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具有创新性 ,大学文化所处的特殊地位也要求不断创新 ,并且需要自由与开放来促进文化和大学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同时 ,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经济时代 ,其特征也是创新、自由与开放。本文从文化、大学文化、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提出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为创新、自由与开放。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发现外国的学者对我们自己常常忽略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如此流连忘返……艺术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为要创新,而对传统文化一概加以否定。创新,对传统文化与艺术而言,是扬弃,不是否定!如果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联系,那么,现代艺术与设计也将黯然失色,甚至会自我窒息而亡。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发现外国的学者对我们自己常常忽略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如此流连忘返……艺术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为要创新,而对传统文化一概加以否定。创新,对传统文化与艺术而言,是扬弃,不是否定!如果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联系,那么,现代艺术与设计也将黯然失色,甚至会自我窒息而亡。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新是和谐社会文明风尚建设的推动力,因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在扬弃中不断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培育文明风尚创建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改革需要深入到文化层面,才有可能超越表面化、低效率的状态。其中,鼓励教师自主更新教师文化,让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产生深层次的系统更新,当为一条可行之路。为此,需要以不断创新文化作品(包括静态的"文本资料"和动态的"教育活动")为核心思路,并通过创新工作方式、策划系列教研活动、更新管理制度等具体措施来落实。  相似文献   

6.
"蝴蝶效应"在当代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离不开"蝴蝶效应"理论的介入。地方高校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须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以多方联动的整体思维,防微杜渐,为实现高效文化传承创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文化传统长期陶铸的结晶。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首先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但这种继承绝不是全盘肯定、拿来,而是要既克服又保留,即扬弃。现时代,先进文化所以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更在于它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历史上,我们党选择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这是先进文化的根本创新。今天,先进文化的创新更体现在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丰富和发展。先进文化是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武钢积极学习兼容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在文化塑造上大力推进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标识识别系统的建设,并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已初步构建出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框架和体系。纵观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历程,可以发现其精髓在于成功地和谐统一了厂矿文化与公司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发展本身是在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组织,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儒家“有教无类”、“和而不同”、“君子不器”等教育理念对于形成大学文化自觉、文化创新和提升大学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接受西方先进的大学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水平不断提升,使全民化的艺术教育逐渐普及,所以,受众对成人艺术教育的质量与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成人教育需要以受众诉求为研究导向,创新多元文化艺术平台.阐述了多元文化和成人艺术教育的密切关系及深层次发展的意义,提出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探索焕然一新的我国成人艺术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后勤文化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成功的力量源泉。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唯有后勤文化的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其社会化发展。 一、高校后勤文化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行政改革过程,也是行政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行政文化创新对于行政体制改革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公务员的价值理想,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方面分析了转型时期行政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文化本性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本土文化创新因子含量;需要建设社会创新文化,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环境;需要建设大学创新文化,培植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重点建设崇尚创新的精神文化、自觉创新的行为文化、保障创新的制度文化、鼓励创新的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文化本性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本土文化创新因子含量;需要建设社会创新文化,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环境;需要建设大学创新文化,培植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重点建设崇尚创新的精神文化、自觉创新的行为文化、保障创新的制度文化、鼓励创新的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校园理念为先导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校园理念,是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观,也是建设“三型校园”的总体指导思想。文化校园理念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文化校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品格和特征,决定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平台和育人载体,完成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文化消费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的消费需求,文化消费一方面能够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生活方式也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这就要求文化消费商业模式也要不断创新。本文主要对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创新文化消费商业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当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教育就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要在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去改造、发展和创新教育,使中国教育适应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概念,质量是人为的建构。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不是一种物的客观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结晶。高等教育机构既需要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质量文化以保证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质量管理本身也在客观上改变着大学固有的组织文化。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绝不能仅限于技术层面,而必须关注质量文化的培育与大学组织文化的创新。在质量时代,只有不断创新大学文化,并培育出支持全面质量的组织文化,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最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校园科学文化建设,经常化的科普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公认的纺织大国,要想从世界跨国供应链的低端步入高端,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拥有自主品牌。要不断创新,不仅要有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而且还包括企业文化创新。美国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源地,许多成功的美国企业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借鉴美国企业培育创新文化的经验,对于培育发展我国纺织企业的创新文化,增强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