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大读者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去年7月1日,本报由四开8版扩为四开16版,成为国内第一张版面最多的综合性报纸。这个重大的历史性决策,不仅没有使本报的发行量下降,反而上升了4万余份。今年以来,本报的发行量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已达168万余份,仅次于人民日报,成为全国发行量第二的报纸。面对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在扩版提价的情况下,本报为什么还会取得这样的成果呢?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老社长赵超构关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每家报社都有强大的销售网络,每个网络上的发报点仅销售一家报纸,发报点靠发行这一家报纸来维持生计,因此他们能竭尽全力扩大发行量,在日本各报的激烈竞争中,专卖制是维持庞大的报纸发行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专卖体制下的发行系统 30多年前,《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的发行量都是400万份左右,但到1997年,《朝日新闻》为837万份、《读卖新闻》1017万份,《每日新闻》则仍维持在394万份上下。《朝日新闻》及《读卖新闻》的发行量能迅速增长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日本新闻界竞争激烈。竞争的目标就是扩大报纸的发行量。一九六八年八月以前,《朝日》的发行量为707万份,号称日本第一,独占王座。从一九七六年底到一九七七年初,《朝日》的发行量退居第二位,败给了《读卖》新闻社。《朝日》何以败北?众说不一。该社老记者最知其中底细,他们冷静分析之后,认为原因有:失去野性无法拼搏《朝日》引以自豪的是,本报是知识分子的报纸,或者说,是绅士阶层的报纸,因此,格调高雅,与众不同,在日本新闻界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被“报纸覆盖”的国家(下余熙在芝加哥日报社座落在芝加哥市区摩天大楼之中的芝加哥日报社,是一家非常气派的报社。报纸的日发行量为75万份,周日120万份。每天版有80至100多页,周日的报纸则厚达400至500页。该报采编及广告、印刷和发行人员共达350...  相似文献   

5.
半岛都市报     
《青年记者》2007,(13):F0003-F0003
半岛都市报创刊于1999年8月9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城市日报。经过全体员工8年来的共同努力,报纸质量不断提高,报社产业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2006年报纸主业总收入4亿余元,报纸日均发行量为86万份,最高92万份。  相似文献   

6.
江锡钰 《新闻世界》2011,(12):35-36
“本报文化”是指一家报纸(报社)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形成的办报思想(理念),报纸定位,资源优势,以及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的价值标准和操作规则。而报纸的风格必然是“本报文化”的具体体现。本文对《人民日报》2011年1-10月的“观点”版进行梳理,从立身“本报文化”的角度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现在很多报纸刊物的发行量,弄得越来越玄乎了。有的报刊对此三缄其口,视其为隐私,从不对外言语。有的则狮子大开口,吹天唬地,不到10万份,硬对外宣称发行量达到了几十万份,还在报纸头条以本报讯的形式向广大读者报告喜讯——其实在撒弥天大谎。以至于在报刊界,说到发行量大家相互一笑了之——背后则窃笑曰:谁不知道谁啊。言外之意,现在的发行量哪有个真数,不过是干这一行的人在那里玩文字游戏而已。  相似文献   

8.
在广大读者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去年7月1日,本报由四开8版扩为四开16版,成为国内第一张版面最多的综合性报纸。这个重大的历史性决策,不仅没有使本报的发行量下降,反而上升了4万余份。今年以来,本报的发行量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已达168万余份,仅次于人民日报,成为全国发行量第二的报纸。面对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在扩版提价的情况下,本报为什么还会取得这样的成果呢?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老社长赵超构关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宗旨和“最要紧的是了解读者”的亲切教诲,无时不在激励着全体同仁树立群众观点,增强读者意识。去年扩版之前,我们成立了由报社主要领导和采编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会调查组,广泛深入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奔波于大街小巷、百姓之家,虚心倾听各类读者对报纸扩版的意见。这一切,使我们对读者想什么、要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因而对策划扩版后的报纸格局、确定编辑思想、开设有关栏目,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在扩版取得初步成功之后,我们又于去年10月18日到11月21日,通过版面开展了一次规模更大的有奖调查活动,征询广大读者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还有什么建议和要求,结果有65000余位读者寄来了反馈信。这对我们巩固和发展扩版成果,进一步搞好今年的报纸宣传,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劳动报改革是去年1月总编辑顾行伟新上任后开始的。一年半来,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报纸由四开四版扩大到四开八版,后又增加一张八版月末版;报纸的内容丰富多彩,可读性大大增强;报社同仁的经济收入比原先翻了一番;在全国和上海好新闻评比中屡屡得奖,获奖级别之高,数量之多,为本报历史之最;报纸发行量在上海各报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劳动报今年发行量比去年上升了5%,且有15%是自掏腰包的个人订户;本报独家新闻、深度报道几乎每天被上海电视台、电台早新闻节目转载,有的还  相似文献   

