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实践》2011,(9):I0002-I0003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温州察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看望受伤人员,对伤亡人员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并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一个小城.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枪击事件.一名亚裔学生开枪打死数十名师生.举国震惊。4月17日,美国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特地为枪击事件中死亡的师生开辟专版,题目是《悼念枪击遇难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9月1日至3日,别斯兰市及俄罗斯各地举行一系列悼念活动,以纪念在别斯兰人质事件中的遇难者。2004年9月1日至3日,在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发生的这次震惊世界的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中,共有331人遇难,其中包括186名儿童。图片把人们带回了那个不堪回首的恐怖时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6):57-62
《新京报》与《南方周末》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杜宜骏的报道,激起了复旦学子与新闻媒体的争议,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灾难性事件遇难者媒体呈现的反思:为何报道遇难者?对于遇难者,我们应该报道什么?如何报道遇难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终将促使媒体理性、克制地报道逝者,促进媒体与遇难者亲属之间的体谅与沟通,使报道获得遇难者亲属的理解与公众的认同,并在实践层面完善并发展灾难性事件遇难者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报道。2007年8月13日/,收集了部分大屠杀遇难者和幸存者资料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在南京首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收录了八千二百四十二名遇难者的资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收集了两千五百九十二名幸存者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龚兵 《记者摇篮》2006,(9):26-26
听到过这样一件事:2004年,在阿富汗的11名中国工人遇难后,国内许多重要媒体的记者纷纷来到一名遇难者的家乡进行采访。为了拍到遇难者家人最真实的悲痛镜头,他们动用各种手段向还不知道这个噩耗的遇难者88岁高龄的老母亲挖  相似文献   

7.
当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人们又一次面对各类媒体上的事故"遇难者名单",扼腕痛惜之余,是否也不由得从这对生命的最后尊重中得到些许宽慰? 发布时效越来越快速,版面一次比一次靠前,位置一次比一次突出—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遇难者名单"传递出的尊重与爱、温暖与感动,又使多少人通过媒体的点滴努力感受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7·21北京特大暴雨过后,《人民日报》7月27日2版要闻版上与遇难者名单同时刊发的还有快评《当那些沉重的名字一一念出》:"虽然,我们还不习惯把那些遇难者的名单公布出来,那些在矿难中、火灾中、地震中、车祸中逝去的生命,还只能是数字.但汶川地震后,我们的国旗已经为遇难者而降;那么,北京"7·21"灾害的这份遇难者详细名单,能否也开启一个示范,让"公布遇难者名单"从此成为"以人为本"的实践典范,更成为政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汉语在用词方面是十分讲究的,除了注意词性、词义外,词序变化也不能不注意,否则会以辞害意,甚至其意大变大反了。读报时常发现记者在用词、包括词序变化方面注意不够。比如5月28日上海某报二版头条《战友,走好》一稿,报道中建八局对前些日子在阿尔及利亚地震中遇难的9位同志怀念之情,其中开头一句话令人读后感到十分唐突:“昨天,71名遇难者家属全部抵达上海。”哇!难道是“71名遇难者”?明明是9名,怎么变成71名了呢?原来记者在这里犯了一个语病,“71名”本意是修饰“家属”的,现在因词序之故,放在“遇难者”前面,又成了是对“遇难者…  相似文献   

9.
业界动向     
星岛日报出四川大地震悼念集义卖为支持四川八级大地震赈灾活动,香港《星岛日报》、《头条日报》和《东周刊》最近合力制作一本《四川大地震》悼念集义卖。悼念集以图片及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报纸在刊登某某逝世、向某某遗体告别的消息时,往往配有介绍辞世者生平的文章。我把这类文章暂且称为“悼念新闻”,并姑妄言之。由于辞世者的身份、地位、贡献不一样,悼念新闻的份量、长短也各别。有的悼念新闻读来感人,受益匪浅。但是,就大多数悼念新闻来说,—般是按年代顺序叙事、平铺直叙,写法呆板、新意少。再就是  相似文献   

