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戎畋松 《收藏》2007,(12):137-138
高昌吉利 隋末唐初高昌国麴(qū)氏政权所铸。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西汉初古车师部族在此设置王庭,以其“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后为汉武帝拓疆时所灭。汉、魏、晋时称此为“高昌壁”,是屯兵驻扎防地。东晋成帝时在此设郡。南北朝时,北凉沮渠无讳逐高昌太守,据有其地;后柔然族灭沮渠氏,立汉人阚(kān)伯周为高昌王,遂以高昌为国号;后几易君主,改立甘肃榆中人麴嘉为王。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7,(9)
(一)"高昌吉利"——古代西域融合汉文化的历史见证"高昌吉利"为古代西域高昌国铸币,因其传世稀少且字文独特,历来为泉家所看重。阁主早年从一位曾长驻新疆的东北泉友处获得一枚(见图),实测直径2.65厘米,厚0.35厘米,重9.1克,字文清晰,品相上乘,甚为珍爱。古代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汉代已见其名,属西域都护。北魏  相似文献   

3.
刘存忠 《收藏界》2013,(7):78-78
高昌国是中国历史上北朝至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地方割据政权。公元442年,沮渠无讳率领北凉人马占领了高昌城,驱逐了高昌太守,次年自立为凉王。公元460年,柔然灭沮渠氏,拥立阚伯周为王,国号高昌,都城高昌城(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东南)。其后,阚首归、张孟明、马儒、麴嘉等相继为王。公元640年麴氏政权为唐所灭,高昌国亡。  相似文献   

4.
银质“高昌吉利”钱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泉 《收藏界》2010,(3):77-77
史载.高昌国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也有称南北朝齐明帝萧鸾建武六年),即公元499年。西域一带当时有许多以城郭为中心的小国.其中盘踞在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汉族地方武装首领麴(qu)嘉,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种可解决钓点底面不平或有较多淤泥而使炸弹钩失去威力的钓法。其法具体如下:一、各部件的制作及其作用1.用带底座的金属管或自行车气门嘴等截成长4厘米、直径0.6~1厘米的立管,立于模具中灌铅成坠。铅厚约4毫米,大头(立管在大头)宽4厘米,小头宽2厘米,状如乒乓球板。然后在铅坠的底部钻2个孔,1个稍大的孔与立管连通,再在铅坠的小头部位钻一个略小一点的孔,并在两孔之间用钢锯条拉出一道走线槽,使连接线能在水底轻松地滑动。为了在收竿时能让铅坠迅速地离开水底,铅坠的小头部分要适当上翘。最后将立管的圆口和大小孔以及…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南曾有一个名为“高昌庙”的地区,位置大致在江南造船厂及其周边地区。18世纪中叶,这里原是老城区外黄浦江边的一片农田,其间建有一座寺庙——立雪庵,明代改名为高昌庙,附近地区以庙为名,统称“高昌庙”。随着江南制造局迁入,上海南火车站和高昌庙车站的建立,高昌庙地区逐渐发展,到了近代已经成为人口稠密、繁荣兴旺的城镇。为了邮政需要,此处设有一所高昌庙分局(后改为市区支局)。但是,随着岁月沧桑,高昌庙地名已经消失,高昌庙分局也已淡出人们的记忆。为了让人们了解这一地区邮政机构变迁的历史,我们通过邮政史料撰写此。  相似文献   

7.
一、五彩云龙图大瓷盘:高6厘米,口径34.5厘米,足径20.5厘米。敞口,弓形壁,双圈足(为顺治及康熙大盘所特有的造型),青花双线圈内绘花押图记。盘内满绘火焰云五彩侧面立龙图。龙面目苍老,昂首舞爪,张嘴伸舌,神态凶猛。康熙朝画龙头大、上颚短、下颚长,鬃发分束向后。龙身常扭曲成弓形,腹有一段下坠,腹部画成似蛇腹形。龙鳞密集,立体感强,龙爪伸展舒张,龙尾强劲逐渐收小。四周云纹画成火焰状。  相似文献   

8.
一、鱼竿1.价格:70—200元。2.材料:碳素或高碳素。3.调性:硬调或超硬调。4.长度:钓鲫鱼3.6米或4.5米,钓鲤鱼5.4米或6.3米。5.收缩长:80—105厘米,忌短节。6.常备:4.5米、5.4米各一支。二、渔线1.母线:直径0.25—0.32毫米,线长齐竿。母线与竿梢连接用活套。2.子线:直径0.1~0.2毫米,双子线双钩,线长10—30厘米,视水深和鱼情而定,两钩相距约3厘米,上饵悬空为诱饵,下饵擦底为钓饵。要求两钩在水中始终处于立钩状态。双子线拴在O型橡胶圈上,组成可替换的钓…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件用新疆和田白玉雕成的寿喜财玉锁片(见图)。其精细的雕刻,美好的寓意,令人爱不释手。这件寿喜财玉锁片为鸡心形,纵4.6厘米,横5.3厘米,厚0.4厘米。锁片中间是一直径2.2厘米的圆形异体“寿”字;围绕“寿”字两侧和下方的是对称的缠枝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在长沙老城区基建工地渣土中捡拾到4件琉璃瓦残件,其中两件为圆形瓦当,两件为扇形滴水。圆形瓦当直径约17厘米,厚1.5厘米,模印五爪立龙(图1、2),扇形滴水最长处为16厘米,最宽处为10厘米,模印五爪龙赶珠纹(图3)。胎色为土黄色,胎质粗松,但烧结较好,表面施绿色琉璃釉,釉薄开细小片,局部泛银白色铅光。4件残片上龙纹清晰、立体感强,龙作蛇形,龙首之鬓、发、须齐全,身披鱼鳞纹,五爪分开呈风轮状,身躯矫健,怒发冲冠。凶猛威武,尽显权威。  相似文献   

