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新年即将来到,接着就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们见面都要彼此说一些美好的祝愿的话,例如“心想事成”、“吉祥幸福”之类。这些都无可厚非,人们听了觉得心里愉快,虽然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都不会相信“心想事成”这类神话。  相似文献   

2.
连城有个地方叫“芷溪”,还有个地方叫“莒溪。总觉得有草字头的字很亲切,很有诗意。它大都蕴含着蓬勃的生命绿色。  相似文献   

3.
张成军 《世界文化》2011,(11):34-36
普希金曾满怀钦慕地说:“12世纪,在炎炎当午的法兰西的天空下,回响着普罗旺斯方言的韵律,听来极其悦耳。这是行吟诗人在引吭高歌,为他们的诗歌想出各式各样的变体,用难度极高的形式环绕着诗歌的韵律……”这里普希金描绘的就是普罗旺斯抒情诗。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乡     
我望着对面胖胖的黎,忽然感到陌生。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变化给早已熟悉的一切又作了或深或浅的调整,一种梦幻感油然而生。黎是我的老乡,出了名的随和,女生们和他在一起,丝毫不用“性别意识”来设防,我们一起买票、吃饭、做车、聊天。三年来,没有什么心动之类的意外发生。黎是我的老乡,又是出了名的坏脾气,有时说着说着就急了,摔门而去,没少和他计较,却也没人真的在意。  相似文献   

5.
葛承雍 《寻根》2000,(5):100-106
在中国北方汉语方言中,有许多地方将用湿适中的黏土放在模子中夯打而成的方形土坯,叫作“胡墼”。例如陕西关中“胡墼”,又写用“胡基”、“胡期”或“胡其”,山西太原、忻州、万荣等地就叫“胡墼”,青海西宁地叫“胡墼”  相似文献   

6.
关于方言“”字□何平何治海“”字,读diΔ音,在川东北的宣汉、平昌、达县、万源一带的民众中广为口传。但无法写出汉字,只有用注音来表示,深感不便。《宣汉县志·方言》中,虽列出“下边”的对应词,但读音注为“tiΔ”,与广大群众的口头读音不尽相符。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外国人庆祝中国春节的热情日趋高涨,无论华人还是老外,见面用中说“春节好”、“恭喜发财”日益流行。美国、英国等国家政要春节时还向本国和全球的华人拜年,甚至有的国家庆祝春节的活动比我国内还热闹,假期还长,如澳大利亚悉尼今年的春节庆祝活动竞持续21天。期间,北京市旅游局举办的“北京风情舞动悉尼”系列活动给当地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新年气氛。乔治大街上,中国京剧、民乐、武术、秧歌、杂技、高跷、服饰表演……格外引人关注。《人民日报》报道说:“在这个南半球的名海港,传统的中国春节成了今年夏天最流行的时尚。”“北京风情舞动悉尼”总导演李继诚悉尼归来后接受了本刊记的专访。[编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普通话在全国范围的大力推广,普通话口语开始与地方方言相互渗透,普通话在各地的实际使用中开始显示出方言对其产生的影响;而网络语言这一信息时代的新兴势力,也势不可挡地开始影响我们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相似文献   

9.
林安梧 《中国文化》2004,(21):24-34
一 任何“抽象性的概念”皆来自具体的“经验性的觉知”。主持人,还有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安,(掌声)很高兴与各位年青朋友见面。今天要与诸君谈谈东西方文化的异同,这是一个类型学上的大问题。这里所谓东西文化,主要仍是指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当然,就东方文化而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还是有区别。下过我们今天是就大的类型来说,怎麽说?从何处说?就从“筷子”和“叉子”说。  相似文献   

10.
曾有一个学中文的俄罗斯朋友对我说,中国人太喜欢“吃”了:商人谈判要在饭桌旁,朋友聚会要一起吃饭,就连恋人见面也免不了这道“重要程序”。吃饭,好像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的确,大多数俄罗斯人很不习惯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吃”上,他们经常简简单单地用面包、香肠和沙拉来打发一顿,节省很多时间。不过,正宗的俄式大餐同样有其精妙之处,让人过后难忘。氛围重于口味俄餐起源于法国。1717年,出访法国的彼得大帝初尝法国大菜,立刻钟情于这一美味。为了不出国门就能吃上地道的法国菜,他选一名法国厨师带回俄国。一时…  相似文献   

