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晓威 《百科知识》2009,(22):31-32
如果问你什么是重金属,可能很少有人能确切答对,但要是问:重金属对人是否有害?答案则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计生委公布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基线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20%的人根本没听说过艾滋病,70%以上的人对艾滋病没有防范意识。近三成人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旨在提高公众对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 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而这些途径中,可能有你不知道的“九大”途径。  相似文献   

4.
《百科知识》2001,(12):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失去了抵御常见的、在其他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疾病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痛毒的感染是由Ⅰ型艾滋病病毒和Ⅱ型艾滋病病毒这两种人类  相似文献   

5.
杨景玲 《科学中国》2007,(12):59-60,63
艾滋病是全世界最严重的流行性疾病之一。1981年,科学家在偏僻的中1981年,科学家在偏僻的中部非洲地区第一次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自那以后,这种病毒横扫全球,在很短时间内就感染了数百万人。目前,艾滋病已夺去了2800万人的生命,仅在2005年就有360万人死于艾滋病感染。虽然有许多病例未上报,但是这种传染性疾病无疑正在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6.
维悌 《科学生活》2012,(12):7-1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1世纪威胁男性健康的三大疾病,除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外,第三大杀手就是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后者正以每年3%的速率递增,形势非常严峻。而在中国,据称60岁以上的男性有90%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疾病,中青年男性患有前列腺炎者也在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7.
卓然 《科学与文化》2004,(11):16-17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人.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共报告HIV感染106990例.其中包括23955例艾滋病人,死亡5598例,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感染、静脉注射、母婴传播)均已存在。2004年病例报告数明显增加,累计HIV感染47606例.死亡2655例.一方面反映了疫情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加强了对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和注射吸毒等人群的筛查工作.发现并报告了大量的既往感染。从总体上看.艾滋病在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存在高流行,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专家预测:全国艾滋病感染为84万.全国有48%的县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或病人,即88%的感染是在未经过检查.完全是属于不知情的病毒携带,在完全没有危机意识的情况下,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很有可能继续着某种高危行为。另外,由于大量的静脉吸毒、性工作、流动人口和数量过剩的男性.这种潜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可以说,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完全有必要从国家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战略性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泰国最北部,距离首都曼谷8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繁忙的城市——清莱。清莱地处泰国边境,这里居住着数十万少数民族,他们对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几乎一无所知。泰国人口中艾滋病病毒检查呈阳性者所占比例高达2.15‰仅1999年就有66000人死于艾滋病。形势极端严峻,大力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成了这个国家的当务之急。清菜市非正规教育中心副主任卡辰·玛挪加认为,“对于提高公众觉悟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艾滋病流行,非正规教育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边境居民之间的语言障碍,边境地区教育落后,乃是边境地区艾滋病流行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的最新预测,如果要稳定我们的气候、避免灾难性影响的发生,我们需要在205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60%。如果你以为掌控大局的只是大企业,是政治家,而普通人不过是束手无策的看客而已,那就完全错了。举例来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每人每年要排放20吨以上的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但也有些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其中1/4来自交通工具,1/4来自住宅,大约1/2产生于办公场所或企业。你还会认为全球变暖与己无关吗?通过环境科学家建议的生活方式调整,你一生能减少排放1000吨以上的温室气体,从而减少你…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自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经迅速在全球蔓延,波及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截止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约300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当初人们把艾滋病称为“世纪瘟疫,超级癌症”。随着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问世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艾滋病迅速传播趋势得以控制。但是如果艾滋病发展到了晚期,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以后,即使给予抗病毒治疗,患者仍可能死于机会性感染或各种并发症。艾滋病患者可能合并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医生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患者因为免疫低下,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比普通患者明显增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主任刘保池教授与其科研团队对艾滋病的研究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时代》2004,(11):100-100
如果你有一台老式的掌上电脑——它仍然能正常工作,只是速度很慢,已经不能满足你的日常工作所需了——你拿它怎么办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也考虑了一下这个问题,最终想出了这个不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具有危害性大的特点.有研究数据表明,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目前还尚未研发出艾滋病的预防疫苗和有效治愈药物.目前全球卫生的重要问题,其中就包括艾滋病防治问题.大学生是艾滋病易感传播人群之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以及对艾滋病的重视态度对于整个社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造者,必须对社会负责;有必要,也一定要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况且大学生相对一般人群来说,具有较高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对于整个社会防治艾滋病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展艾滋病科普教育对国家及整个社会的防治艾滋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技广场》2004,(1):48-49
如果你下载了两种以上的映像文件的话,就必须安装两种以上的刻录软件才行。如果碰到一堆不同的光盘映像文件,难不成要安装数个刻录软件或是干脆选择放弃?我们这就交给你第一把“万能钥匙”,解决各类光盘映像文件的打开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4,(10):77-77
国外学者曾对近200位60—80岁注重衣着的老年人做过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老年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20岁。医学家也曾调查过3000位名老年人,发现注重着装,喜欢“老来俏”的人患高血压、溃疡病等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的人数,比不善于穿着装扮的老年人少30%以上。因为人心情愉快时,体内可分泌有益的激活酶和乙酸胆碱,这些活性物质能促进血液循环、神经细胞兴奋以及脏器代谢活动,使它们调节到最佳状态,增加肌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昌明的现代医学攻克了许多疾病,如天花等,但仍然有一些疾病尚未被攻克,至今没有有效的预防及治愈方法,如艾滋病。1981年,首个艾滋病病例被发现,后因流行与传播的严峻形势而成为威胁人类的全球性战略问题。根据WHO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球艾滋病致死形势严峻,仅2016年全球新增患病人数就达210万,新增死亡人数110万。在我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数据统计,艾滋病在法定传染病中死亡人数比例高达77.26%,是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近10年中175例滋养细胞疾病住院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该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方法回顾调查分析了1994年1月~2004年1月,10年中收治的175例滋养细胞疾病。其中葡萄胎113例,侵蚀性葡萄胎20例,绒癌33例。结果40岁以上高龄孕妇中各类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增高(P〈0.0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2次以上妊娠妇女发病明显升高,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病率与孕次有明显的关联;占42%的A型血的患者发病相对危险度增加1.88倍,农村妊娠妇女发病相对危险度增加2.125倍;最主要临床表现为有停经史者147例,占84%,阴道流血史者163例,占93%。结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在40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发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率与孕次有明显的关联,并以农村居民的发病率为高。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2005,(12):38-39
疾病通常都会有信号,如果你及时留意了,就会避免一些不可逆转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我运用分层等概率的随机抽样方法揭示了在北京市所有正规高等院校的全体男女大学生中,至少有9%的人已经发生过阴道性交。后来教育部部分地依据我的调查数据,决定从1995年9月起,在上海和郑州的大学里,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试点工作。朋友们说,你的研究终于产生社会效益了。  相似文献   

20.
简岩 《百科知识》2007,(12S):1-1
人类要战胜艾滋病当然要依赖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例如有效药物、疫苗的研制,但是若从预防的效率大于治疗的效率角度来看,艾滋病问题更多的是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公众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