11.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其成虫为黑褐色甲虫,幼虫为黄色,老熟幼虫长约2厘米,粗约0.3厘米。  相似文献   

12.
陈炎青 《收藏》2011,(3):47-47
笔者收藏到一只70年前的挂盘,直径26.5厘米,高3厘米,圈足直径20厘米,通体黄釉,稍有冲,开细碎片。盘面模印高炉图案,炉体高耸,铁架斜立,粗阔的通风管道盘绕至炉顶,空中有飘动云烟,近处则为树木、厂房图案;左侧有一方章,隶书“正彦”。圈足之处有3孔可供穿系悬挂。盘底刻有5行字:“创业二拾周年记(纪)念、康德五年六月、株式会社、昭和制钢所”。  相似文献   

13.
梁艳亭 《收藏》2009,(1):68-68
此大罐口径23.6厘米,高37.7厘米,底径15.3厘米。造型浑厚、硕大。白地黑花龙凤纹间花卉纹,图案以线条纹相隔,颈部饰线条纹两圈,其下是花卉纹间方格纹一周;腹部为主体纹饰,对称开光内画一龙一凤,龙凤之间对称为花卉纹;最下层为波浪纹。  相似文献   

14.
风雨虢盘     
黄松 《收藏》2009,(5):144-146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时期的青铜重器。其以硕大的体形、精美的纹饰及颇具历史价值的铭文,为世人所瞩目(图1)盘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重215.5公斤,通体呈椭长方形,周身满饰窃曲纹及大波曲纹,每边饰二兽首衔环,共八兽首。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朋友开的古玩店里,有幸见到一方用桥头石雕刻而成的四蟾捧月砚。该砚台长29.5厘米,宽23.1厘米。砚台侧边总高为7厘米,砚下部底座高为3.9厘米,砚堂直径为14厘米,砚边宽为2.2厘米。砚台四角上部所雕的每只蟾身长为8厘米。由于该砚造型奇特、独具匠心.给笔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故笔者不揣浅陋,写此短文,旨在抛砖引玉,与渚方家共同探讨此砚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王锋钧  葛天 《收藏》2010,(8):72-73
西安博物院藏有一幅清代王鼎所作《智钟先生六十献寿诗》真迹,纸本立幅,长132厘米,宽32厘米。文曰:  相似文献   

17.
亚离辛方彝     
朱艳玲 《收藏》2014,(9):124-125
笔者曾见某香港藏家收藏的一件商晚期方彝(图1),通高20厘米。口长11.1厘米、宽7.5厘米,重1.39公斤。其形状为长方体。直口直壁,中部及四角均铸有扉棱;圈足与腹部无明显分界,圈足下部每边各有一个长方缺口。  相似文献   

18.
冉守训 《钓鱼》2004,(6):24-24
用铁丝拧成一个长50厘米,宽高各20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周围用窗纱包裹起来,两端各留一个拳头大的孔,就这么简单,一个称心如意的小虾笼便做成了。它,为我多钓鱼立了不少功。  相似文献   

19.
我县地处川、甘、陕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 ,交通不便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我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与15年前相比 ,学生身高、体重明显增长 ,7—17岁学生身高平均增长为3.98厘米 ,体重平均增长为4.06公斤 ,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增长情况更为明显。农村学生身高增长为3.47厘米 ,城市为4.51厘米 ,女生身高增长比男生明显 ,女生为4.10厘米 ,男生为3.94厘米。农村学生体重增长为3.38公斤 ,城市学生体重增长为4.89公斤 ,男生的体重增长比女生明…  相似文献   

20.
任义玲 《收藏界》2013,(3):102-104
河南南阳博物馆收藏一方长方形砚,长25.5厘米,宽15.2厘米,高4.8厘米,中下部开长方形砚堂。砚堂平坦,四周墨迹斑驳,围绕观堂四周有宽1.5厘米,深约O.6厘米的水池。在砚的上部有下玄月形的小墨池,墨池上有一椭圆形的“观眼”,墨池左右两边各浮雕一只长尾动物,其头部向下、长尾上翘呈相交状,头部巳残缺。在墨池下又琢一顾首回盼状的相同的动物(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