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知道,高空的气温低于地面上的气温,而飞机上的空调起的却是降温作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飞机上空调起何作用》答案原来,这是由于高空的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空气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压缩机对气体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增加,空气在压缩过程中升温,温度可上升到50°C以上.为了使舱内得到适宜的温度,飞机上的空调应起制冷作用,使舱内空气适当降温.飞机上空调起何作用!江西@言欣  相似文献   

2.
乘飞机时会感觉到皮肤很干燥,也特别容易口渴,这些都是由机舱里的空调造成的.通常高空中的温度很低,达到摄氏零下几十度.但飞机上的空调却是制冷的.怎样解释高空中的气温和飞机空调的工作呢?  相似文献   

3.
凡是乘坐过飞机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皮肤干燥,非常容易口渴。这是何故呢?原来都是由于机舱中的空调使然。通常情况下,由于高空中的气温很低,常常可达到零下几十摄氏度。然而令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低的温度下,飞机上的空调却仍然在制冷。下面我们就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脑筋转转转     
1.小刚从飞行在5000米高空的飞机上跳伞,过了两个小时才落到地面,为什么? 2.什么车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关于声音传播有这样的一道练习题:一架在高空飞行的飞机,飞行的速度是180米/秒,离地面高度为2040米,问当地面上的人听到飞机声音时,飞机离地面上人的水平距离为多少米?题目参考答案是:地面上人听到的飞机声音是飞机从人头顶正上方传来,此时人机水平距离X=V机H/V声=(180×2040)/340米=1080米.笔者认为这一答案是不准确的,对实质准确计算来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爆笑测试     
1.船在哪里最安全?2.小强从5000米高空的飞机上跳伞,过了两个小时才落到地面,为什么?3.有一个地方专门教坏人,但没有一个警察对这里采取行动,这是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7.
1“积雨云”和“对流雨” 雷电实际上就是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一般出现在积雨云里。积雨云是由于上下层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夏天,地面附近的空气被太阳烤的很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受浮力作用上升,或者高空的空气遇冷急剧降温,都能导致空气发生强烈对流。夏天地面附近的高温,使江河海洋以及泥土中的水分大量蒸发,空气中往往含有大量水蒸气,高空气温又非常低,上升的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凝华形成积雨云,  相似文献   

8.
高空飞机影响地面天气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高空飞行的喷气机所产生的尾流可能影响地面天气。美国“9.11”事件发生后,随后的三天里美国全境都禁止飞机起降,这为科学家验证上面的说法提供了机会。飞机的尾流由水蒸气和飞机引擎喷出的微粒组成,在干燥的空气中,飞机的尾流会形成卷云。由此形成的这些卷云会反射太阳光,在白天使地面的温度降低,而在夜晚则阻止地面的热量散失到太空中,在飞机航道密集处,飞机的尾流对地面天气的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李老师疯了。他逢人便问:‘我是公办还是民办?’当别人以惊愕奉迎的口气回答他是‘公办’时,他拇指一伸:‘你是大好人!’而当别人回答他是‘民办’时,他就同你纠缠不休。李老师怎么了?他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 原来,他是个老民办,在一所乡中代英语。民办转公办之风吹拂已久,唯独没有吹到这位默默耕耘的民办英语教师身上。1992年教育局进行摸底,发现英语教师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教师由于平时致力于  相似文献   

10.
柳迪 《中学科技》2014,(9):38-39
地球周围是一层大气囤,这一圈层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被统称为气象要素,它包括气温、气压、风、降水、能见度等,天气就是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可分为高空气象观测和地面气象观测两种,高空气象观测是探测30千米高度以下的大气层各个高度上的气象情况,地面气象观测就是工作人员在地面上用目力和仪器观测的近地大气情况。本期我们做一些简易的气象观测仪器,无论你生活在僻静的乡村还是喧嚣的都市,都可以制作这些简易的小仪器,建一个自己的专属气象站。  相似文献   

11.
文章把我们带入了“矛盾”之中——美国人的举动,是冒险,还是挑战?是狂热,还是创新?而这两对“矛盾”,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疑难。那么,我们的阅读就从“矛盾”入手吧。“矛盾”之一:冒险乎?挑战乎? 白雪坚冰覆盖的高山上,伏在陡壁上蠕动;在世界知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垂直下降50多米,冲入瀑布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在飞机上打移动电话很危险?(wēi xiǎn)原来,飞机在高空中是沿着规定的航线飞行的,整个飞行过程都要听从地面航空管理人员的指挥,飞行员需要一边驾驶飞机,一边与地面进行联络(lián luò)。  相似文献   

