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恋爱中的女人》对两性关系的探讨具化为小说人物的出走与追寻行动.主人公的出走与追寻,表现了对社会性死亡和对自然性自我新生的追求.劳伦斯试图通过独立、完善的自然性自我的复活,探寻和谐的两性关系,并通过和谐性爱的复活,实现人类的新生与拯救.  相似文献   

2.
《骑马出走的女人》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劳伦斯对“他者”文明—原始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它讲述了一个厌倦西方文明的白人女性骑马出走,投奔印第安人并甘愿献身于印第安神明的冒险历程。整个故事看似荒诞,然而实际上却承载了劳伦斯拯救人类文明之理想。  相似文献   

3.
D·H·劳伦斯以一系列独具个性的长篇小说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但是绝大部分的评论家都将目光投射在他极负盛名的代表作《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作品上,而往往忽略了其于转型期创作的几部作品。《出走的男人》是劳伦斯转型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探讨了男人出走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出走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反抗,也是劳伦斯希望重建和调整男女关系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李立 《海外英语》2011,(10):274-275
作为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虹》揭示了工业革命对大自然和两性和谐的摧残。在这部小说中,劳伦斯大量借用《圣经》典故和神话原型,企图从现代文明带来的失乐园中重建人类的伊甸园。该文跟随劳伦斯的"血性意识"深入探索到书中人物和情节中,通过对布朗文一家三代人情感纠葛和两性关系变化的描写,探析出劳伦斯对恢复人的原始本能并拯救现代文明的强烈愿望,分析其是如何借用《圣经》,超越《圣经》,并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描绘出一个伊甸园的失落与重建。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劳伦斯小说《出走的男人》的反战思想和“领袖崇拜”(领袖原则)的内涵,论述了劳伦斯反战思想和“领袖崇拜”产生的根源与存在的背景,并阐述了它们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揭示了工业化社会人类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性的异化、生命的枯竭;同时也提出了拯救生态危机的策略——要融入自然,与自然一体,恢复人类性的生机与活力。劳伦斯对于生态危机的书写,对于生态危机的拯救策略,涉及到现代西方人的生存危机与拯救这一严肃的问题,体现了劳伦斯对和谐生态理想的追求及对现代西方人的生存与前途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劳伦斯的作品广被世界文坛重视。《盲人》这部小说展现出劳伦斯对"交流"的看法,通过外部描写表达人物内心的挣扎。它体现出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探讨以及朋友之间矛盾的探索。试图通过分析两组人物在彼此交往时产生的困惑,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说明小说中的三位主要人物都是"盲人"。他们不能看清自身的缺陷,也无法平衡与爱人和朋友的关系。他们都在黑暗的世界中不懈探索,最终在心灵上得到一定的治愈。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长篇小说中"出走的男人"是被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扭曲的男性形象.他们在生活重压下,夫妻关系失和而离家出走.这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抗,也寄托着劳伦斯的理想.但是,他们的出走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消除毫无作用,只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相似文献   

9.
工业时代初期,出现了英国最优秀的小说作家劳伦斯。在当今时代的世界文学领域中,劳伦斯的作品具有着世界文坛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英年早逝,让世人惋惜,但他所创作的几十部作品中,每一部小说都是艺术,成为现代文学的无价之宝,产生了深远影响。《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一生中的巅峰之作,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他将自己的思想借助文中人物进行转述表达,表面是在描写两对情侣之间的情爱纠葛,但潜在的却强烈的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对生态的观点与思想。因此,对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的生态美学进行全方面深入的解读,以期准确把握劳伦斯的自然价值观与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0.
曹禺剧作中多姿多彩的人物出走描写体现出剧作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意义表现在:一、揭示了封建家庭和社会的肮脏丑恶和因后继无人而自行消亡的历史命运;二、批判了封建文化的无价值并把希望寄托于青年妇女;三、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对光明前途的追求。本文认为,前两方面超过了以往作品,是曹禺的独特思想贡献,后一方面是研究曹禺思想发展的材料。因而曹禺剧作的人物出走描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生态整体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这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中的有机构成要素。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生命的生存及其生存的质量。都不仅依赖于它所生存的环境的物理条件,还依赖于它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劳伦斯小说《虹》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关系,探索两性关系中的“星际平衡”及灵与肉统一,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于解决当今生态危机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劳伦斯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走向繁荣.在80年代,劳伦斯笔下的性描写是学者关注的中心,也鼓舞和启发了中国作家对人性的深入探索.9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对劳伦斯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其小说中的工业文明与大自然冲突主题、两性关系主题、死亡与再生主题、非理性心理描写、原始主义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究,也对其现代主义小说手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精神分析、生态批评、比较文学,以及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叙事学、伦理学批评等研究方法,都应用于劳伦斯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的劳伦斯研究缺乏自主性,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缺乏学术规范现象也十分严重,这是值得反思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遭遇到诸多问题,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关系问题、全球化问题等等,从理论深层上来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国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和马克思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又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也离不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丹尼尔·德隆达》中,两性之间的对抗贯穿始终,然而渲染对抗并不是艾略特的目的,她只是借助于这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对人性进行剖析,对社会进行鞭笞。本文以小说中三个主要家庭中存在的两性对抗及其隐喻性为切人点,深究其形成的根源,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犹太宗教观等几个层面分析两性意识形态矛盾的形成因素,探讨物质化社会进程中人类个体的心理、情感、道德成长与社会文明的整体演进之间的关系,从而阐释小说的深刻意蕴,揭示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美是整生”的生态美学理论视角对劳伦斯的小说《袋鼠》进行探析.《袋鼠》记录了其旅居澳大利亚时期的心路历程,小说对澳大利亚美丽而原始的自然生态、动荡纷争的社会生态和漠然、从众与迷惘的精神生态的真实书写,体现了劳伦斯对生态文明社会的探索与反思;揭示了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应该是自然生态美丽、社会生态和谐、精神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整生之美的“生态大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蝴蝶梦》以“灰姑娘”模式把女主人公“我”被动引入男性生活世界,实际却沿袭将男性主人公作为环境因素引入女性世界的女性写作传统,“我”不仅具有显性的故事叙述者身份,也是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作品中。以“我”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社会伦理关系展现复杂交错的两性关系境遇,围绕符合父权制文化传统的“我”,揭示男女之间顺从、对抗或背离的关系状态。以“我”屈从、依附的被动身份向反抗、被依赖的主动身份转变,消解男权话语对女性单向控制的可能性,曲折传达作者对男女之间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和沟通的两性关系观。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的戏剧虽然没有他的小说出名,但在他的全部作品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在他为数不多的几部戏剧中,经常能够找到煤、矿工、寡妇这些与他故乡伊斯特伍德息息相关的意象,这些意象无疑凝聚了劳伦斯对故土的特殊情怀,体现了其戏剧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种软权力,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日据时期,日本在台湾实行了文化上怀柔、同化的政策,其巅峰期是20世纪40年代的"皇民化运动",这一政策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后果。它促进了台湾意识的形成,促使岛内产生了"日本情结",也开启了日台特殊关系的滥觞;同时,由于日本殖民政府在文化上的一系列去中国化措施,对两岸关系带来了长远的负面影响。该文旨在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日本殖民时期的对台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对日台、中日、两岸关系产生的复杂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