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葬埋着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毛岸英。 在他的灵墓前,立着一块三尺高的花岗岩石碑,上面除了刻着“毛岸英烈士之墓”几个大字之外还写着:  相似文献   

2.
谌小平 《教师》2012,(8):32-32
在阿尔卑斯山的一座山峰的转弯处,立了一块高大的石碑,石碑上刻了“慢慢走,欣赏啊”这几个大字,这样提醒每一位来到阿尔卑斯山的人,不要来去匆匆,不要空手而归,而应该用心去领会大自然的风采,领悟大自然的规律。品读这句话,也品着教育,幡然顿悟——每一位教育者也需要尊重教育的规律,需要“慢慢走,欣赏啊”的心态与情韵。  相似文献   

3.
一个做石碑的村子里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就是村民们要在所刻的石碑上都刻上字。这个村子有A、B、C、D 4位著名的石匠,已知A、B刻真话,C、D刻假话。一天,一个外村人到了这个村子,看到村口立了一个石碑,上面刻着“此碑非B所刻”。你能帮助外村人想一想,这个石碑是哪位石匠刻的吗?  相似文献   

4.
于舒也  李明画 《下一代》2009,(3):F0003-F0003
1.一天。师徒二人来到一个山坡。只见坡上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鹰愁涧”三个字。  相似文献   

5.
<正>记得,我家住着的窑洞左前方立着一块石碑。石碑旁,卧一石槽。石碑是父亲立的,石槽是父亲凿的。父亲不识字,不会在石碑上刻字,却刻画着一些只有他自己能看明白的图形。而石槽中常常蓄满水,静静的水面,那是父亲的诉状!小时候,我问父亲,您在石碑上都刻画些啥呀?父亲说,娃呀,你可得看明白啊,我刻在石碑上的都是人们对咱家的好啊!父亲把"好"字说得很重。接着,父亲指着石碑左上角一个"碗"一  相似文献   

6.
大凡登过泰山的人,都会注意到“一天门”石牌坊一侧高立着的一块石碑,那上边镌刻着道劲舒展的四个大字:登高必自。  相似文献   

7.
游鸣沙山     
暑假的一天,我跟爸爸妈妈去祖国西北边境的鸣沙山游玩。鸣沙山在新疆哈巴河县与哈萨克斯坦国的交界处。我们从哈巴河县城出发乘车大概两个小时,来到一处公路两旁都立着石碑的地方,左边临河的石碑上刻着"中哈  相似文献   

8.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神叫斯芬克斯,狮身、蛇尾、美女头,长着一对鹰翅。她坐在城外山头上,向过路行人提出难猜的谜:“什么动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而脚最多的时候,又是速度最慢、力量最小的时候。”许多人都猜不出来。后来一位  相似文献   

9.
<正>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动物,有一只小白兔长着一双红眼睛,动物们都叫他“红眼睛”。森林里其他的动物都不愿接近他,“红眼睛”只好过着孤单的生活,白天躲在家里,晚上才出来找吃。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天,森林里静悄悄的,动物大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  相似文献   

10.
哪一种动物     
老师在教一年级的小学生认识家禽。老师:“有一种动物长着两只脚,每天早上太阳公公出来时,它都会叫你起床,而且叫到你起床为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一种动物吗?”老师的话音刚落,只见一位同学急忙站起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妈妈!”哪一种动物@郑学伟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2006,(4):F0002-F0002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因胡同内的“顺天府学”而得名。“顺天府学”是明清两朝的官办学校,创建于1369年。因“顺天府学”出了不少进士,史料上又将府学胡同称之为“进士胡同”。至今校园里的两块石碑上还镌刻着数十位明崇祯、清嘉庆年间出自“顺天府学”金榜题名的学生姓名。现  相似文献   

12.
教师:(另一位教师抱着兔子在门外敲门)“听!谁来了?”(教师开门)“喔,客人来了,小朋友你们看是谁?”众幼儿:“小白兔。”“兔子。”“小兔子。”“兔儿。”教师:“是兔子。”(先请三位幼儿学说,然后请全体学说。) [评:教师注意动物名称的规范化。] 教师:[兔子想走,教师用手托在怀里,另一手顺毛抚摸免子的背部,然后让它蹲在桌子上。)“你们看,兔子头上长着什么?”幼儿:“长着两个耳朵。”“有着长长的耳朵。”教师:“对!兔子头上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教师请未举手幼儿回答)。未举手幼儿:(边做手势)“兔子头上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教师:“小朋友,看看兔子头上还长着什么?”幼儿:“有两只眼睛。”“兔子头上有两只红红的眼睛。”  相似文献   

13.
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两位“动物武士”——一头牛和一只土豹子的故事,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接连两天,他发现家里的一头牛晚上总是在围墙的石头上磨犄角;而第二天早晨,它浑身汗津津,疲惫不堪地卧在圈栏内,且身上有些伤痕。他  相似文献   

14.
中介是存在于事物外部的、相对于两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第三者” ,它只是在事物发生转变时才参与到事物内部 ,因而事物并不总是“一分为三”的。相对于事物之“一分之二”的观念划分和“一分为多”的实体划分 ,“一分为三”只具数字比附的形式而不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法国通向阿尔卑斯山的一条小路旁,立着一块十分精致醒目的石碑,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据说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于弥留之际特意让儿子建造的,它的目的是提醒行路者,不要只为欣赏山顶上的风光匆匆向前,而忽略了道路两旁的风景。请认真体味上面的短文,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本期话题作文三重奏的三位作者均是来自湖北省崇阳县第一中学的学生,请大家关注。本期话题:欣赏@加农  相似文献   

16.
在神秘的大海深处有一种奇特和动物,它的头上一前一后长着两对触角,后面的一对触角较长,当它在海底不动的时,像一只蹲在地上竖着大耳朵的兔子,因此最早见到这种动物的罗马人把它们叫作“海兔”。  相似文献   

17.
在广安北山小学,流传着小平爷爷小时候“偷”钱帮助同学的事。一天放学回家,在路上,小平爷爷隐隐约约地听到有哭泣的声音。他顺着哭声找去,原来是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因为她的妈妈患了重病,快要死了,家里又没有钱医治而伤心地哭着。听后,小平爷爷沉思良久。  相似文献   

18.
中介是存在于事物外部的、相对于两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第三者”,它只是在事物发生转变时才参与到事物内部,因而事物并不总是“一分为三”的。相对于事物之“一分为二”的观念划分和“一分为多”的实体划分,“一分为三”只具数字比附的形式而不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大姑子,小舅子,远亲总比近邻好……”[“远亲”紧扣话题。]古老的儿歌在空气[多余]中来回地飘荡,倒映出无数轮回。石碑静默地[增加“伫”字,音节和谐。]立在村头看着几百年沧海桑田,而歌声依旧。[用古老的儿歌开头,既醒人耳目,又照应结尾,更显露“远亲”,蕴含了引人入胜的情节。起笔不凡,一箭三雕。随后的石碑“伫立”,歌声“依旧”,几笔点染,情境交融,古今一体,烘托出传统的亲情观。]  相似文献   

20.
守碑     
《同学少年》2014,(6):32-33
<正>他俨然成了一位守碑者,守着一种技艺,一种传统,更守着一份心境。枣巷的巷口是一堵白墙,突兀地立着,旁边竖着的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专业刻碑。大红的漆色因风吹日晒褪去了许多,隐藏着几许凄凉,执著地吸引着路人的目光。枣巷的名字源自巷内的一棵枣树。那棵树低矮而丑陋,挂着的果子有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