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词或动词性组词用做状语,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谓语构成状动结构(或称状动短语)。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用作谓语,分别陈述同一个主语,构成连动结构(或称连动式)。在对待状动结构与连动结构的区别问题上,存在(本文只谈古汉语里的情况)着两种偏向  相似文献   

2.
首先梳理了汉语连动句的句式分类,然后结合语料库归纳总结了汉语连动句的英译方案.研究发现,若句子的动词项较少且动词之间没有过多的修饰词,连动句可以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句,也可以摆脱汉语连动句的句子结构,只选取一个动词作句子谓语,尤其是包含多个动词的连动句,可以使用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从句等形式来完成动词的转换,从而使译句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此外,还可以适当地进行省略或动词语序的调整,以保证句子逻辑缜密和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3.
难以区别的兼语句与连动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组的。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共同陈述主语的。兼语  相似文献   

4.
(三)连动句连动句的特点是,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起来组成的。这些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的意义关系,有的是先后、目的关系,后一个动作是承前一个动怍发生的,前一个动作以后一个动作为目的.例如:他们在戏台上买豆浆喝。我去图书馆借本书看。我们马上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有的是方式关系,就是前一个动作伴随后一个动作而发生,表示后一个动作的方式。例如: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法结构,它既具有连动句式的特点(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又具有兼语句式的特点(其谓语部分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这种句式实际上是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合用,笔者姑且把它称为“连动兼语句”.例如:  相似文献   

6.
这句话是否是连动式,我校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争论不休。这里说出甲、乙双方争论的理由,供语文界同仁商榷。甲方认为:这句话是连动式,因为谓语部分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有两个谓语(听着、做)和两个宾语(收音机、作业)。这种结构形式,符合连动式的结构形式。连动式的定义为:相连的两个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动词)之间有目的、方式,先后等关系,它们处于谓语地位时,共戴一个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语义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从“着”的“持续体的标记”功能、“V1着 V2”的内部结构层次、“V1着 V2”中的核心谓语和附目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对“V1着 V2”这种动词连用形式作谓语的动词谓语句的“连动”属性提出质疑,认为该种谓语结构形式的句子应该划归偏正关系的范围内,是一种动词性状语的偏正关系的动词谓语句。  相似文献   

8.
《围城》中由动词“来、去”构成的连谓句张雪琴0、连谓句,也称连动句,连动式,指谓语或谓语中心部分由连谓短语充当的句子。与印欧语相比,这是汉语常用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句式,值得深入研究。连调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性语连用构成,连用的每个谓词性词语都能与...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中有一些动词,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在句中充当谓语时,其主语既可以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以是动作的受事者(或接受者),从而使句子具有两种含意; 2、动词本身具有趋向性; 3、在同一句中重复出现,可表示相反的含意。 4、这些词多以动词性短语形式出现。这些特点反映出了动词的双向性。请看下列例句。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句子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担当,但不同的是,汉语的谓语动词可以连用,和英语相比,连动谓语可以说是汉语谓语的一个特点。在表达方式上,除少数情况下,汉语的连动谓语可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选连动谓语中一个动词为英语的谓语动词,而另一个动词则需要译为非谓语动词形式。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分析句子的“连动式”和动词或动词结构作状语时,大家的意见往往是不大一致的,究其原因,是在于对二者的特征及其区分依据,还须作进一步探求。本文想以文言文为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浅见,以乞求正于大家。所谓“连动式”,应是指在一个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单句)中,谓语部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它们共述—个主语,它们所表示的动作是连续发生的,这种句型是复杂谓语句的一种。而动词或动词结构作状语(以下简称“动状”),表面上极似“连动式”,也象是一种复杂谓语句,但细加考察,“动状”既不是复杂谓语句,也不是“连  相似文献   

