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一部权威的大型汉语词典,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撰方针,尽可能引述一个词或一个义项的始见例或较早出现的书证,然而仍然存在书证滞后现象。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唐语林》,发掘其一些词语对《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方面的补订意义,以期为《汉语大词典》补订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明代罗懋登《西洋记》一书词语丰富,但许多未见于《汉语大词典》,文章选释其中十六条词语,主要从释义、书证、收词等方面对《汉语大词典》进行拾遗补阙。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有专章论及掌握和使用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等,都是适合中学生使用的工具书。其中《现代汉语词典》比《新华字典》收的词条多,而且对每一词条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都作了解释;它又比《辞海》《辞源》规模小得多,用起来方便,最为适用。笔以为,中学生宜通读《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其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它虽是现有大型汉语词典中质量最高的一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现代汉语词典》象声词,从词目未收、义项未收、释义的不平衡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作一些补苴,供《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一部权威的大型汉语词典,但其书证晚出现象严重,而《盐铁论》可对其书证晚出作补订。  相似文献   

6.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这一断代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大著,因此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当是辞书必选秦汉语料之一,比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并引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收词角度看,仍存在不少失收词条,仅以《史记》词汇考核之,就可发现其漏收词条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词语数则考释如下,以期对读者研究及辞书再次修订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古代早期医学典籍《内经》为语汇材料,指出《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的条目数十条,以期为《大词典》修订再版及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部全面反映汉语词汇源流情况的大型历史语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其首引书证应尽可能引用语词的始见例以溯源。然而,在研究西汉《盐铁论》过程中发现其可订补《汉语大词典》部分书证迟后问题,今就所得十则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注重词语溯源,但也有一部分书证较晚。笔者从《型世言》中摘录了数十条用例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朱子语类》是一部记载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学内容的语录体著作,对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笔者在翻检《汉语大词典》的过程中,发现《语类》中不少词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词语失收、释义不确、书证缺失、例证晚出等几个方面对《汉语大词典》提出订补意见。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所释之词,有的在《释名》中已有用例,而该词典所举书证迟后于《释名》。今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部分高校国际交流学院使用的《发展汉语》和《汉语口语速成》初级口语教材进行对比研究,对内蒙古地区蒙古目留学生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古汉语副词与上古汉语副词相比呈现出简化规范的趋势,新旧副词常以双音节的形式组合使用。《战国策》一部分副词消亡或词性产生变化,也有相当一部分副词被继承下来了,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使用。在副词用法上,我们发现,《战国策》与《宋书》无明显的区别,体现了副词语法特征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中古汉语副词与上古汉语相比呈现出简化规范的趋势,新旧副词常以双音节的形式组合使用。《战国策》一部分副词消亡或词性产生变化,也有相当一部分副词被继承下来了,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使用。在副词用法上,《战国策》与《宋书》无明显的区别,体现了副词的语法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风俗通义》为东汉应劭所作,书成当在公元194—204年之间。《汉语大词典》是1986—1993年陆续出全的,它所搜集的词条是比较齐全的,但典籍浩瀚,难免挂-漏万。以《风俗通义》中新生的复音词为例,对照《汉语大词典》的词条及引例,经彻查、统计、分析后,一一列出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失收、晚收等情况,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起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语林》中的词语可以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和书证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东汉王符《潜夫论》反义并列复词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大词典》对《潜夫论》相应的反义并列复词的编纂情况,指出《汉语大词典》失收词条、书证迟后、漏立义项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中许多词语的用例可以从释放和书证上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可见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不仅要重视言古籍,也要关注白话作品。  相似文献   

19.
《史记》是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巨著,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必当是辞书所选秦汉语料之一,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又大量引之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所收词条看,仍存有不少词条失收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双音动词数则作一些简要考释,以期对读者阅读、研究《史记》及辞书的再次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汉语大词典》直接以《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用例做书证的词条数量可以看出,《汉语大词典》给予这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一定的重视,然而其所收录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例证中还存在疏漏与谬误。其疏误主要可分为标引体例问题、书证文字疏误、书证标点等疏误等几类。希望在《汉语大词典》修订时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