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描是培养小学生美术技能的基础,小学素描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可通过姿势的训练、画者与描画对象距离的选择、握笔方式的训练、画素描线条习惯的养成和橡皮擦的使用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画素描的行为习惯。学生有了这些良好习惯,才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绘画技能,有效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许夕娟 《考试周刊》2014,(39):171-171
孩子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小抓起,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从生活抓起,以小事养习惯;以榜样示范,促进养成;通过家校联系,让行为成习惯;建立鼓励机制,持之以恒,让良好的行为变成习惯,让卓越成自然。  相似文献   

3.
储有鑫 《家教世界》2013,(4):272-273
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搞好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教师必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注重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让学生感知字形美调动写字积极性;教给写字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要做到: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习惯;用好写字书,加强科学指导;示范引领,榜样激励;个别指导,巧妙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要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学校是培养学生能力,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利场所。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一、树立典型榜样,强化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些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只要教师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一年级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既关注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又重视培养的过程和方式。秉承“生动有趣,乐于接受”的原则,教给学生正确的做法,让他们在“玩”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他们的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8.
成功感和自豪感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源泉,只有引导和帮助孩子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孩子才可能爱上学习。在孩童时代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并使孩子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坚强的品质,孩子才能更加优秀。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书中蕴涵着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它告诉我们:家庭教育要及早起步,重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孩子要寓严于慈,不能因宠失教;要设法促成孩子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教育孩子珍惜时间,要使孩子确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班主任任重而道远,而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班主任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观学生实际,设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计划;重学生意识,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观念;定学生干部,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助力;树学生楷模,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风帆;开学生活动,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舞台;引多方共助,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孩子的学习,劳动等各方面去阐述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指出:家庭、社会、学校对孩子习惯形成的影响。强调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值得共同关注。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构建人生成败的必要重要条件,它象高楼大厦的坚实基础,只有一个坚如盤石的基础,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成长为栋梁之材。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必须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也是成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在漫长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对其影响极大。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一辈子受用不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我,有必要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培养至关重要,要重于知识的培养。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入手,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引领他们正确的人生。从严治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琢磨,积极地寻求对策,特别是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个灵活的头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以日常小事为契机,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时时灌输,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正确的观点必须天天讲时时讲。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描绘的是璀璨星空,姹紫嫣红的春天,还是阴暗消沉的黑暗世界,  相似文献   

14.
黄月莲 《广西教育》2014,(41):59-59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是,小学生年纪小,行为能力不强,心灵比较脆弱,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注重管理的艺术。一、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榜样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修养,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自觉改掉不良的言行。在工作中,笔者秉持"身教重于言传"的理念,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当笔者要求学生劳动时,  相似文献   

15.
余远明 《教师》2020,(12):14-15
文章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具体从培养学生正确的倾听心态、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指导学生养成倾听的姿势、教师率先树立倾听的榜样、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乐于倾听的兴趣、用目标问题引导学生倾听等八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提升课堂实效。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大大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6.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思维逻辑更严密,做题方式更科学,这都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多从正面引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习惯;要搭建平台,让学生持之以恒练就好习惯;要重视榜样力量,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习得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为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塑造其形成优秀的品格和德行,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取向,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就能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而且教师务必要悉心教导,循循善诱,通过启迪和熏陶,把小学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使其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小学德育日常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常采用以理服人的方式来对待学生,通过给学生讲道理、做榜样、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同时也让学生认为自己确实应该这样做,从而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理"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给学生进行德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学习能力的发展及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小做起,要有意识的创设良好环境,提供参与机会,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习得良好的习惯。在进行训练时要注意方法得当,难易有序。要坚持正面的引导教育,要给予具体的指导。教育者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根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会有积极的影响。针对我校学生来源多元化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认识、树立榜样、形成制度、求同存异、优化环境、家校配合、鼓励为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