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竞争情报产业化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CI研究及其服务产业化发展状况的深入实证研究,认为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当前我国以产业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以传统儒家“中庸”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服务技术创新滞后是制约国内CI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揭示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需求的特征及内在关联,为我国企业CI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17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数据,借助形式概念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构建CI需求的概念格,并提取对应的关联规则,进而从更微观的视角深入分析CI需求。[结果/结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20项CI的需求程度不尽相同,既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化需求,同行业竞争对手情报和创新策略情报是所有企业最迫切、最稳定的CI需求。中型、小型、微型企业的CI需求相对集中,而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企业CI需求差异明显。相关CI服务机构可以根据CI需求特征及关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CI服务策略。[局限]有限的调研数据不足以展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CI的全貌,后续相关研究有待于扩大样本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揭示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需求的特征及内在关联,为我国企业CI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17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数据,借助形式概念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构建CI需求的概念格,并提取对应的关联规则,进而从更微观的视角深入分析CI需求。[结果/结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20项CI的需求程度不尽相同,既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化需求,同行业竞争对手情报和创新策略情报是所有企业最迫切、最稳定的CI需求。中型、小型、微型企业的CI需求相对集中,而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企业CI需求差异明显。相关CI服务机构可以根据CI需求特征及关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CI服务策略。[局限]有限的调研数据不足以展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CI的全貌,后续相关研究有待于扩大样本范围。  相似文献   

4.
《现代情报》2015,(1):177
《竞争情报》创刊于2004年,过去10年杂志一直以内刊形式与广大读者交流。2015年起,杂志将成为公开发行的正式刊物。《竞争情报》将以"交流研究成果,提高学术水平;推广方法工具,服务产业企业;普及情报思维,提升信息素养"为办刊宗旨,继续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竞争情报资讯。期刊将设立下列栏目:主编卷首语、理论方法探讨、情报行业纵观、CI企业应用、CI实战技巧、案例研究、技术竞争情报、知识产权战略与专利分析、CI人物访谈、CI产品与服务、CI教育与培训、MIRU视点、百家谭、新视野和各刊题录汇集等。杂志的读者对象为企业情报人员、营销人员、规划人员及其他管理层人员,咨询公司、贸易公司等的相关人员,政府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中小企业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需求特征,以期为CI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设计CI需求量表,利用问卷调查收集243家中小企业的有效数据,借助SPSS21.0软件进行信度检验与相关分析。结合CI需求的内在特征,从企业规模、成立时间、产权性质三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市场竞争态势情报、创新策略情报和产品技术研发情报的需求最迫切,对所属产业专利分布情报、购买者情报、替代者情报的需求相对较小。不同类型中小企业CI需求有所差异,且与企业规模、成立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创新/局限】基于一手数据揭示我国中小企业的CI需求特点,并从政府、外部情报机构及中小企业角度提出服务策略。但样本数量有限,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鉴于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共享风险的相关研究缺乏实证支持,本研究试图揭示公平、信任与CI共享风险之间的关系,以期丰富现有CI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为我国中小企业开展CI共享实践和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创造性地把公平、信任、CI共享风险(情报安全风险、关系绩效风险、财务绩效风险)整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中,获取230份来自中小企业的有效样本,并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结果/结论】公平、信任可以显著降低情报安全风险、关系绩效风险和财务绩效风险,但公平对信任的影响不显著。【创新/局限】检验了公平、信任与中小企业CI共享风险之间的关系,但不同情境下中小企业的CI共享风险及治理机制有待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品与服务必然出现同质化,企业间的竞争焦点也必然集中到CI战略上,为了使企业持续的发展,企业管理决策与经营发展的理念应发挥积极实效性的作用。因此,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最直接的重要任务。由此,社会大众从追求具体化物质阶值趋向于重视讲究品牌、质量、形象和社会存在意义的信息价值。随着审美能力逐步提高,人们从中能够找出信息价值,并将其认定为商品和企业形象的重要的基本标准。这一状况的变化,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些变化中,企业要创造适应时代的信息价值,确立社会的存在意义,继而导入CI战略就会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因为CI不仅仅是维持企业生存的手段,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手段。导入CI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商业行为,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马正幼 《现代情报》2006,26(6):198-199,203
简述了CI教育的产生及国内外CI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国内CI教育与国外CI教育存在的差距。并对我国CI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发展我国CI教育事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CI的概念和企业识别的内容;阐述欧美、日本CI策划设计和企业识别的进程;剖析中国企业如何导入CI策划设计与企业识别系统来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经营效益,从而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汪慧玲  冯丹  王亮 《未来与发展》2003,24(5):52-53,64
从1951年美国CBS企业公司拉开C1导入的序幕,到1956年IBM将其发扬光大,直至20世纪60年代横扫欧美,造就可口可乐等一大批世界级名牌企业,CI战略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同样在中国CI战略也使诸如四通、海尔、联想等大集团受益匪浅。对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CI战略还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CI战略毕竟还是一种以企业、利润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