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语文课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课.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于培养语文能力的研究,人们正逐步从单一化转向结构化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的确,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教学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一定的语文知识,还应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这些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3.
现在,语文课的味道为何越来越淡了?我想,是因为当前的语文教学太过于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培养;淡化语言文字训练,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为了防止语文课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知识”。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语文能力?我国著名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此学科‘听“说“读“写’并重”。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与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不同的手法,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业是语文教育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利用课业这一平台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徐洁  李勇 《青年教师》2010,(7):27-28
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学科性的,是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就是要展示语言文字的美丽和魅力,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语言和文字,这是语文之本。因此,语文课必须重视语言教学,必须讲究咬文嚼字,  相似文献   

8.
孙爱景 《辅导员》2013,(15):49-50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化落实"语文实践"这一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把语文上成扎扎实实的读书训练课,就得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因为语文姓"语"。结合实践,现笔者谈谈如何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9.
孙爱景 《辅导员》2013,(10):49-50
<正>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化落实"语文实践"这一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把语文上成扎扎实实的读书训练课,就得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因为语文姓"语"。结合实践,现笔者谈谈如何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化落实"语文实践"这一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把语文上成扎扎实实的读书训练课,就得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因为语文姓"语".结合实践,现笔者谈谈如何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1.
现在,语文课的味道为何越来越淡了?我想,是因为当前的语文教学太过于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培养;淡化语言文字训练,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为了防止语文课的缺失,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建构教学框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项“重头戏”,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十多年来,笔者一直为这一教育重任而孜孜地耕耘着。做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曾不止一次地因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害怕上语文课、语文能力不好而困惑不已。在长期的摸索中,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应从“心”开始,以情感化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个体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往活动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课,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本文从阅读的基础--文本及文体特征出发,论述了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程英萍 《现代语文》2011,(5):104-105
"语文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语文素养应包括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形成单靠老师的解析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通过学生长时间的训练等主体活动才能  相似文献   

15.
黄伯华 《考试周刊》2012,(92):42-43
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为学生就业服务。基础文化课要为学生的专业服务,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服务。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让语文课为学生的专业服务,尤其是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是中职语文教改的首要任务。本文依照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分析了现状.指出了培养学生实用语文能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农村学生普遍阅历与见识较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爱上语文,使他们的语文知识丰富,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语文课是职业培养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关系学生职业生涯。面对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的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学生专业特点结合,讲与练相结合;其次是注重语言表达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可,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正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着。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怎样才能按照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语文课呢?一、不断充电,厚积才能薄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戴倩 《成才之路》2011,(8):34-3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以为我们必须建构新型的语文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审视当前语言阅读教学,不少教师把研究重点聚焦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忽视了语言的训练,把语文课等同于"人文课",这是对语文本体认识的缺失,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曲解。语文教学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