13.
从巴西飞往美国的某航班已飞行了一半距离。突然地面控制中心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我们在这班飞机上安放了炸弹。现在,炸弹匣内的装置已经启动。一旦飞机降到海拔2000米以下,由于受气压变化的影响,炸弹就会送全机的人上西天,哈哈……”机组人员听完从控制中心传来的噩讯,顿时脸色惨白。因为目前飞机是在离地面1万米的高空飞行。假如降落到海拔2000米的低空时,炸弹就会爆炸,那么飞机的飞行高度势必不能低于2000米。可是燃料已不多,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大家去找炸弹。怎么办?经验丰富的机长突然想到了一个妙法:“我有办法了!”于是,他改变了航向后…  相似文献   

14.
白天,我们仰望天空,常可看到有大团大块的乌云和白云。这些云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地面上的水份受热蒸发水蒸气上升,在高空中由于气温低,一部分便又重新凝结成很小的水  相似文献   

15.
机场的跑道     
在自然教材中,有一课是《飞机是怎样起飞的》。同学们都知道,除直升飞机外,其他飞机起飞都要先在机场跑道上滑行,达到起飞速度后,方能离地升空。但是,你知道吗?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机场跑道长度是不相同的。这是为什么呢?科学研究表明,飞机的滑行速度与空气的密度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当气温较高时,地面空气较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乘坐飞机时,喜欢选择靠窗的座位,因为在那里可以看到高空上难得一见的景象。然而,不少时候还是十分遗憾,因为飞机的窗口很小,视野有限,难以看到高空的全景。  相似文献   

17.
“大气三圈环流”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难点之一,在本节教学中可采用突出低纬度环流的组成、形成和特点带动中高纬度环流的阐述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边讲边画“经向气流示意图”来讲授:首先提出,赤道地区的大气垂直面上是上升还是下沉运动?为什么?针对问题分析讲解,同时画示意图;赤道附近是整个地球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区,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画出赤道地区空气上升的箭头)同时,赤道高空大气密度增大,比同一高度气压高。接着分析赤道高空大气为什么会向南北流动?指出赤道高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梯度力指向南北两极方向,(画出高空气流向南北极方向箭头)接着再分析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大气为什么会产生下沉气流?引用教材中“大气是在不停自转的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所以当大气一开始运动,马  相似文献   

18.
一天,有个学生来到教研组,向老师借阅教学参考书。这引起了在场教师们的争论,有的主张借给他看,有的坚决反对,理由是,“教学参考书是专给教师们备课用的”。其实,这“理由”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把参考书借给你,到课堂上我讲什么?原来他的宝贝都在参考书里,教学内容都是从参考书里抄的。学生如果知道了这宝葫芦里的秘密,岂不有损教师的尊严?所以,教学参考书既是这些教师的法宝,也就成了字生的禁书。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屈原作品,千百年来众口赞颂,衣被百代,影响深巨,不仅起而效尤者有之,且研究评论者历代不乏。然而,屈原作品究应何称?却迄今莫衷一是:有曰屈赋者,有曰楚辞者,有曰屈骚者。究竟应冠以屈原作品什么名称,才能恰如其分、名符其实?似不可不辨。先看屈赋一称。赋是什么?一般来说,讲到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两个概念:其一,作为“诗六义”之一的赋,它属于“诗”的艺术手法之一,朱熹《诗集传》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可谓的论;其二,乃是文体之一种,系由诗发展而来,至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各国中,常见报纸报道:某地下了谷雨、豆雨、鱼雨、红雨、黄雨等“怪雨”.那么,这些“怪雨”是怎么形成的呢?天下雨时,夹杂着谷子、黄豆、鱼和其他东西落到地面,我们习惯地称为“怪雨”,产生这些“怪雨”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人类造成,二是自然力量形成.人类造成的“怪雨”,主要是运输工具损坏,使物体从高空撒落掉到地面.如用飞机运稻谷时,由于麻袋损坏,谷物就不断地从飞机上掉下来(这类事故较少);也有些人为了宣传迷信或达到某种目的,故意用飞机在高空向地面撒东西.自然现象造成的比较常见:在下雨前,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