11.
按照这个乌克兰村庄的习俗,欢送应征入伍的人时要奏乐、跳舞、唱歌,给未来的军人馈赠礼品。集体农庄送给萨沙的是一把钥匙。“萨沙,安心服役吧。”村苏维埃主席说,“这是你日后新居的钥匙。打部队回来后,就跟玛丽雅结婚吧……”大伙儿一齐鼓掌。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这种人总是有的嘛。他们说:“他复员后不会回村的。他准留在城里,要不然就上工地。”“这号美人儿才等不了两年呐……早出嫁啦!”玛丽雅听见了他们的谈话,伤心透了,她嚎啕大哭起来。“要我把辫子剪下来,这两年都戴头巾吗?”玛丽雅眼噙泪水,对萨沙悄声说。古时有这种风俗;小伙子被抓壮丁,姑娘就剪掉辫子,以免  相似文献   

12.
于涛 《世界文化》2008,(11):49-49
自从人类产生了文学艺术,一批卓绝的文艺理论学家便应运而生,他们的重要理论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西方现实主义源头的文艺思想“模仿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研究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即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当属古希腊声名显赫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古希腊艺术出现的那天起,就无形中模仿着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模仿说”就是针对这种现象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山崩之城神话的起源和内涵 1630年,满载清教徒的“阿贝拉”号抵达新英格兰前,后成为马萨诸塞殖民地首任总督的约翰-温思诺普发表了一次著名的布道《基督徒仁慈的典范》(一说他是在英格兰进行的布道,而非马萨诸塞海岸),告诉即将踏上新大陆的清教徒们,他们将进行一次独特的航行,开拓一种全新但充满危险的生活,上帝不仅赞同他们的选择,而且还参与到其中。他们建立的社会将是一座被世界瞩目的“山巅之城”,是其它国家的典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将是一座建立在山巅的城市。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我们身上。”  相似文献   

14.
周学峰 《寻根》2011,(4):54-56
在天津,常听见“二五眼”一词。例如:“嘿!就他那二五眼的技术,给你修电脑,快打住吧您嘞!”“不是我批评你,你这事儿办得有点儿二五眼”等。天津方言中,“二五眼”常用来嘲讽那些技能差或对知识一知半解的人,有时也指人办事毛糙,不在行。在天津人日常用语中,它是个地道的贬义词。  相似文献   

15.
“乐亭影”是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因诞生于乐亭而得名,为乐亭先民创造。乐亭县地处冀东,历史上先后隶属于滦州、唐山,因此也被人称“滦州影”、“唐山皮影”和“冀东皮影”。“乐亭影”的影人、道具,由驴皮雕镂而成。因而又有“驴皮影”的称谓。其显著特点是唱腔、道白,均是地道的乐亭方言语音。因人称乐亭人“老呔”,称乐亭的方言语音为“呔话”,因此,“乐亭影”又被称为“老呔影”。  相似文献   

16.
九年来的每一个星期五,他们总把刚出窝的新鲜鸡蛋送上门,从未误过一次,而且不管我是当时付钱还是不在家,他们总是给我留下预订的鸡蛋。我称他们为“鸡蛋大娘”和“鸡蛋大爷”。他们的小运货卡车就停在我们街区的中部,鸡蛋大爷管送街的一边,他妻子送街另一边。他和蔼可亲,但沉默寡言;她却性格开朗且又健谈。要是她正巧赶上我忙完一阵家务稍微歇一歇的当口,我就和她聊上一会儿。不过我常常发现我自己朝小卡车溜一眼,希望那位一向先送完的鸡蛋大爷揿揿喇叭。“我最好别耽误你的事,”有一次我暗示说,  相似文献   

17.
"豆腐"在四川方言中一说为"灰妹儿xueim",各地发音大同而小异。清前期四川爆发了一场空前的"虎患","湖广填四川"来的移民深受其害,他们对老虎畏之、敬之、讳之,故称"虎"为"猫儿",此谓之"讳凶"。发展到后来,但凡跟"虎"同音的诸如"腐、府、斧"等字都跟着避讳,均形成了与"猫儿"相关的讳称方言。"灰妹儿"一词的语源正是来自于此。到了清晚期,虎患消除,人们慢慢地不再谈虎色变,因此"灰妹儿"之类词的民俗语源也日渐不为人知。许多方言词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从民俗、历史的角度研究方言就成了一条有趣而又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国涛 《东方文化》2001,(1):121-122
现在的大饭店和俱乐部、游乐休闲城,常有以“名流”命名的。倒也不是说非名流不予接待,更不是一经进入就成为名流,而是因为这名称好听。细想一下,“名流”这名称也是古已有之,甚至可以说,争当名流是中国化人的传统。翻看一下《世说新语》,那里就有了“名流”和“名士风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大仓文库”善本展5月3日举行。当价值连城的孤本、善本呈现在参观者面前时,人们不仅为这些传承中华文化文脉的中华古籍所陶醉,更为100多年来我国首次大批量回购留存在海外的我们自己的典籍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20.
莱辛女士原准备晚上在一家中国餐馆和一位朋友见面。但现在莱辛女士告诉这位朋友:“很抱歉。我晚上不能去赴约了,因为我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