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露与不露是一种智慧,露与不露需要智慧。我们要在露与不露之间寻找生活的平衡点。露与不露是一种智慧。有的人喜欢锋芒毕露,有的人青睐藏而不露。无论是锋芒毕露,还是藏而不露,关键是要露得得体,藏得恰当。因为,露有露的道理,藏有藏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有一只小熊,他有个电话机,叫姆露。小熊很喜欢姆露,经常和她谈话“哈罗!”“嘟、嘟、嘟……”姆露回答。“姆露,是你吗?”“嘟、嘟、嘟”姆露说。“姆露,咱们出去玩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变电站端子箱凝露的危害,分析了凝露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变电站端子箱凝露的防治措施,对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热点扫描     
《四川教育》2020,(4):5-5
美,应建立在健康之上“露脚踝”这种所谓的时尚正在校园内流行起来。河南开封市宇华实验高中发布了一条新的禁令:禁止学生在校期间“卷裤腿,露脚踝”,并用打油诗的方式劝告学生。禁令发布后,老师和校学生会成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严查露脚踝现象:班主任讲解露脚踝的坏处,体育课前严查露脚踝,校学生会协助检查,班主任进班检查,做好每一个细节,只为保护好学生身体。露脚踝看上去很美,却可能埋下健康后患。所谓的美,应该建立在健康之上。  相似文献   

5.
白露为霜     
露,是下给乡下人承受的;霜,是下给诗人吟诵的. 没有灌木和草丛的铺垫,露便缺少了展露风采的舞台,仿佛书法家没有宣纸,再浓的露也只能消融于土地,寻觅不到她的芳踪.若想亲近露,可以踯躅于山野乡间,杂树乱草上的露晶莹剔透,恰似一颗颗宝石般的爱恋.  相似文献   

6.
考场佳作     
我姐姐的儿子叫露儿,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像一颗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露珠。姐夫和姐姐对露儿的期望特别高,露儿还未满5岁,他们就为露儿请了一个当地颇有名望的画家,教他学画。他可真聪明,学画不到一年,画的画竟然比我画的还棒。邻居们都夸露儿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名画家。每当露儿听到人们这么说的时候,他都会笑着做个鬼脸跑开。  相似文献   

7.
浪子回头     
莱特尔行走在马路上,露尼从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走过。莱特尔竟然因为他没有跟自己打招呼,冲过去把露尼掀翻在地上,还骑在露尼身上让他向自己道歉。这时,恰好雅恩老师从这里经过,他拉开了莱特尔,莱特尔却依旧不满地对露尼说:"你这个穷小子,你要知  相似文献   

8.
国际之窗     
梦苑 《学习之友》2009,(2):30-31
露卡一家都是来美国的墨西哥非法移民,直到现在,他们的英语还说得结结巴巴。露卡的两个哥哥都在中餐馆打工,当然,都是默默无闻的洗碗工。露卡天生丽质,嫁给一个美国小伙子。美国小伙子给了她合法的身份,却没有给她美国黄金。  相似文献   

9.
2005年,街头的小妹妹流行露背装。这背可是货真价实的背,这露也是格杀勿论地露。一瞬间,童年挂历上美人形象全都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女孩穿着鹑衣百结的小可爱,这里那里露着点儿,披头散  相似文献   

10.
明代莆田人姚旅的《露书》是一部当地人记当地事的最早的类书,其学术和史料价值已引起学者的关注。简考姚旅的生平及其《露书》成书过程,并从其记录考证方言词汇和方言语音两个角度,重点探讨《露书》在方言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代学生》2012,(Z4):97-99
"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是我国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明嘉靖年间,顾名世筑园于当时上海县城内今九亩地露香园路地区,穿池得一石,有赵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园(今露香园路即为纪念此园而得名),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顾绣"。2006年,顾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2.
《青春咖啡馆》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创作的第二十五部作品,主人公露姬是作者众多“海滩人”中的一个,莫迪亚诺的身份焦虑在露姬身上有着鲜明反映,在“自我”与“他者”的共同参与下,露姬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问题,并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是家里四个女孩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所以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照料露奶奶的担子就落在了我的肩上。露奶奶的全名叫露辛达·梅·哈米什。她是一个又高又瘦的女人,脸型棱  相似文献   

15.
露迹:新生代小说中的元小说叙事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迹"是最重要的元小说叙事手法之一,也是先锋小说家们常用的写作策略。"露迹"手法的使用是新生代小说对先锋小说多元化创作的一种继承。但新生代小说家们将"露迹"手法纳入了更为合理的范畴,摆脱了先锋元小说创作中"形式大于内容"的怪圈。  相似文献   

16.
露申卡特别爱好书,她心想,“要是我爱,那小狐狸一定也爱。”所以她开始给红毛儿小狐狸大声念好多好多有趣的动物故事。当然了,露申卡给他念得最我的是狐狸的故事,开始的时候,小狐狸对露申卡的故事一句也听不懂,可是他总是注意地听,用心听,  相似文献   

17.
1“作差”法“作差”法就是把相关的两式相减消去一个未知量或一个整式使原式得到简化。例1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4cm3,把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原来水下部分又有18cm3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解截前:F浮=G,ρ水g(V-V露)=ρ木gV。①截后:F′浮=G′,即ρ水g(V-V露-V′露)=ρ木g(V-V露)。②①式-②式得:ρ木V′露=ρ木V露,ρ木=V′露/V露·ρ水=18/24×1×103=0.75×103kg/m3。从上面的例子中可看出:同一题中两种状态下的浮体中V排都存在公共部分,一般用“作差”法求解较为简便。因此,在解题中要善于找出题中隐敝公共部分。…  相似文献   

18.
“露在外面的面”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后的一个教学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已有经验,灵活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我们可以这样教学:一、初探,试求面积理方法。请学生计算墙角堆的正方体箱子露在外面的面积。已知每个箱子的棱长是5分米(如图1)。  相似文献   

19.
陈谦的小说《莲露》以莲露为叙写对象,通过对祖母和母亲的回忆,展现了女性解放中所遭受的来自于男权社会以及自己的阻力.同时,小说采用三线交叉、倒叙及插叙手法,巧妙运用“莲露”这一意象,营造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人对露进行移情观照,“露”因其自然形态及其所处的不同时空,在诗歌中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并逐渐成为具有丰富蕴含的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