武德教育等措施,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谈武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武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结合武术教材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进行。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内涵丰富的武术文化,即有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武术教学中不仅应使学生学到武术的技术,而且能够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得到较高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武术承担高校体育的任务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是发展中华武术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本文对目前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目前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术本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受到很多制约因素,本文以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为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来解决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高校体育教育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文化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讨,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有着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为了把武术运动推向世界,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扎扎实实地抓好中学体育,武术教学势在必行。但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本身没有掌握教材或嫌教武术麻烦,缺乏教学手段而不愿教武术,使得武术教材无人问津,有些学校出现多年甚至十几年不进行武术教学的现象,导致了学生武术基本功极差,影响了目前的正常教学。为了使武术教学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本人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特有的体育运动形式,是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等体育活动的总称,其中典型的代表是中华武术。人们可以从武术运动中把握中华文化的脉搏.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本文着重从武术的特点、作用及医用价值方面,探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 《河南教育》2009,(7):114-114
武术运动走进体育课堂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我们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造福社会。这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武术教学进行研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王伟 《考试周刊》2013,(43):116-117
中华武术亦称中国功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近百年来,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中华武术的光芒映射力在不断扩增,因而愈发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甚至一度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态势。自武术项目回归学校教育以来,其综合性运动价值逐渐得到肯定,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和青睐。然而在学校教育中,由于诸多障碍因素的客观存在,武术项目教学始终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在发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新课程背景下,积极探讨和有效总结武术课教学的成败与得失,能够发挥扬长避短、推陈出新的作用,这对于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事业必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罗亮 《考试周刊》2013,(35):130-131
中华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在中小学的开展情况很不乐观。据统计大部分中小学没有开设武术课,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学生主要通过武侠电影电视剧和武侠小说了解武术,受其影响,学生心目中的武术与现实存在错位,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模糊。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武术兴趣培养中存在的困境进行论述,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和设想,达到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这对于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武术"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在健身防病、强身健体和攻防格斗等方面的作用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武术早在二十几年前就作为体育教材编入《中学体育大纲》,最近几年武术教材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例在加大,但从目前各中学进行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真正按教学大纲进行武术教学的学校甚少.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高校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高校武术教学是传承中华武术精神,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武术教学中损伤的经常出现成为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问题.文中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皖北地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武术教学中出现的损伤情况、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旨在减少武术教学中伤病的出现,更好的弘扬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16.
武术运动集文化、历史、哲学、医学等于一身,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武术作为中国的国粹其特色及功能对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合格人才具有很大作用。武术一直也是中学体育大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武术教学的总体情况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受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匮乏、教学内容单一、学生认知程度不高等方面。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推进武术运动在初中体育课中的普及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它通过套路、散打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一直受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把武术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恰当地在体育教学中安排武术项目,笔者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武术教学的特点,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武术教学的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份和要素,其完善的锻炼系统和神奇的健身与攻防效果是任何一项体育项目不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武术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代欣莉 《考试周刊》2013,(33):21-22
中华武术是以体育为载体,蕴涵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项运动。武术的产业化发展不能脱离武术的文化意义,而应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产业化,全方位分析现状,为武术的产业化发展寻找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由于武术是中华传统体育的代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中应重视武术的教学。本应该受到重视,却有70.3%的中小学没有开设武术课。从武术课程的评估与督导、教材创编、师资建设、交流平台的打造四个方面提出了武术教学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