10.
一、报纸板块化的好处 美国的报纸从大小尺寸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开大报,美国人称“大开本报纸”(Broadsheet);另一种是4开小报(Tabloid)。这种尺寸上的区分,并不等同于报纸规模上的划分。小型报社可以办对开日报,而大型报社也可以4开报纸为主。如发行量在全美排行第六的纽约《每日新闻》就是4开报纸,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家在纽约具有很大影响的权威日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该报的发行量一度超过240万份,发行量居全国之首,远远超过《纽约时报》等著名报纸。在美国拥有100多家报纸的霍林格集团,也以著名的《芝加哥太阳—时报》为旗舰。4开日报通常分为一至两叠出售,而对开报纸则普遍分为三至四叠出售,星期天刊分叠更多。美国大型日报这种多个分叠,被美国人称为“部分”(Section),而中国同行则习惯称其为“板块”。  相似文献   

11.
优化管理机制促进报业发展成都商报副总编辑杨忠《成都商报》创办三年,上了三个台阶,如今已发展为对开十二版日报,期发行量近30万份。然而,同报纸的快速发展相比,·报社的内部管理却相对滞后。由于员工均系招聘制,报社长期在外租用办公场所,办公环境及条件很差,...  相似文献   

12.
一、印度新闻界状况 印度号称“新闻大国”,全国已登记注册的报纸有3万余家,期刊1万家,用92种民族文字出版,区域性较强,一般发行量都不大。每天出50个版的印度斯担时报是首都新德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英文版55万份(星期日版多一些),印地文版37万份。 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印报托和一些主要报纸已经电脑化。 印度报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常庆海 《新闻窗》2011,(5):114-115
随着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进程的加快,生活类周报面临新一轮洗牌和竞争压力。过去,我们常说报纸的发行量就代表了其影响力,似乎发行多少万份报纸,就会赢得多少读者的关注,即使有些报纸丢弃在邮局的仓库或报摊,也计算成报纸的发行量。但事实上,受众随社会的发展,阅读的速度和对信息的需求已经细分化。因而报纸的发行量并不代表报纸的有效到达率。另一方面,由于纸张价格上涨,报纸发行量越大,发行亏损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笔者所在的视听之友报是一份广受秦皇岛市民喜爱的报纸,单期发行量近10万份,是秦皇岛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2005年6月,报社根据受众的需求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秦皇岛市民主评议办公室联合开办了旨在“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监督版——《民主评议》专版。  相似文献   

15.
仅仅3年时间,楚天都市报这张由湖北日报社主办的都市报“新生儿”,以其鲜明的办报风格和魅力,在报业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抢占了“滩头”,成为江城市民最抢手的报纸。报纸由创刊时的四开8版、日发行量18万份,快速发展到四开24版(不定期扩为32版),到1999年?..  相似文献   

16.
《新闻知识》2003,(4):56-56
扬子晚报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它是如何取得快速发展的呢? 一、南京报业市场现状扬子晚报创办于1986年,到1995年,即只用了10年时间,发行量就达到100万份。从100万份到200万份则只花了7年时间,年增长超过10万份。 目前,经过激烈竞争站稳脚跟的报纸,除了扬子晚报以市区发行50万份外,处在第二平台的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和金陵晚报(均在早晨出版)发行各约30万份,总发行量约100万份。处在第三平台的是江南时报、服务导报和江苏商报。  相似文献   

17.
《体坛周报》是如何在竞争中取胜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坛周报》是目前我国期发量最大的综合性体育报纸.它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单周发行量达300多万份,被誉为"体育报王"、"周报王",固定读者群达800万.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1993,(Z2)
无锡广播电视报从1980年复刊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从两个版面扩大为四开四版,目前又扩为四开八版.报纸的期发行量从1985年的24万份上升到现在54万份;广告收入从1987年的2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17万元。报社全年收入1989  相似文献   

19.
齐鲁晚报创刊10年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生活,服务群众,成为读者喜爱的报纸之一。目前,这份报纸已发展为每日4开16版,日发行量50万份,广告经营一年上一个新台阶,1997年广告年收入突破8000万元,走在全省报业前列。广告是报社创收的主渠道,是报社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广告经营管理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报社两个效益的体现。加强广告经营部门的管理,是实现创收  相似文献   

20.
《华商报》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是中国侨联系统国内外发行的对开、出版16-40版,甚至偶或达到60版的报纸,日发行量已经达到50万份,仅次于日发行量80万份的《华西都市报》。报社创办14年来,由原来的勉强维持职工工资,甚至连年亏损,发展成为已拥有《新文化报》(沈阳)、《重庆时报》(重庆)等多家子报,下辖供奶站等多个以黄马甲为标志的私营企业的华商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