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大同档案     
《高中生之友》2011,(4):I0001-I0001
方大同,香港知名男歌手,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并先后在上海和广州生活,1998年定居香港。他是一个罕见的有能力创作R&B及灵魂乐作品的唱作人。  相似文献   

2.
提起司徒辉先生,五邑大学的师生尽人皆知,无人不晓。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优秀品德、他的爱国爱乡爱港的可敬形象,特别是他对创办五邑大学的奉献精神,永远铭刻在五邑大学师生和江门五邑人民的心中。一、修造船舶世家司徒辉先生原名司徒英辉,祖籍开平市赤坎镇中股乡人。1918年生于广州,兄弟姐妹10人,他排行第二。父亲为香港颇有名望的造船业前辈司徒浩先生。司徒辉8岁移居香港。中学毕业后肄业于九龙喇沙书院,修读由英国海事工程学会主办的海事工程函授课程。1939年,21岁的司徒辉在其父的船厂--香港宏德机器铁工厂有限公司帮忙。他边工…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学生时代和早期革命活动都与香港有密切联系。孙中山从1884年起,先后在香港拔萃书室、域多利书院读书。1886年一度在广州南华医学校学医,第二年又转入香港西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1892年毕业。他的学生时代主要是在香港渡过的。因此,孙中山深受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并系统地接受过自然科学的教育,这为其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所以,孙中山自我感叹说,香港不仅是他获取知识之地,而且也是他思想学说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4.
如此香港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七日下午,鲁迅登上太古公司的“山东”号海轮开广州,夜半抵达香港,因为轮船需要上落客货,将在这里停泊一天半。在一般情况下,一天半的时间是容易消磨的,但鲁迅却有度日如年之感。细算起来,他经过他所视为“畏途”的香港,已经是第三回了。  相似文献   

5.
司马文森(1916——1968)的名字现在已不大被人提起了,但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的南中国文坛上,年纪尚轻的他乃是一位十分活跃、颇有影响、勤奋而严肃的风云人物,华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他于1941年在桂林创办的《文艺生活》成为当时大后方享有盛名的刊物之一,对抗战时期文学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他在广州复刊《文艺生活》遭封禁后,又转移香港复刊,不久改出海外版,同时在香港及海外华人比较集中的一些地区建立分社,发起“文艺生活社”社员运动,社员多达一千五百人,“对香港文学的推动、  相似文献   

6.
邓廷桢(1776—1846),江苏江宁(今南京)人,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爱国大臣。他曾任两广总督,与钦差大臣林则徐一起同心协力在广东禁烟抗英;后来他调任闽浙总督,领导了厦门保卫战,取得了抗击英军舰队的胜利。但是,英国侵略者利用清政府的腐败软弱,攻占了浙江定海,威逼天津。1840年10月,邓廷桢被道光皇帝撤职,到广州听候差遣。他到广州后不久就听说英国要求割占香港与厦门等地。他对这两地都十分熟悉,深知它们的重要地  相似文献   

7.
1945年5月,董必武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期间,在美国旧金山曾会见我国著名教育家陈其瑗(前广州国民大学校长),董老鼓励他回香港,办大学,并亲自写介绍信给他带回国内,取得各方人士的协助。  相似文献   

8.
我是香港的新居民,来香港不到四年。以前长期在广州暨南大学当历史教师,来港后一直在树仁学院,还是从事我的本行。所以我要从新来的香港教师角度谈谈关于人文教育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公博,1890年10月生于广州。其父陈志美,系清军高级将领,早年参加过三合会,退职后同革命党人过从甚密,多次筹划反清武装起义。1907年,陈志美因纠集三合会众起义失败而被捕入狱。随父参与起义的陈公博先达回广州,后避居香港,曾在革命党人办的一家报馆当校对。翌年夏返回广州,不久加入同盟会。由于其父要求他弃武习文,陈公博放弃了前往南京军事学校作入伍生的机会,1914年考入广州法政专门学校学法律,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筹划中国共产党及其脱党经过1917年的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学生中民主…  相似文献   

10.
岑麒祥传略     
岑麒祥字时甫,1903年7月15日生于广东省合浦县城(今屑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岁时死了父亲,家境衰落,生活十分困苦,全家靠母亲养蚕、作鞭炮维持生活。岑先生从小身体瘦弱多病,八岁才上小学,读了四年初小、两年高小,升人四年制的省立廉州中学。头两年,由于贪玩,成绩平平,后来遇到一个英文教师对他影响很大,使他迷上了英语并知道用功学习了。1921年,他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毕业。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家里十分苦闷。后来,偶然看到一张报纸,得知上海市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函授英语科招生,便报名参加,直接念函授的三年级,只用半年就学完了,又用半年学完了四年级,得到一张漂亮的毕业文凭。他一心想靠翻译谋生,但发表文章谈何容易,不久又陷入苦闷之中。这时他的一个堂兄告诉他,广州的师范学校读书不用钱,要他同去,于是他向姑母借了一百元钱做路费,准备乘船经香港进广州。谁知,当时世道混乱,军阀陈炯明叛乱,船路不通,堂哥及同行人大多转向回家。岑先生知道借钱不易,回去就永远出不来了,便“破斧沉舟”,在香港坚持了一个星期,终于进入广州。关门苦读一段后,他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国立广东师范学校。该校是我国当时五所师范学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内地香港人”杨羽仪13岁离开故土香港,到广州求学、工作,已有三十余年。这位跨越罗湖桥的作家,对于香港的生活有着特殊的体味,既没有“纯内地人”那种道听途说的臆想;更没有“纯香港人”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习以为常的心态。他则是通过纵向的、横向的比较后的鉴别,以独特、富有个性的笔调,描绘出那种客观、实在、入微的特殊感受与浓烈感情。他的散文集《香港众生相》(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就是这种体味的外现。  相似文献   

