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会年年开,在这场一年一度的激烈媒体角逐中,有几个大同小异的问题始终困扰纠缠着国内媒体,那就是如何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慧眼独具不失时机地抓住新闻?如何能吸引更多受众,在众多媒体的较量中胜人一筹?这几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如何使会议新闻更好看?由于“两会”年年搞.媒体对两会报道操之甚熟.且大家间知己知彼,而受众又难以捉摸,所以这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04,(2):84-84
近日,来自全国13个省市、地区的13家媒体聚会南京,就雅典奥运会的报道问题达成共识—————13家媒体、30名记者将在8月举行的雅典奥运会报道中形成协作关系,全面共享相互的新闻资源,力争达到对所有奥运赛场新闻及场外新闻的全方位覆盖,为13个城市的600余万读者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最权威的报道。这也是13家媒体的第二次聚会,发起和参加单位包括《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华商报》、《现代快报》、《兰州晨报》、《都市快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深圳日报》、《海峡都市报》、《香港商报》、《新商报》、《都市消…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新闻宣传报道的主题。县级电视台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从采、写、编三个方面着手,卓有成效地开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解决新农村建设报道写什么的问题在众多媒体的新农村建设报道中,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并不完全成正比。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媒体没有解决好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县市报处在商品经济的前哨。那么,县市报经济报道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是什么,如何搞活经济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过去,我们随州报的经济报道,读者为什么不愿看?主要还是一些经济新闻的信息含量少,缺乏可读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少,缺乏服务性,写作手法呆板,缺乏趣味性。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以下对策。扩大经济新闻的信息量,增强可读性。把最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信息写进新闻,把意  相似文献   

5.
徐迅 《新闻三昧》2004,(6):46-47
谈到新闻评论问题,可能是媒介报道与司法公正冲突中最典型的领域。尽管媒体与司法在新闻采访、报道中都存在一定不同意见,然新闻评论领域却是分歧最多、最尖锐的部分。因此可以说,能够较好地解决案件新闻中发表评论的规则,就可以较好解决媒体与司法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政务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是没什么好说的。在任何社会里,政务类新闻都是大众媒体投入报道力量最多的领域之一。政府的作为,官员的表态,每每关系到众多单位组织或众多人的利益,所以,它往往是值得向大众传播的新闻。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不是该不该报,报多少的问题,而是报什么,怎么报,怎样才能让政务新闻与普通百姓的工作与生活贴得更近,使政务报道更具亲和力的问题。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业内人士都清楚,政务报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为稳定社会、稳定大局服务。对于记者而言,政务报道…  相似文献   

7.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道。新闻媒体解读就业政策、刊登就业新闻、提供就业信息的就业报道自然牵动人心。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作为世界两个重要的国家,中美在就业问题上的表现引人关注。两国媒体对金融危机中就业问题的报道也不遗余力。比较两国主流媒体的就业报  相似文献   

9.
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近年来,人们对科学的批评也日见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搞好科学报道非常重要。那么,怎样认识科学报道?在赞扬与批评声中进行科学报道,有什么苦恼和问题呢?围绕这样的问题,日本《新闻研究》杂志社召开了座谈会,请“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共同社”负责科学报道的人士进行了座谈。下面是座谈会上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呼吁专业媒体的职业记者要关注深度报道问题.为什么企业媒体的同志也需要关注这一问题?因为我们要办好企业报必须瞩目高端.这正像古人讲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何况企业媒体在我们国家极其重要.企业媒体担负着中国最核心的部门的信息管理、信息传播的重要任务.不了解中国企业媒体,应该说就不会了解中国社会运行的核心领域的信息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兼具深刻性、调查性、过程性、解释性而深得观众或读者厚爱的深度报道已成为一些媒体制胜的法宝之一。在具体实践中,深度报道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不容忽视。深度报道要有开放的宏观思维。一般来说,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为一事一报的微观新闻,而深度报道则不同,它往往  相似文献   

12.
写活经济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个方向,近几年来,我报记者发挥县报记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勢,写出了一些较活的经济新闻,其中三篇在全市、全省新闻评选中获奖,三篇在省、市新闻单位获奖。认真总结这些获奖的经济新闻,使我们看到了写活县报经济报道的出路所在。多向思维开视野。县报记者多是半路出家,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较深,这是县报经济报道难以活起来的一条重要原因,也是县报搞活经济报道的突破口。多向思维为我们开拓了视野,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反映万花筒般的商品经济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1989年,长安农村有偿服务刚刚兴起,人们褒贬不一,我报记者时捕捉到新闻线索,运用多向思维采写出了  相似文献   

13.
何卷新 《东南传播》2011,(10):129-131
当下一有重要新闻事件发生,网络媒体即刻出现大量相关的信息,综合性日报、晚报、早报等纸质媒体囿于载体介质固有的特性,在报道时效上显得格外滞后,更遑论报道范围定位于行业内新闻题材,受众面窄,记者、通讯员队伍力量薄弱的行业报。在生存环境愈加艰难的情况下,深度报道作为行业报唯一的优势,无疑是行业报增强竞争力的最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4.
时事报道,通常是指国际新闻和国内重大新闻、时政新闻,理所当然地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处于我国最基层的县市报,要不要时事报道,怎样处理时事报道,这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时事报道不是可有可无一段时间里,曾经有人认为,县市报是小报,版面少、地...  相似文献   

15.
新闻暗访报道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媒体中广泛应用,但很多记运用此方法采访心存疑虑,压力很大,担忧甚多。记到底有没有新闻暗访的权利?在新闻暗访报道中记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问题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4月1日晚,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身亡。在他去世的第二天,众多媒体将这则新闻放上了版面的头条,有的甚至还进行了整版的专题报道。这股热潮延续了半个多月。从不同媒体对这一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中,再次引起了我们对公众人物报道的思考。一张国荣之死引起的新闻效应不小。从当天晚上开始,这一消息首先主要利用的是网络、短信和人际传播的途径。从第二天,也就是4月2日开始,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等后来居上,跟进中报道。笔者对从这一期间几个主要地区部分纸质媒体的报道作了初步调查,发现有关报道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北京:在这次对张国荣事件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报业竞争的加剧,时事报道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也成为县市报与其他媒体争夺最基层读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素,我们认为搞好县市报的时事报道,精心策划是关键。 在当今社会,地球也被称为一个村落。生活在村落中的人们,不仅仅希望了解身边的事情,还希望了解国情、了解世界。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时事报道在县市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它在舆论导向、信息传播、眼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县市报的时事报道,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直接采访获取新闻的机会很…  相似文献   

1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又时有假报道出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在我看来,把好被报道对象的调查关很重要。我们不妨以《盐阜大众报》去年七月十二日发表的《文化部长为农民代购彩电》的假报道为例加以剖析,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作者是该市郊区中兴供销社职工,稿件盖有公章。但在审稿过程中,一是仅向作者核实,未向所在乡党委核对。二是向作者核对时,报社采取  相似文献   

19.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20.
做好行业报的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体对新闻、读者、广告等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正在从机关报向行业报转型,由财政补贴向自我发展转变的行业报而言,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其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为什么要做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仅要报道新闻“是什么”,还要分析其由来“为什么”,探究其影响会“怎么样”。当今,媒体竞争愈演愈烈,行业报要立于不败,取得发展,必须“咬定”深度报道不放。一是媒体竞争的需要。行业报与大众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