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考的深度     
高尔基说:“谁思考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如何理解这个“思考”呢?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的体会是:一篇稿件的质量,取决于采访,而采访的深度,又取决于思考的深度。她初当记者时,采访只知道采访材料,却不懂得采访思想观点。如果没采访到思想观点,那些生动的材料就象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读者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和理论需求的变化,向党报理论宣传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90年代新的读者群,我们如何改进党报的理论宣传,如何做到可亲、可信、可读,对此我有以下六点思考。(一)提倡“立体性”宣传,减少“平面性”宣传何谓“平面性宣传”?何谓“立体性宣传”?这实际上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平面性宣传”是指三两位编辑,凑四五篇文章,敷衍成一个理论版,平铺直叙,平平淡淡,一般化地说教式的宣传;而“立体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以来,读者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和理论需求的变化,向党报理论宣传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90年代新的读者群,我们如何改进党报的理论宣传,如何做到可亲、可信、可读,对此我有以下六点思考。 (一) 提倡“立体性”宣传,减少“平面性”宣传何谓“平面性宣传”?何谓“立体性宣传”?这实际上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平面性宣传”是指三两位编辑,凑四五篇文章,敷衍成一个理论版,平铺直叙,平平淡淡,一般化地说教式的宣传;而“立体性宣传”是指调动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参与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参与理论宣传,上下齐心,八方努力,立体交叉,形成气势,生动活泼地把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开展起来,理论编辑则充当组织者和协调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面向大众的图书不仅吸引眼球,更能打动心灵;不仅有轻松娱乐,也有理智思考?这都是值得编辑出版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大众化”不等于迎合大众消费文化的浅俗品位,更不是放弃图书应有的文字深度。  相似文献   

5.
我是医院的一名专职宣传干事,平时要给新闻媒体写写通讯报道,每年总有几十篇文章见报。同事们问我:“你怎么天天都有写的呢?”是啊,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那么我是如何发现新闻,如何动笔的呢?我细细想来有以下三点: 一、换个角度有新意 在采访中我发现,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平常不过的小事,但认真思考一下,从一件小事也可以反映出一种新闻,关键是要多琢磨、多分析。1996年上半年,《襄樊晚报》刊登了我的一篇“车祸猛于虎,医院救人急——医务人员呼吁:市民要掌握自救互救常识”的文稿。不少熟人见了我就说:“你可真细心”,编辑也说我:“新闻嗅觉灵敏”。这是一篇小稿,但它的产生却使我悟出了文稿以外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全国两会是个新闻富矿.但是,限于文体和开会的节奏,两会采访需要“短而精”,如何在三言两语中抓到新闻?我的体会是,除了抓“观点”更要抓“事”,理论联系实际,让事与理相融相彰,代表委员的观点才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报道才更好看、更有新闻价值和传播力. 比如,我就“培育工匠精神”话题采访工人代表、山东豪迈集团电火花小组组长王钦峰时,他说起一件事:在豪迈集团,发现问题有“提案奖”,解决问题有“改进奖”,去年,集团1.2万名员工提出了11万个问题,解决了8万多个.这是个非常好的事例!当日稿件中,我提炼了这些语言,做了小标题“激励机制一年促成8万个‘改进”,稿件一下就变活了.  相似文献   

7.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5,(10):34-35
现在各媒体的采编人员都在努力贯彻落实“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作为采访记者如何做到“三贴近”?笔者以为,记者要把“三贴近”落到实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克服当前日趋严重的记者的“编辑化”倾向。什么是记者的“编辑化”倾向呢?笔者以为,记者的“编辑化”,就是记者不运用采访的手段、却用编辑的手段来完成记者应该完成的工作。通俗地说就是:记者没干记者应该干的活儿,却干了编辑该干的活儿。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抓新闻,还是写评论,只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改革开放所着力的重点去写、去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系过去围绕“热点”抓新闻的经验,我的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一、到基层采访,做好“有心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基层去采访。在采访中,我每接触一个人,或是正式采访。或是闲聊,每时每地都要充分发挥新闻耳朵和眼睛的功能,去“搜  相似文献   

9.
三、增强科技新闻可读性的几点思考(一) 从采写角度加以改进,提高可读性。美国一位科技编辑说:“科技新闻写作是一种翻译艺术。”掌握好这门“翻译”艺术,才能做到通俗有趣,这是可读性的起码要求。但要写出高质量的科技新闻也并非易事。首先要把那些抽象、怪僻、难懂的专业术语化难为易,化深为浅,要有把行话术语“翻译”成大众语言的能力。这种翻译工作一进入采访就已开始,方法是向采访对象——专家们请教,请他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表达“专业术语”。解释学术理论和技术名词。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更要多方面请教。采访什么学科就学习什么知识。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有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虚心求教,不要怕人家说你知识面窄,更不能不懂装懂。记者一定要先把素材“消化”搞懂,然后再按照自己的理解,用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在第九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湖北省孝感报的系列报道《贫困乡的出路在哪里》获一等奖。一些评委对一家地区小报能在全国报纸、通讯社系统仅有三件(组)一等奖的深度报道中站踞一席,颇为青睐。这里向读者介绍这组报道的采访、形成过程和特色。《贫困乡的出路在哪里》一组共11篇,是1987年2月,孝感报11名记者、编辑组成的“贫困乡徒步采访团”采写的,也是孝感报新闻改革的成果。为什么要组织“贫困乡徒步采访团”?当时考虑;一是为适应新闻改革需要,锻炼提高队伍的政  相似文献   

