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档电视节目能不能打动人心,在于它是不是给人以知识,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够征服观众的节目,必有它内在的征服人心的力量。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前往中央电视台采访《为您服务》节目主持人沈力同志。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节目从一九八三年元旦以来已举办了一百三十几个节目,它受到千家万户的欢迎,收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信件每月平均三千多件,其中有热情洋溢的赞美: “每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为您服务》节目时,就好象在倾听一位知识广博的家庭顾问向我们介绍日常生活知识,此时此刻,遥远的空间变得那么亲近。”“《为您服务》节目象一本生活知识小百科全书,短小精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采的内容,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电视观众生活的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服务性专栏节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中央台走向省级台和地方台,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喜爱,成了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和新闻、文艺等节目相互呼应,共同显示电视这一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多方面的社会功能。首先与观众见面的“服务性”专栏节目,当推中央电视台的《为您服务》,它创办于1983年元旦,接着是湖北电视台1985年元旦开办的《生活之友》专栏》,江西台的《知识与生活》,上海二台的《生活之友》等等。我们温州台也于1909年初正式推出每  相似文献   

3.
从《交换空间》看服务类节目的受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卉子 《视听界》2008,(2):47-48
从1978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栏目开播到现在,生活服务类节目已经走过了30年的岁月。服务类节目离不开“服务”的特性,如何去满足和尊重受众的需求,是我们对服务类节目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2006年,央视经济频道推出了一档房产家居类服务节目《交换空间》,受众定位于中等收入并受过中高等教育,对家居装修信息有一定需求或喜好的中青年观众。就受众的需要而言,主要分为信息需要、社会化需要和调节生活需要三类。  相似文献   

4.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兴起已有五六年时间,并且其发展呈越来越繁荣超势。这几年,除了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一批“标准”谈话节目(所谓一个主持人,几个嘉宾,一群现场观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流行荧屏外,谈话节目的元素还向其他各类节目中渗透。以今年5月份央视二套节目改版为例,除了大型经济谈话节目《对话》外,其他一些栏目一改以往经济类节目严肃冷峻的面孔,力图亲近观众,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如《生活》、《为您服务》这样的节目调整中可以看到,主持人搭档之间越来越讲究运用口语化的表达和轻松随意的体态表情来营造一种拉家常聊天的氛围,在栏目板块中更多地使用第二人称,来明确节目观众的对象感。上海东方电视台今年关掉其谈话节目《城市心情》,新推出一档以就业指导服务为宗旨的节目《相约星期五》,我们可以看出,这档节目的内容定位更加明确、传播目的更加具  相似文献   

5.
北京电视台的《生活面对面》是一档新的生活服务资讯节目,在2002年元月开播。它与CCTV的《生活》,《为您服务》等栏目的最大区别是将视角锁定在京城,收视群定位在普通的京城老百姓。  相似文献   

6.
“立足民生,服务大众,领舞生活”--伴着这响亮的的节目口号,2012年5月1日,一档经过唐山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全新打造的生活杂志类日播节目《慧生活》与观众见面,它长三十分钟,包含《我们在现场》、《生活连环画》、《生活那些事儿》等版块,以实用贴近的风格,融故事味、人情味、生活味于一身,从容登场。到目前,《慧生活》播出近九百期,深得唐山百姓的喜爱,笔者总结了《慧生活》节目的特点,就电视民生节目如何才能“得民心”做一下简单解析。  相似文献   

7.
辛旺 《青年记者》2017,(9):83-84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以下简称“《鲁》”),以一日的实地拍摄、真人秀元素为主线,对王健林、董明珠等大咖进行专访,在形式上与以往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迥然不同.此档节目推出以后引起观众、媒体的强烈关注,也引发关于电视人物专访节目革新的思考. 借鉴真人秀节目突破采访局限 长久以来,电视人物专访是在演播室内完成,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以脚本为主,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构成一期整档节目.这种形式早已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真人秀元素的加入是这档人物专访节目的亮点.真人秀式访谈没有预定的脚本和台词,彻底打破了传统演播室访谈节目的空间限制和表现形态,给观众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18日,西安电视台开播了一档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好好生活》。这档节目一推出, 即受到业内和社会的关注,这其中构成节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反映和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为基本特征的“生活新闻”。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台生活专业频道开设,生活节目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节目主持人作为百姓心目中的特殊“成员”,其主持的风格个性也必须具有独到的一面,方能扬起生活节目的风帆。首先,主持人要树立朴实、亲切、真诚的形象,成为观众的知心人。我国最早从事电视生活节目的主持人首推中央台主持《为您服务》的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的沈力老师。在主持节目过  相似文献   

