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喜欢冬季,尽管在寒冷的日子思维仿佛被凝固。有人说对一年四季的偏爱,源于一个人的性格:喜欢春天的人内心总会流露出丝丝暖意,喜欢夏天的人往往比较外向热情,喜欢秋天的人每每因为落叶而多了些沧桑,而  相似文献   

2.
智愚     
《学语文》2005,(11):52-52
[启示睿语] 智和愚是相对立的,但是智和愚的外在表现,却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喜欢耍小聪明的人,不见得拥有多少智慧;而真正大智大愚者,却往往被人们视为愚笨。  相似文献   

3.
论言谈     
有些人在他们的言谈中喜欢以能言善辩被人称赞为有才智,而不喜欢以辨别真伪被人称赞为有判断力;好像知道可以怎么说而不知道应当怎么想是件值得赞扬的事情似的。有些人善于谈论一些普通的话题,但是缺乏变化。这种贫乏往往使人厌烦,而且一旦被人发觉,就会使人觉得可笑。言谈中最可贵的部分是引起人家的话头,另一方面是节制自己的话语并转移到其他话题上去。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他就可算是个善  相似文献   

4.
<正>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不可有傲态。獐因麝香而傲,往往也死于麝香;鹿凭鹿角而傲,往往也死于鹿角;蝴蝶骄傲于自己美丽的翅膀,往往也因翅膀的靓丽抢眼而被人"相中"制成标本。枯叶蝶则不然,普通、低调的外表总能让它逃脱被捕捉的厄运。多少人似獐如鹿,喜欢显摆自己的才华,最终落得凄惨的下场。才子杨修,恃才放旷,被曹操猜疑,以致被处决;曹植才华横溢却骄傲自大、任性无比,为称帝后的曹丕忌惮,屡遭贬爵;吕布  相似文献   

5.
人上了年纪,总喜欢回忆过去。做过官的人,往往会怀念当年前呼后拥、众星捧月的得意岁月;事业上有建树的人,常常沉浸在掌声和鲜花的包围中;壮志未酬的人,总为自己怀才不遇而耿耿于怀;而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人,则常对自己平庸的一生悔恨不已……  相似文献   

6.
刊载在 9月份《山东教育》上的《雕塑心灵》以朴实又不乏情感的文笔,塑造了一位充满激情、搏击教改大潮的小学校长形象。 你看,田冰校长所做的一切——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平凡而又奇特: “涂鸦壁”可以尽情放飞孩子们的想像,喜欢画的画、喜欢写的写,喜欢乱涂一起的尽管在这里挥洒泼墨。这一举措,无疑是一个创举,是常人所意想不到的。孩子们喜欢写、喜欢画并非只是恶作剧,因为喜欢写的他总觉得自己的字写得蛮好;喜欢画的也一定认为画得挺像。所以愿表现表现,可是,这些行为在常人的眼里又往往被视为乱涂乱画、有伤大雅而被禁止。…  相似文献   

7.
师:读完了<滕王阁序>,喜欢这篇文章吗?喜欢的请举手.(寥寥六人举手) 师:喜欢的理由往往都是相似的,而不喜欢的理由却未必一样.我想听听不喜欢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勿等时间     
陈英远 《高中生》2013,(7):11-11
喜欢等时间的人,等来的往往是白发和失败。  相似文献   

9.
多想想明天     
人上了年纪,总喜欢回忆过去。做过官的人,往往会怀念那前呼后拥、众星捧月的得意岁月;事业上有建树的人,常常沉浸在掌声和鲜花的包围中;壮志未酬的人,总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耿耿于怀;而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人,则常常对自己平庸的一生悔恨不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1.
写作文是每个学生要做的事,有的孩子喜欢。也有的孩子不喜欢。喜欢写的孩子往往越写越好,不喜欢写的往往是被逼着写,这样的作文当然是言之无味的。  相似文献   

12.
如果用简单的几句话总结当代小学生的特点,大家几乎都能给出相似的答案: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作为教师,我们的目光往往会被这些活跃的小学生们所吸引。可是,人的性格各异,总是有一些比较“另类”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喜欢和爱是有距离的,爱一个人必定也会喜欢这个人,而喜欢一个人却不一定爱这个人。  相似文献   

14.
被嫉妒是一种矛盾的感受,喜欢它是因为它带给你优越感,不喜欢它是因为它往往会成为前进道路中的拦路虎,成为人际关系中的定时炸弹。于是,聪明的人便会以宽容之心、智慧之手将它化解。  相似文献   

15.
苏童 《现代语文》2004,(10):1-1
青春无罪,这句话的侧面意义是青春无辜。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机勃勃而杂乱无序的青春期,而人们在青春期喜欢迷恋上的事物往往也是不改客颜。它在你的心中永远保持着某种明丽如杏黄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当老师的,一般都喜欢那些能说会道、表现出色的孩子,班级里那些不声不响、表现平平的孩子,往往就会被老师忽视和冷落。  相似文献   

17.
1郾购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为了方便,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一地,而送往另一地。因为异地礼物具有“异国情调”,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以避免给受礼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2郾送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不太注重礼品的包装美,觉得价格相当就对得起客人。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礼物贵贱不在价格,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给人一份惊喜。3郾送礼的对象不同。有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生育思维定势:对于80后出生的人,往往被归类为独生子女部落;对于农村80后出生的有哥哥和姐姐的人,被注入到了“超生游击队”一族;而对于城市中80后出生的有弟弟和妹妹的人,则往往被认为是富人、名人特权的产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柴清民 《小读者》2012,(12):4-5
专家们介绍说,目前有不少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常会陷入疑虑、困惑的尴尬境地。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是孩子及其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成绩好、受老师喜欢的孩子往往会被同学孤立,而成绩差的孩子常诉说被人瞧不起、被同学所冷落。凡此种种,都说明大多数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羞怯和自卑感,许多青少年在遇到失败、遭到挫折以后,面对  相似文献   

20.
目前青少年德育教育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它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冷落,它费时多但又出力不讨好、效果差,它是教师难教、学生往往不喜欢的课程。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实践,远离学生生活现实。青少年德育课教学不应是单纯的理论和知识的灌输,而应是鲜活生动的教育引导和参与。当前,青少年人接受信息广、见识多、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这些都须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