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钓友李先生建议介绍一些有实用价值、并且易于掌握的海竿抛投方法。他还问海竿有哪些比较难掌握的抛投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哲 《钓鱼》2005,(23):44-44
在使用海竿钓鱼过程中断竿的现象时常发生,是何种原因导致断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发现抛投断竿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于文福 《中国钓鱼》2003,(10):24-24
海钓的海竿抛投串钩使的副线,不论打十字结还是双扣死结系法,都要两线互绞,有2~4个结组成。随着抛投次数的增加,以及抛投坠的搭配过重或提竿加力时产生的切割力,易在打结处造成断  相似文献   

4.
王大禄 《钓鱼》2007,(8S):26-27
一般认为,相对手竿来说,用海竿钓鱼上鱼慢,投钩饵次数少,灵敏度不佳,见效慢,上钩率差一些。自塘竞技,半天时间,一支手竿投钩饵次数可达数十次甚至数百次,而海竿,抛投钩饵次数不超过十次,其钓获量往往远远不如手竿钓获量。加之海竿操作较手竿复杂,饵料用量大大超过手竿,携带也不如手竿轻便,给垂钓带来诸多不便,因而,除比赛外,  相似文献   

5.
1997年《中国钓鱼》杂志第七期刊登北京钓友欧阳如华同志的《钓鲢三招》文章,鲜明的提出“酸区”理论观点:“一支海竿酸食钓鲢,不如多支海竿酸含钓鲢;单人多支海竿酸含钓鲢,不如多人多支海竿酸含钓鲢。”“务必有意识建立酸区”以形成“酸区效应”。据此理论,我在1997年的八九月份进行试验。在保证酸食质量的前提下,主要改变抛投方式。即由原先的“扇形”抛投方式改为“椎形”抛投方式(所谓推形是指海竿置竿间距稍拉大些,为1米左右,投点集中一个方向);由单人多竿酸食投点钓鲢,改为多人多竿酸食投点钓鲢。这一改变,果然获鱼量…  相似文献   

6.
晨柏 《中国钓鱼》2005,(3):14-15
鱼稀水阔的大水面,由于水深、水清、食物匮乏,用手竿垂钓,往往小杂鱼闹钩多,正经鱼咬钩少。若使用几支抛竿,集中一处抛投打窝,效果会不错。如距咸阳市40公里的泔河二库,库长6公里,宽200-300米,最深处可达30米之多。这个水库汉湾较少,水库两面大部分是悬崖陡壁,水下地形复杂,多数地方是斜坡。在这个水库垂钓,手竿钓就不如抛竿集中抛投。  相似文献   

7.
抛竿用线     
李哲 《钓鱼》2004,(8):34-34
钓线伤残,指钓者在抛投,架竿,携带等诸多的过程中,因不慎人为的导致钓线受伤,使其丧失钓线的原有质量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10,(11):14-15
钩、竿、线、标、坠、饵等钓鱼的六种武器中,坠的讲究似乎不多。当我们梳理一下坠子在垂钓中的作用,便会惊奇地发现,坠子居然处在“一票否决”的地位。坠子在垂钓中大体有以下几个功用:参与抛投竿,使抛投方便;绷紧坠和浮标或竿尖之间的钓线,使鱼摄食后浮标、竿尖或手感能得到鱼讯:定位钩饵,使饵料不脱离鱼钩;  相似文献   

9.
夏季是鲢鳙的生长旺季,也是垂钓鲢鳙的最好季节。以往本地钓友们多采用海竿飞钩硬食浮钓钓法,但因其存在抛投难度大,鱼饵制作复杂等缺点,近几年来已逐渐被手竿垂钓鲢鳙技法所取代。在中小水面用手竿钓鲢鳙,不但手感好,感官刺激强烈,又具有上鱼连续的特点,其垂钓乐趣远远胜过海竿。下面结合本人近年来的实践,谈谈夏季中小水面垂钓鲢鳙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所谓“引竿”钓,即在选好钓位后,用一根普通的鱼竿贴近水面斜向插在鱼竿固定器(本地称“懒王”)上,竿尖的第一或第二节没入水中,这根鱼竿就成为钓鱼用的引竿。“引竿”,顾名思义,它是在钓鱼时给钓竿、钓饵(抛投)起引导、指示方位的作用。作引竿用的鱼竿要比钓竿稍长。所用的钓竿应选轻便一些的。钓齐竿线,散子浮漂3~4粒。施钓时,  相似文献   

11.
李哲 《钓鱼》2004,(24):41-41
一点式抛投:将多支抛竿,以塔形的分布打在同一个钓点里的钓法。这种钓法主要用于鱼头较稀,鱼头个体较大,水深鱼少的自然水域,竿多饵多以利快速聚鱼。此种钓法要求钓者要有较高的抛投技巧,钓饵的落点,以不超过两个平方米。一旦发窝,会频频上鱼。  相似文献   