10.
近来,有两则新闻在耳边炸响:一是已开播两年半、播出100余期的台湾“中视”交友节目《非常男女》被指控其基本内容及形式完全抄袭了日本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二是上海有线影视频道被通知暂停播出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缘由是部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的奇装异服、“冲城棒”式的发型表示不满,不少观众认为该节目参与性游戏板块“模仿总动员”的调侃和游戏,格调不高,缺乏益智性,嘉宾往往不是引导观众,而是一味地迎合观众。我很“敬佩”有些人的跟风本事。早些年,中央电视台出了个《焦点访谈》,随即,各省市电视台便冒出了一大摞…  相似文献   

11.
李翔 《声屏世界》2011,(2):38-39
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创意表现一、传播形态的创意:杂志型、专题型、服务真人秀并存。目前电视生活服务节目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为您服务》《生活》为代表的综合类杂志型节目;一类是像《天天饮食》《美味中国三人餐桌》《快乐生活一点通》这样的单一类专题型节目;  相似文献   

12.
经常收看电视,大家有个比较,觉得各地电视台举办的生活类节目,除中央电视台的《为您服务》节目之外,江苏电视台的《衣食住行》节目也很受观众欢迎。《衣食住行》节目有个最明显的特点,就  相似文献   

13.
许承勇 《视听界》2002,(3):28-28
《南京零距离》定位为一档直播的“新闻与资讯”节目。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我“对观众的信息服务”这一观念主导下,找到了一块全新的天地。求新求变出奇制胜出奇制胜首先要有“奇招”,尽管  相似文献   

14.
李蓓 《视听界》2007,(4):64-65
舞台上华丽热闹的歌舞秀,演播室里笑骂嘲讽、脱口成秀,主持人的插科打诨,场内观众的揶揄欢呼……这些狂欢化的表征在湖南本土娱乐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与《超级女声》这场全民狂欢的娱乐盛宴相比,《越策越开心》像一场“跳梁小丑”式的狂欢秀,说它是“小丑式”不是要贬低其节目品味,而是想借此来形容节目中所表现出的非正式的娱乐特质和娱乐形式。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从对台宣传的实际情况出发,率先开办了由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节目,并很快获得了成功。从此,在中国广播史上,徐曼成为第一个节目主持人,《空中之友》成为第一个主持人形式的节目。1983年,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正式开播,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从此,在中国电视史上,沈力成为中国荧屏第一人,并且是主持人兼编导的真正意义上的节目主持人。之后,主持人队伍的扩大与主持人节目的发展便在中国一发不可收拾,掀起了全国性的热潮。回顾这近二十年的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  相似文献   

16.
《直播抚顺》是一档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报道内容的民生新闻。时长为30分钟,栏目中设有五个子栏目,有《在现场》、《为您服务》、《百姓记者》、《百姓故事》、《观众信  相似文献   

17.
一、品牌延伸策略品牌延伸,来源于经济学概念.它是指在已有相当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基础上,将原品牌运用到新产品或服务以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风险的一种营销策略.这一理论在电视节目中最初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及其品牌延伸栏目《天天向上》①.当时的湖南卫视就看准了湖南经济电视台广受好评的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在保持原节目板块化的节目构造,轻松、搞笑、温馨、积极向上的节目风格之后,对其进行"去地域化"处理,使《天天向上》作为一档与《越策越开心》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的品牌延伸脱口秀节目出现在全国观众眼前,并获得了认可.然而,从两档节目未曾刻意强调过彼此之间的联系,而是屡次强调两者的区别可以看出,这种品牌延伸还只能称作客观结果而不是制作者的主观意愿.  相似文献   

18.
江苏卫视每天清晨第一个面对观众的节目就是《江海晨曲》,这是一档直播的综合服务性大版块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信息量大、节奏明快。从《江海晨曲》节目内容来说,主要有国内国际要闻和报摘、社会新闻、经济信息、股市行情、天气预报等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结婚了》是2008年3月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周末档综艺节目,这档明星“假想结婚”节目用真人秀的方式展示了家庭生活的多个侧面,男女明星组合成临时新婚家庭,在节目设置的各项“夫妻任务”里,双方的喜怒哀乐透过镜头纤毫毕现。一经推出便受到海内外观众好评,收视屡创新高。成为真人秀节目策划新的指向。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月8日,在我们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观众觉得还没有看完就结束了的节目──《生活快车》。它以快捷的风格、大信息量的内容和记者切实的参与,关注着百姓的柴米油盐,将生活服务类节目引入了一个新天地。此节目已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出了近300期.生活在匆忙中走过,有一些东西逐渐沉淀下来,让我们对办好栏目有了一些理性与思考。一、服务性“为谁报道、服务于谁”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电视人的首要问题,定位是否准确可以说是一档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生活快车》创办伊始定位就非常明确:面向消费领域,直接为百姓的衣食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