12.
连动句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新红 《天中学刊》1999,14(1):115-115
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中的一小类,因为它的谓语是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儿动词)构成,比较特殊,所以,中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是将它放在“特殊句式”中介绍的。学生在学习连动句时往往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判断起来模棱两可。抓住特征,进行连动句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明确定义,抓住特征抓住连动句的特征,应从分析连动句的谓语构成入手。连动句的谓语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短语十动词。如:他【]去城里玩儿。(2)动词十动词的重叠形式。如:我11去看看。(3)动…  相似文献   

13.
述宾联合短语是由两个述宾短语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动词性短语,属于联合短语的一个类别。连动短语是两个以上的动词依动作产生的先后次序组合在一起的动词性短语。一般的语法教材,都只就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探讨,很少进行比较分析。实际上这两种短语从结构上看有共同的地方,初学汉语语法的人,不一定能立即作出正确的判断。如“学科学用科学”是什么结构类型的短语是连动,还是述宾联合这个短语同“上街买菜”的结构是不是一致的区别在哪里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试就述宾联合短语与连动短语的联系与区别,谈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一述宾联合短语…  相似文献   

14.
存在句(NP1+V着+NP2)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物",句尾的存在主体(NP2)在句法结构上常常是一些表示无定性的数量短语、专有名词①、光杆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少数抽象名词或短语,但是不能省略或不出现。以谓语动词(VP)为中心,探讨不同的谓语动词和存在主体之间不同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以及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连动式是观代汉语中动词性谓语句里的一个极富特点的句式。其表面结构形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部分,而这两个谓语之间“没有状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没有补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也没有动词和宾语的关系,它们也不是合成谓语或者联合谓浯,主谓谓浯”。①其结构比较特殊,谓语部分形成了多个中心。因此,连动式又成了观代汉语语法分析中比较棘手的一种句式。长期以来一直引起语法学界的争沦,尤其表观在对其作为一种独立句式的认识上:有的人主张,连动式是一种独立的句式,可以表示祖国语言的简炼与灵活,不宜取消;有的人认为连动式的存在是多余的,对语法分析有害无益,主张取消;还有入主张应缩小连动式的范围,将部分连动式归入一般的单句句型。本文试图通过对连动式的再认识,进一步说明连动式的结构特点及其语法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连动结构是藏缅语族语言的重要类型结构特征之一。纳苏彝语连动结构是一个以语义语法范畴为链条组成的结构,在形式类型上体现出一个句子可以存在两个以上连用关系的动词,在意义上都能与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即陈述同一主语。连动短语的各动词之间有时间先后、目的、因果、方式、手段等语义关系,这种语义关系具有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特点。具有语法身份的动词一般都表示趋向性的动词,在使用过程中,部分连用的前后动词会出现强弱虚化的语法现象,虚化一般发生在后一个动词上,虚化之后语法结构类型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7.
1.and,but,or and和but为并列连词,or为选择连词。and意为“和;又;而且”,表示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and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but意为“而;却;但是”,表示否定或转折关系。or表示“或;或者;还是”,or连接的短语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的数由最靠近它的那个名词或代词来决定。在否定句中,并列成分的列举通常用or,意为“也不”。如:  相似文献   

18.
“VV”连动式是两个谓语动词之间不带任何成分的动词连用式.《三国志》“VV”连动式语义有承动式、动趋式、状动式等类型,每个语义类型存在着一定的语义关系.《三国志》“VV”连动式主语的语义角色存在“施事—受事—当事”优先序列.  相似文献   

19.
连动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语动词连用式。《三国志》连动式动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出不同的类别,根据动词的语义可以把其划分若干类别以及次类。连动式动词以及各次类动词在语义搭配时,它们的排列有相对的顺序,序的选择主要受到语义摹拟性、相容性和习惯性三个方面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汉语的名谓句从结构上讲,无论主语、谓语,均可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主语谓语之间不用动词。从语义上讲,主谓之间多半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判断、说明和描写。汉语的名谓句与法语相对应的是主谓宾俱全的句子。这种不同的特点是由汉语的灵活性与法语的严谨性所决定的。不管结构上有何不同,汉语名谓句与法语相对应的句子所表示的语义关系则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