12.
本期主角:贝聿铭神秘咒语:让光线来设计。行动故事: 1.迷上建筑学贝聿铭1917年诞生于广州,在香港度过童年。他在上海读大学时,周末喜欢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台球馆附近  相似文献   

13.
韦晕是马华文学的拓荒者之一。在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把毕生的精力全部都奉献给了马华的文学事业,并以丰富的创作成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与尊重。韦晕,原名区文庄,笔名秦系、韩兵、叶葭、陈侩、高浪、丁风、王都、沙耶、韦多等。祖籍山东济宁,1913年出生于香港。从二十年代起,开始练习写作,有作品发表于香港《华侨日报》和《大光报》。中学毕业后,他转入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就读,曾为华南《国民日报》主编《露丝》文艺周刊。1937年,他南渡到达新加坡,先后在《晨星》、《狮声》、《世纪风》、《新流》、《南洋周刊》、《文艺长城》等文艺刊物发表散文和短篇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4.
方大同档案     
中文名:方大同出生日期:1983年7月14日星座:巨蟹座身高:174cm体重:52公斤血型:0型微博:http://t.sina.com.cn/1707679453作品代表:2005首张个人创作专辑《Soul boy》2006年专辑《爱爱爱》方大同,香港知名男歌手,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并先后在上海和广州生活,1998年定居香港。他是一  相似文献   

15.
陈奕迅     
<正>陈奕迅,香港著名男歌手及演员。被许多人认为是香港流行音乐新时代的指标人物之一,他亦被多数人认为是香港流行音乐人张学友的接班人,他也是继张学友后另一个在台湾获得成功的香港歌手,2003年,他成为第二个拿到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的香港歌手。  相似文献   

16.
SARS毒源追踪     
源头指向广东 香港 2003年2月,1位广州的63岁医学教授来香港参加一个婚礼,入住九龙旺角京华国际酒店。在那里,他感染了住在或来过酒店的15个人。 3月上旬,当香港各界正为羊年开年大吉——旅游业和进出口双双劲增而高兴,为削减财政赤字、重振经济展开讨论时,一场从未有过的世纪疫病却悄然入侵。位于沙田新市镇的威尔斯亲王医院,则成为这次事件的“风暴眼”。  相似文献   

17.
陈郁同志是工人出身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位杰出的代表.陈郁同志是广州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在广州起义的前后,他做了许多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名字永远同广州起义的光辉历史紧密相联.在一九二二年一月,香港中国海员工人第一次大罢工和一九二五年六月省港工人大罢工运动中,陈郁同志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经过斗争实践的严竣考验,他从一个普通的海员逐步锻炼成为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一九二六年下半年,陈郁同志任中华全国海员工会副主席、中共海员工会委员会书记.一九二七年初,陈郁同志任中华全国海员工会主席、海总党团书记,同时参加中共广州市委和广州市工代会的部分领导工作.大革命失败后,陈郁同志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在广州地区坚持地下斗争,主要从事组织领导工人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兆基出生于广东省顺德,自幼在家乡私塾受教育,其父在广州开设银庄,他便到银庄学做生意,那时的他,一点也不以父亲是老板而自恃,认真从底层干起,干些打杂的活儿。1948年,他单身前往他属意的创业基地香港发展事业。他本着刻苦耐劳、诚恳俭朴的精神、从由小到大的方式做起,努力进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琦善是满洲正黄旗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诬陷民族英雄林则徐,深得昏庸无能的道光皇帝的信任,被委任为饮差大臣兼两广总督,负责处理满清和英国在华的尖锐矛盾。 琦善到广州后投降嘴脸充分暴露出来。他革除林则徐等人职务,捣毁主战派苦心经营的海岸防线、遣散水勇,向英国人阿谀奉承,秘密和英国在华监督义律谈妥《穿鼻条约》,该条约规定割让香港给英国。慑于人民群众的抵制和主战派的不满,琦善不  相似文献   

20.
他出生在美国夏威夷,在上海读过小学,在广州生活过,十五岁开始定居香港。因为四岁的时候看了一部讲述音乐人的电影《La Bamba》,开始对音乐和舞台表演产生浓厚兴趣。一年后参加歌唱比赛,以一首《Blueberry Hill》夺得十八岁以下组别的冠军。十五岁开始自学吉他,十八岁尝试作曲和制作,并自学钢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