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瑰宝,近年来,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逐渐提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要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农村幼儿园所处的地域农耕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利于二十四节气活动的开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合理利用节气文化元素,传递节气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远在2400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长期经验的积累中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又不断地改进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编写校本教材《二十四节气与我们》,依托二十四节气,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语文教育资源。如何将二十四节气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呢?一是建构学校节气课程,树立文化传承意识;二是在诗词中感受节气,领略古代文化魅力;三是践行节气语文活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的独特创造,是黄河流域人民认识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农事活动关系的经验结晶,为天文学作出了伟大贡献。二十四节气实际上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时到达的位置。地球公转一周是360°,每转15°是一个节气,所以全年共二十四个节气。每两个节气相隔15日多点儿,每个节气都有比较准确的公历日期(如图),可以在日历上查到。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是四个季节的中点,这期间的季节特征最鲜明。以上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二十四节气…  相似文献   

5.
奇妙的循环     
盛夏 《动漫界》2022,(3):36-37
今天是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我们又会回到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如此周而复始,让我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除了二十四节气,自然和生活中还有很多奇妙的循环往复现象.宝宝,请你看看下面的现象,画出它们的循环路线,再说说其中的过程吧!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拓展课。教学目标:1.经历二十四节气的发展过程,理解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月份、天数之间的度量关系,培养量感。2.知道“[]”的取整意义,并运用计算节气的具体日期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二十四节气发展的历史意义,培养应用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7.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2000多年来成了中国各地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直至现在它对安排农业生产仍有很大意义。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我们在学习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内容时,常有这样的疑问:“二十四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节气如何在生产和生活中起指示和预告作用”?“节气的习俗是怎样的”等等。下面是有关二十四节气的问题诠释。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可能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以后不断改进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阳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  相似文献   

8.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语文课程中开展节气教学,沿着二十四节气的路线,引领学生读节气歌、填节气表、过节气日、做节气卡以及诵读节气诗文、撰写实践习作,进行语文综合学习,使学生了解节气气候现象,体验风俗人情,感受节气文化,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王东升 《甘肃教育》2022,(23):63-66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开展二十四节气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传承节气文化,落实文化育人,还契合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素养导向、课程综合及实践育人等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文章通过整合二十四节气和与之相关的语文、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资源,引导学生将节气学习、自然观察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及开展认知进阶的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二十四节气"是一项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基于"学科+"理念,数学教学融入"二十四节气",可以借用节气素材,引用节气知识,领悟节气思维,丰富学习背景,阐释数学原理,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陕北方言与陕北生活习俗关系密切。陕北独特的生活习俗孕育了个性色彩十分明显的陕北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折射出了陕北人在礼仪、饮食、服饰起居、岁时节令等方面独有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2.
节气与星宿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借助节气与星宿的意象抒发自己的感情。本文通过对古典诗词中节气与星宿的翻译进行探讨,指出要译好这种文化色彩词,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潜藏的教育资源(歌谣、谚语、书画、工艺品等)、丰富多彩的节令活动以及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也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将“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的活动相结合,对构建具有可行性、可推广性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 AT89S52单片机的双轴太阳能自动跟踪机器人的设计方法,以跟踪传感器为跟踪元件,判断太阳能电池板是否与太阳光垂直,同时通过控制系统对双轴跟踪装置进行调整.实验表明该机器人运行稳定,跟踪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巍 《海外英语》2012,(6):155-156
中国近现代译名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十九世纪后期的萌芽期、二十世纪初的发展期和现代的产果期,分别研究了译名统一与译名方法、争辩了音译与义译。这三个阶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明确,注重实践应用。二是理论意识逐步增强,各期的研究者都从译名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规则,特别是高潮期有关音译、意译的讨论和有关翻译名实、名义的讨论为后来的译名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利用的关键是太阳能的捕获与转换,太阳能转换形式有多种,但最基本的是通过光敏材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本文从硅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材料到当前染料敏化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材料,综述了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科技发展迅速,特别是硅片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太阳能光伏技术的长足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教育机构和分布面广、分布点多的公共机构,具有研发、应用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显著优势。本文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在高校的研发应用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电池板的优化安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太阳电池板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即充分发挥电池板自身性能并且可以安全发电,同时充分考虑地理及环境因素,应用光学、力学、电路原理等相关理论,研究并提出了太阳能电池板的4种创新的优化安装的方案,分别为采用聚透镜提高电池板受光强度,采用反射镜实现光线照射电池板的最佳角度,电池板自除雪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加固.最后,进行了并网发电的实验研究及验证.实验结果表明:4种优化安装方案切实可行,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网发电安全有效,未发生孤岛效应.以上研究可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提供理论指导,实际应用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太阳能电池的利用可为人类社会提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综述了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太阳能电池的种类:(1)硅太阳能电池;(2)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3)有机物太阳能电池;(4)纳米晶太阳能电池.从材料、工艺与转换效率等方面讨论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最大晴天总辐射计算海峡两岸各地的太阳辐射,以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日照时数分析台湾海峡两岸光能资源的时空分布。海峡两岸各地的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年日照时数分布趋势均与地形条件和云雨等气候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