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辅导员的人格既影响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又影响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的造就.我们通过看图写故事(PSE)的方法从受聘的角度对优秀辅导员的人格特质进行调查研究,并从辅导员队伍结构出发,探讨优秀辅导员和普通辅导员、男性辅导员和女性辅导员在受聘人格特质方面的差异,了解他们的行为范式和动机倾向,以为今后选拔和聘任辅导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选取安徽工业大学在职辅导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访问、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优秀辅导员人格特质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总结出安徽工业大学优秀辅导员的人格特质中的优秀特质,为今后的该校辅导员工作提供帮助,也为今后辅导员的选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人口统计学、教育背景和任职情况等方面探究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群体特征,结果显示: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组织环境和政策支持;具有显著的双性化人格特质;年龄趋小,初入职的3-5年是关键成长期;学历较高,但专业背景分散。为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需要加强对优秀辅导员成长历程与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辅导员入职教育,提高其职业自信心和认同感;完善辅导员聘任、培养、培训、管理、评价体制,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优化高校组织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宁波市高校208名辅导员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素质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年龄辅导员在专业能力、职业道德、通识素养三方面存在边缘显著,不同学历辅导员在职业道德、通识素养和内在性教育素质方面存在边缘显著,优秀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在职业道德与人格特质方面存在边缘显著。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素质具体表现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人格特质、通识素养五个方面,可通过组织培养、教育培训、人文关怀、考核激励机制来培育辅导员,提高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调查问卷》与《艾森克成人人格特质问卷》对四川省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高校辅导员普遍感受到工作压力。其中,学生安全和工资待遇带来的压力最大;行政部门、职位晋升、专业发展和工作负担带来的压力比较大。在人格特质因素上,内外向人格特质可预测专业发展、职位晋升、工资待遇、工作负担和学生家长压力;神经质人格特质可预测学生安全、工作负担、学生家长/人际关系压力和行政部门压力;精神质人格特质可预测职位晋升压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不断重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相关政策.辅导员的人格特质的研究对于高校辅导员相关工作的开展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辅导员人格特质进行相关研究并得出结论,将其研究成果置于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当中,能够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辅导员工作的发展提供相关实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部分在浙高校的辅导员作为调查对象,并与全国成人常模、专任教师作参照,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来探究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的人格特质,并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分析辅导员群体的人格特质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使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有意识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商洛学院学报》2017,(2):67-70
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价值取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辅导员提供有益的启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沟通机制、关注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优秀的学生团队,培育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组织文化;通过微信、QQ、微博等多种形式加强之间的沟通交流,密切关注并引导社会事件对学生的影响,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有合力的组织系统,切实提高辅导员对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营造者和传播者,其职业倦怠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广东省8所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提升辅导员积极体验能力、发掘辅导员积极人格特质、营造辅导员积极心理契约环境,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一、优秀辅导员"优秀"在哪里自教育部颁布《普通高校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后,北京市教工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从2006年开始每两年从北京市优秀辅导员中优选10名辅导员成为北京市十佳辅导员。他们表现出优秀辅导员特有的典型性特征。从40名十佳辅导员的调研材料中,我们发现以下高频词是他们在工作中的共性,如"创新""党建""热情""责任""研究""培训"等。这些词汇背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要求辅导员在专业素养、人格特质、实践经验等方面系统提升咨询辅导能力.当前,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专业培训、个人自学、团体交流、实践训练、学术研究五种基本途径提升咨询辅导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中,辅导员是各大高校中学生思想政治事业的主体,是引导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主体,是保障学生学习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基石。因此,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群体,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和意义。我国开展"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评选已经近十年,众多优秀的辅导员渐渐涌出大众的视野。本文对一个优秀辅导员的实例进行研究,详细地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工作时的个人特点,总结了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存在的内在特质,并且在最后提出了几点优秀高校辅导员的培养途径,供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宋一婷 《高教论坛》2020,(11):58-61
辅导员年度人物是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的代表。通过对历年112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文本研究发现,优秀辅导员的角色是用爱守护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对学生成长成才进行专业引领和职业指导的人生导师,是坚持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探索者。优秀辅导员的培养需要辅导员与高校内外结合,厚植专业情意、夯实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辅导员的能力水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重大,在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高校辅导员成为辅导员群体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首先分析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然后再归纳总结出辅导员工作的特点,最后从加强理论学习、善用工作方法、提高心理素质、扩展各方面知识、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六个方面提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辅导员。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层力量。辅导员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从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及特点来看,优秀的高校辅导员应具备以下素质: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优秀的道德品质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辅导员具备了较高的艺术修养,就能摆脱生硬枯燥的说教,就有了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多种方法,就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和"佩服"。提高辅导员艺术修养的主要途径是: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着手;从培养辅导员的生活审美情趣着手;从提高辅导员艺术鉴赏能力着手等。  相似文献   

17.
优秀辅导员培养和评选是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界定和阐释优秀辅导员的核心特质,对于建立和完善辅导员考核评价机制,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培养优秀辅导员、发挥优秀辅导员的引领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成长的知心朋友。大学生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辅导员。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辅导员,必须了解辅导员为什么而来;辅导员是谁;辅导员该如何存在这三个基本问题,只有从根本上体悟和解答了,才能真正了解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从而得出辅导员工作的三部曲,奏响和谐优美的旋律。  相似文献   

19.
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成长是个体素质、组织培养和环境综合塑造的结果.政府和高校要探索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培养规律,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年度人物是优秀辅导员的代表,同时也代表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方向。通过研究辽宁省辅导员年度人物获奖事迹,并选取其中27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从内因、外因两个视角探讨了优秀辅导员的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