11.
李应红 《报刊之友》2013,(9):106-107
本文受《洛杉矶时报》在加州列车相撞事故后迅速建立遇难者数据库启示,以4.20雅安芦山地震为例,从内容和技术的角度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报纸网站建立地震遇难者互动式网页,通过建立这样的互动式网页一方面可以节约媒体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身处灾难中心的地方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人们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来源。对于雅安地震遇难者互动式网页的分析,也可以适用于发生灾害性事故后各地方媒体,方便其快速建立一个舆论平台,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6年的冬春之交,噩耗相继传来,1月30日、31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图书馆的苏小波博士、广州大学图书馆的游毅博士先后辞世,都不满32岁。3月14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沈芸芸老师也告别了她热爱的图书馆事业,享年44岁。这些老师都是家庭的支柱、所在单位的骨干,他们的英年早逝,是他们的家庭的伤痛,也是图书馆事业的损失,不仅让他们的同事,也让全国的同行们深感惋惜。兹编发张新兴老师悼念苏小波博士的一篇短文,以纪念这三位在高校图书馆事业史上奉献过的同行们,向他们表示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13.
不归的航船     
8月2日,人们在四川合江长江岸边等待救援人员寻找、打捞在沉船事故中的失踪和遇难者。 当日中午,一艘渡船在合江长江水域榕山渡口从右岸驶往左岸途中,因操作不当翻沉:船上40人全部落水,5人当即死亡。目前,有15人获救生还,打捞起遇难者遗体3具,另有22人失踪。  相似文献   

14.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1,(47):22-23
南京祭12月13日,和平鸽飞翔在悼念南京大屠杀74周年仪式的现场。当日,社会各界人士约5000人聚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遇难同胞。  相似文献   

15.
史继超 《新闻知识》2023,(7):77-82+96
数字时代,网络模糊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原本仅存在于线下的内容,如今以线上形式呈现,并在技术的可供性下得以革新。曾作为线下行为的悼念活动,也以线上的形式成为数字化生存的组成部分,并在悼念内容、对象、行为等方面不断拓展。本研究以微博话题“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归国”的国葬悼念为研究对象,探索正面事件的数字悼念中,词频的类型、情绪与强度趋势以及个体在该事件中所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北京"7.21"暴雨遇难者名单公布,央视新闻节目逐一播出遇难者名字。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却让人找回了丢失已久的感动,它让这段历史带有了温度。以往,无论是教科书还是业务实践,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新闻的速度,新闻的深度,新闻的高度,新闻的力度,却较少提及新闻的"温度"。其实,和速度、深  相似文献   

17.
我偶然看到一篇标题为《两个民族的大屠杀记忆》文章说,2004年11月22日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建成了“犹太大屠杀遇难者姓名中央数据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借助这个数据库查询到300万左右死于纳粹屠杀的遇难者姓名和相关个人资料。如出生地、职业、国籍、父母及配偶的名字、战前的居住地、遇难地点等等,  相似文献   

18.
对周总理逝世的报道,《参考消息》与公开报道不同之处在于更突出表现在内容上。《人民日报》刊登的是中央文件(如讣告、悼词等),正式悼念活动的消息报道,各国的唁电、唁函和吊唁消息。《参考消息》刊登的是外国记者关于中国人民悼念活动的报道,第三世界和西方国家公众舆论对周总理的悼念和评论,以及其它哀悼活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从《一名新记者的困惑》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新闻记者》2005,(1):38-40
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在采访阿富汗中国工地遇难者家属时.遇到了采访新闻重要还是尊重遇难者家属的平静更重要的困惑(见《新闻记者》2004年第11期《一名新记者的困惑》)。类似的尴尬,不少记者采访中都曾遇到.李宁源提出的问题也是带有普遍意义的。近两年来,各种灾难事故报道在媒体上日益增多。但是如何处理好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如何把握灾难报道的重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8,(3):12-12
1月12口,韩国利川冷冻仓库爆炸案发生之后的第6天,遇难者家属代表团和“KOREA冷冻”方面就索赔问题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