12.
白瑞东 《钓鱼》2005,(13):29-29
我用海竿钓鲢都是用炸弹钩加固定球漂,由于没有坠,鱼漂经常被风吹得四处漂荡。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铅坠,但是如果钓深度超过一米,由于鱼漂是固定的,在抛投时活动坠也只能停在鱼漂的上方,抛投很不方便,要是两米短竿,根本没法抛,而且鱼漂也不好调节。加之用的是飞钩,炸弹钩五个短钩正好在钓饵旁边,白鲦上钩后也会造成虚假鱼讯。通过多次试验,我探索了一种效果明显的钓组,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北京钓友余先生说:他用海竿配炸弹钩加活坠垂钓,抛投时饵团向前冲,可活坠却渐渐后退,越退越远。如投得远,这种现象就越严重。坠子远离饵团肯定影响上鱼,不知是什么原因?余先生所说的用海竿垂钓,在抛投时出现饵、坠分离的现象,如果我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就一句话:活坠太轻。现在我就活坠轻重对海竿的影响,谈一些个人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7,(15)
一般认为,相对手竿来说,用海竿钓鱼上鱼慢,投钩饵次数少,灵敏度不佳,见效慢,上钩率差一些。同塘竞技,半天时间,一支手竿投钩饵次数可达数十次甚至数百次,而海竿,抛投钩饵次数不超过十次,  相似文献   

15.
李洪生 《钓鱼》2007,(6S):31-31
沟渠里不仅鱼头稀少,而且水浅草密,鱼稀少可用多做窝点聚鱼的办法来对付,水浅草密会限制很多钓法的使用,特别是悬坠钓,因为抛投和水的深度不能适应沟渠的自然现状而无法使用;海竿也因水草的问题无法施钓;唯有使用长竿七星漂朝天钩的传统钓组。原因是传统钓使用单钩,能够直上直下的扬竿,单钩减少了挂底几率,也避免了水草对钓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使用海竿钓鱼的钓友在抛投时,常常会发生爆线(或称绷断线、"放小花炮")的情况,不仅丢钩掉坠,而且还影响一天钓鱼的情绪。究其爆线的原因,我看有以下几种:1.渔线缠绕在竿尖上,抛投时未检查,一用力抛出即爆线;2.渔轮上的抛线圈未扳开,渔线仍被固定住,不能随力而出,在抛投力的作用下,发生爆线;3.抛投时,当渔线已绷紧,而接线的拇指放线时机掌握不好,稍滞后一点,即导致渔线绷断;4铅坠长期穿在渔线上,造成渔线磨损,稍一用力,便断线折钩。以上原因,多是在抛投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的。为有效地防止爆线,我在实践中摸索出…  相似文献   

17.
一、竿、线、钩、坠的选择 钓竿采用手竿或海竿。手竿宜选用4~6米长的中硬调竿,配3.5号的主钓线,钓钩用无锡产绿波317~318或相似的长柄鱼钩。海竿垂钓用串钩较好,它便于夜间抛投,脑线与主线不容易缠绕,还能提高上鱼率。组装串钩如用4号线为主线,宜用3号线为脑  相似文献   

18.
侯增福 《钓鱼》2009,(17):26-27
夏夜钓鲇鱼以海竿串钩为主,因为海竿辐射面积大,遛鱼、起鱼方便,海竿长度以2.4—2.7米的为好,太短则投远时受限制,而且钓线容易缠绕竿梢,太长则抛投不方便,特别是夜间在有障碍物的地方,竿长了更不方便。当然如果水中障碍物较多用长竿,收线时抬高竿梢可以提升钩坠在水中的高度,减少挣底的危险,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刘定龙 《钓鱼》2010,(23):16-17
矶竿钓 慎放线 用于海边矶石上垂钓的矶竿被用做”可以放线的手竿”使用,是因其有放线遛鱼的优势。结合手竿的长和抛竿的抛投遛鱼功能,被称做“手海两用竿“。不过,可别认为有了放线装置,钓大鱼就稳操胜算了,矶竿被当做手竿近钓。便有了和抛远钓不一样的地方。不了解矶竿台钓的特点,注意好细节,很可能会大鱼爱跑掉、小鱼钓得少。  相似文献   

20.
软调抛竿,尤其是两用竿,具有重量轻,便于携带,鱼上钩后,手感好,兴趣浓和不易跑鱼的特点。但对于用惯硬调抛竿的钓手,初用软调抛竿和两用竿抛投时,往往放高射炮。现将其远投方法,介绍如下: 1.左手握住竿的底部把柄,将竿夹于腋下,右手摇绕线轮,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