11.
“抓问题”是新闻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影响一篇稿件质量的关键之所在。大凡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都十分重视“抓问题”。最近,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觉得许多稿件之所以被编辑“枪毙”,并不是稿件写得不好,而是稿件所反映的问题新闻价值不大。正如常言所说:“没抓到点子上”。那么,如何才能抓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呢?笔者觉得,应该注意把握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以其视听兼备、图文并茂、传播迅速等独特优势,已成为广大老百姓每天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粮”。有深度、出精品、提高电视新闻质量更是每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电视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文字、画面“两张皮”,采访不到位,稿件质量不高以及前期采拍和后期制作配合出现脱节,经编辑播出后的稿件不能真正体现记者最初采访意图等情况,最终使记者的采访“劳动”成为一种“盲目辛苦”。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具有一些“编辑意识”。记者的“编辑意识”指的是:记者在采访…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时期宣传某种指导思想或新精神时,大量内容相似、面目相仿的稿件会连篇累牍地(扌翁)进编辑部。编辑看到这些稿子,常常为其缺乏“个性”而发愁。这时候,如果遇上一篇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新闻个性的报道,就会使编辑如获至宝。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和写出有“个性”的新闻呢?这就要在采写中抓住事物中具有与众不同、新鲜、特殊的新闻事实。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抓“个性”,就要善于从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态寻找事物的特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科技日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 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郭梅尼采访为什么有“一腔热情”,被采访者为什么与她“心有灵犀”?在读她的属个人体会性的文章《在人生的跑道上》中,我找到了答案,她说:“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往往有一堵墙”,“这就要求记者掌握一把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尽快地推倒”这堵墙,“使自己的心和采访对象贴近”。  相似文献   

15.
张循刚 《传媒》2003,(1):38-38
从事报纸舆论监督报道的人都知道,舆论监督有“四难”,即选题难、采访难、见报难、处理难。如何破解这“四难”? 一、选准监督题材。确定监督对象,是编辑、记者常常碰到的头一个难题。这个难题,难就难在既要考虑国家的政策,又要考虑其有无典型性,更要考虑报道后的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有特点的问题?那些只有由这个采访对象来回答才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是有特点的问题。所谓有特点,就是符合采访对象的特点。艾泼斯坦说:“要问的是只有他本人才能告诉你的问题,或者他能陈述他的观点的问题。这样你就进行了一次丰富多彩的采访。”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新闻宣传单位举行了首届“十佳”编辑记者评选,揭晓后,本刊编辑部派出十位记者追踪采访,连续刊发,可谓“倾巢出动”,形成规模报道。为何如此?除因评选“十佳”的重要意义外,我们还有两个目的:一是拓宽办刊视野,有益于读者和作者。《声屏世界》在1992年就被列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类核心期刊之一,研究广播电视宣传是它的立足点。但它的视野不能仅限于江西,也不能仅限于广播电视的宣传。它有责任将江西的“十佳”推向全国,还必须将报刊等其他媒体的研究成果及成功经验引入广播电视宣传领域。二则是为了锻炼本刊的编辑队伍。期刊杂志特别是理论业务研究的杂志一般只有编辑没有记者,广播电视宣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办好杂志,编辑也要增强采访实践,特别是要从“十佳”身上学到好的东西。因此,采访结束,稿件刊出后,本刊编辑部又特别举行了采访经验交流会,下面发表的采访手记,就是他们发言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如何办好地市县报?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总编辑、副总编辑要善于抓“点子”.所谓“点子”,就是“主意”、“办法”。总编辑抓“点子”。就是要为办好报纸出主意、想办法,使报纸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导下日日新,月月异,办出各的地方特色,这是总编辑的职责。“将在谋,而不在勇”。作为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有 关人士认为 ,只要是法律没有规定保密的公务活动场所 ,都应该公开并接受监督。而新闻媒体又是公民实现知情权的中介 ,拒绝采访就是拒绝公众的权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新闻记者的采访特别是有关监督性的采访往往会遭到拒绝 ,甚至受到暴力威胁。受众拒绝采访的原因有三 :(一)新闻采访触及到采访对象的利益。(二)新闻采访侵害了采访对象的合法利益。(三)采访时机不当。面对拒绝采访 ,记者该如何处置?笔者认为 ,新闻媒体应该慎重对待采访对象的“拒绝采访”。要尊重采访对象的“拒绝采访”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新闻媒介有必要尊重采访…  相似文献   

20.
对新闻真实及“宏观真实论”思维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涂艳  秦志希 《新闻界》2001,(2):23-25
新时期以来,对于新闻真实理论,我们经历了由“本质真实论”到“宏观真实论”的提法的转变,其后人们又对“宏观真实论”提出了质疑,我们是不是又在琢磨该以“××真实论”取代“宏观真实论”呢?可是我们并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闻报道为什么一定要在事物现象真实之外提出“本质真实”、在单一事实真实之外提出“宏观真实”?这种思维模式说明了什么?如何评价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似乎有必要对这种新闻真实理论的思维作一番思考,从这一角度出发,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新闻真实本身的问题。一新闻真实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对于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