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界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之一就是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到文化部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到近年来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推行,民族民间文化的命运和抢救、保护等问题受到了人们空前的关注与期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地域文化的坐标系,也是地域文化中最为显著的地标性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
整体保护是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该原则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笔者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肃北蒙古人传统文化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论述其整体保护的必要性。同时笔者鉴于肃北蒙古人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等实际情况,提出整体保护肃北蒙古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于敏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4):99-101
文章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意义,并对图书馆应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紧抢救少数民族濒危文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课题.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现代化,要持之以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观;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体系化;四是要关注一些重要民族文化形式并及时抢救和保护;五是在全国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的课程等.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课题。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现代化,要持之以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观;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体系化;四是要关注一些重要民族文化形式并及时抢救和保护;五是在全国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的课程等。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保护,我国形成了以《文物保护法》为核心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核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并存的立法格局。我们应更新立法理念,统一立法指导思想,加快国家法律立法工作,尽快制定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并注意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相衔接。加强抢救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立法执法工作,注重法律实施,创新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为配合土家族民族成分确认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为人民服务等工作,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搜集、整理和传播的开启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主要是为恢复土家族民族成分和编写“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等工作进行的,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抢救、保护、传承时期;第三阶段是世纪之交的时候,是为配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而进行的,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抢救、整理、保护传承时期。每个阶段的挖掘、抢救和传承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对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国内法已有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并先后加入了相应的国际公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为深远的文化内涵,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无论是国内法还是国际法的保护都还是空白,以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被埋没或者被滥用,面临灭绝的危险.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抢救并实施法律保护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几个紧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颇大成果,但仍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几个紧迫的问题:一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要落实到实处;二是<中华民俗大典>的出版是对民俗文化的抢救,但迟迟不能出版实际上放弃了很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三是对参加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人员进行必要培训,使他们掌握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编印一些民间文化、民间文艺的教材、书籍,普及民间文化知识;四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和展示中,只看到的是物质文化,这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对民间文化教育要从制度、课程上作规定.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既是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江西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是江西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文化表现所形成的文化空间.以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的作用,有效地开展高校音乐课程教育,实现对江西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