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泊礼赞     
读中学时,便背熟了诸葛亮《戒子书》中的名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时并没有体会其中的意味;只有在工作多年,特别是在摆脱公务繁冗之后,才慢慢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深邃意境。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对《隋志》总集类来源与具体录之考辨,说明其中多非总集;进而分析《善》的性质与杜预、挚虞书的时间,得出《善》或非总集,或成书迟于《章流别集》的结论,并指出学以《隋志》“总集类”全为总集和以《善》为总集之祖,均非圆照。接着,作通过有理有据的辨析,指出:《徐、陈、应、刘遗集》、《汉志》“杂赋”、《楚辞》、《书经》和《诗经》,均非严格意义上之总集,真之总集从《章流别集》始。  相似文献   

3.
贾洪  邹红 《现代语文》2006,(2):80-80
从建国到现在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教材中的戏剧作品共有十三部:《走向一条路》、《修堤》、《龙须沟》、《日出》、《屈原》、《万水千山》、《白毛女》、《威尼斯商人》、《雷雨》、《雷电颂》、《茶馆》、《罗蜜欧与朱丽叶》、《三块钱同币》。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作家的入选作品发生了变化,引发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以其中的四部作品为例来探究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4.
将《易大传》各传作了对比研究,论证了《易大传》各传非出自一人之手,并指出其中某些哲学范畴及《系辞传》,《说卦传》大谈卜筮,为《论语》所无,从而认定《易大传》为说《易》积累之作,作一部综合性论集,非孔子所作,但其中包涵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周昂 《学语文》2012,(3):13-14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复仇主题的戏剧作品主要有《窦娥冤》、《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教材编选来看,西方复仇文学篇目多于中国,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复仇主题文学较少,学生较为熟悉的这一主题的作品还包括《史记》中赵氏托孤,《燕丹子》中太子丹不报仇“无面目以天下”,《水浒传》中鲁提辖为金家父女报仇、《西游记》中的江流儿,卧薪尝胆、精卫填海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侠士复仇的故事等。其中有一些被创作成了戏剧作品.如元代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  相似文献   

6.
叶伟  尹刚 《学语文》2010,(6):20-20
一、关于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简析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各版本中,鲁迅作品占有相当数量.而且鲁迅也是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篇目最多的一位作家。其中,入教版收9篇,苏教版收6篇,语文版收5篇。主要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自传》、《社戏》、《同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平均占到阅读篇目的7%左右.以散文、小说居多。  相似文献   

7.
许敏  康娟 《四川教育》2006,(7):39-40
本单元教材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贯穿教材始终,包括《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以及《语园地》。  相似文献   

8.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校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近年来我校对这门课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教材建设。本文介绍《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的特点及编写体会。  相似文献   

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最早出于西汉刘安编撰的《淮南子·主术训》。后经诸葛亮注入新的思想含义而引用入《诫子书》,遂成为“诸葛亮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与弘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思想,博大精深,它的精髓至少能从哲理性、真理性和进取性诸方面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诗经》经其丰富的内容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对中国的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精选了其中的《氓》、《君子于役》、《伐檀》、《硕鼠》、《蒹葭》和《七月》六首民歌。  相似文献   

11.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我国古代识字教材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相辅相成,使得它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配合,不仅取代了以往识字教材,也给后世识字教材的编写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12.
《实用化学基础》是五年制高职非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公共课。《实用化学基础》教材(全一册)及配套的实验教材是以2000年2月,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审定通过的《实用化学基础》课程《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为依据,综合吸取了课程开发组1998年制订的教学大纲(推荐稿)以及各兄弟院校的教学大纲和试用教材(或讲义)的内容编写而成的。我们有幸请到了湖南大学原副校长,国家特殊津贴享受者,材料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徐件榆教授作为主审。他在百忙中,对课程框架反复推敲,对编写文稿—一过目,逐字逐句修改,直到定稿。为便于施…  相似文献   

13.
乍一看,《狂人日记》与《红楼梦》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把这两部作品扯在一起.人们一定会以为是无稽之谈。但是.细心一点的读者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两部杰作都自称为“荒唐之言”。《红楼梦》的“写作缘起”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狂人日记》在序言中写道:“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迹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相似文献   

14.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其中《长亭送别》一折已选入高中教材。《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它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杂剧高峰之作,是我国古典戏曲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明代贾仲明为王实甫写的吊词《凌波仙》中高度评价《西厢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相似文献   

15.
杜甫《兵车行》是名篇,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版高一教材也在“选读文本”中选录了此诗。其中“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一句的注释,此套教材别出新裁地单单“截”出“陇亩无东西”一段加以注释。注曰:“[陇亩无东西]耕地上培成的土埂不成行列。陇亩,耕地。陇,同‘垄’。无东西,不成行列。”  相似文献   

16.
陈贤 《福建教育》2006,(11A):51-51
小学语文课文不仅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教育,而且许多课文中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充分利用以进行非认知心理教育。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教材,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挖掘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学《蓝树叶》,要让学生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气;教学《校园里的画》,要引导学生学会克服嫉妒心理,与同学和睦相处;教学《蜜蜂引路》,要教导学会仔细观察,谦虚好学;  相似文献   

17.
在两省一市进行的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其语文科,除了《语文》课本之外,还编有《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是新教材的特有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其中的文言文部分,在编排上和教材是配合的,在内容上也是文质兼美的,在数量上比教材上的还多,而且还有关于文学常识的知识短文……所有这些,都决定了《读本》中的文言文,必须让学生认真去学、仔细去读,也决定了  相似文献   

18.
学而不思:两三书例的阐释 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上,一开篇便是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第一课《先秦诸子语录》[一]之《论语》中的第一条)。这不仅对统领这一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纲领性的指南,而且是针对一切知识的学习。先不说其它,就此教材而言,其中的错误也正反面地印证了这一学习的真理。现以此教材课后的注释和提示中的错误为例,说明学而不思则有可能受蒙蔽、被“欺骗”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专科非英语专业英语教育费时低效,教材内容与大纲词汇表滞后是其原因之一。教材由于侧重语言知识的基础性,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结果是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学了不少,但其实用性不大。而今以高等专业技能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需要外语教学改革,要把英语教育的基础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为此,首先应从教材的编写上着手进行探索。《基础英语教程》与《交际英语教程》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教材大部分以政治为主.过于远离学生生活.改革后的现在使用的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荔枝》、《在家里》、《放风筝》等,都是生活中的教材。很明显,教材内涵体现了尊重生活。尊重学生个体体验。使学生学起来不陌生。好像就是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事情。事物一样.学起来兴趣盎然。编者的意图也是希望我们语文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领会课文潜在意义.更好地引导学生爱生活.懂生活.才能让语文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