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反应原理许多金属 (如Mg、Al、Zn、Fe等 )都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但从有利于控制反应速率 ,收集的气体较纯和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 ,实验室一般选用锌 .镁与酸反应速率太快而不易控制 ,且镁价格贵 ;铁与酸反应太慢 ,实验时间长 .选用锌粒时 ,最好选用不纯且形状不规则的锌粒 ,这样可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 ,使反应速率加快 .酸一般选用稀硫酸 .浓硫酸和硝酸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H2 ;浓盐酸易挥发 ,使制得的H2 混有较多的HCl气体 ;用稀盐酸时 ,随着反应进行 ,酸液温度升高 ,少量HCl气体逸出而混…  相似文献   

2.
题目 :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放入 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可以形成微型原电池 ,则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 .(A)Mg -2e =Mg2 (B) 2Al 8OH- -6e =2AlO-2 4H2 O(C) 4OH- -4e =2H2 O O2 ↑(D) 2H2 O 2e =2OH- H2 ↑分析 :这道题容易误选A .错选的理由是 :原电池的两极中较活泼的是负极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1 )从原电池的原理分析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它必须遵守一般的化学反应规律 ,它通过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进行 ,降低了反应条件 ,加快了反应速度 ;但是它不能…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要点1 牢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 (H)CuHgAgPtAu .2 从K到Au ,金属的活动性逐渐减弱 ,即金属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3 从K到Au ,金属的离子在水溶液中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4 金属越活泼 ,与相同质量分数的同种酸反应的速率就越快 ;反过来说 ,反应速率越快 ,说明金属越活泼 .5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这里所说的酸是指非氧化性酸 ,如盐酸、稀硫酸 ;氧化性酸 ,如硝酸、浓硫酸 ,不能与…  相似文献   

4.
一、计算规律设化合价为 +x,相对原子质量为Ar的活泼金属M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则有 :2M +xH2 SO4 =M2 (SO4 ) x+xH2 ↑ (x为奇数 )2M +xH2 SO4 =2M(SO4 ) x2 +xH2 ↑ (x为偶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 :mH2 =m金 × xAr或m金 =mH2 × Arx由此可得到下列规律 :( 1 )等质量的活泼金属跟足量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该金属元素在形成的化合物中表现的化合价成正比 ,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与酸的种类无关 .( 2 )不同的活泼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放出质量相同的氢气 ,消耗金属的质量与该金属的相对原…  相似文献   

5.
作为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在各省市中考题中每年都为重点考查内容。从其考查的方式来看 ,主要有以下题型 :一、判断正误型例 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 ,书写正确的是 (   )。(A) 2Fe 6HCl=2FeCl3 3H2 ↑(B)CaCO3 2HCl=CaCl2 H2 O CO2 ↑(C)H2 SO4 BaCl2 =BaSO4↓ 2HCl(D)Fe 2AgCl=FeCl2 2Ag( 99年黄冈市中考题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方面面。 (A)中生成物FeCl3 应为FeCl2 ;(D)中反应不能发生 ;而 (B)、(C)均符合…  相似文献   

6.
离子反应     
题型示例一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例 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 + +2ClO- +H2 O +CO2 =CaCO3 ↓ +2HClOB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 + +2H2 O2 +4H+ =Fe3 + +4H2 OC .用氨水吸收少量SO2NH3 ·H2 O +SO2 =NH+ 4 +HSO- 3D .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 + +3NH3 ·H2 O =Fe(OH) 3 ↓ +3NH+ 4解析 :A中过量的CO2 可溶解CaCO3 ,离子反应式可写成ClO- +H2 O +CO2 =HCO- 3 +HClO ;B中电荷不守恒 ,…  相似文献   

7.
[知识要点〕 一、金属元素知识概述 冶金 黑色金属:包括Fe、Cr、Mn 工业上分 有色金属:除Fe、Cr、Mn以外的金属分按密度 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如 Na、Mg、AI等)类大小分重金属:密度大于4.5/cm(如Zn、Fe、Cu等)类 重金属:密度大于 4.5/cm(如Zn、Fe、Cu等) 按地壳中的常见金属:如 Al、Fe、Cu 含量多少稀有金属:如锆、铌、钼晶体微粒: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晶体(作用: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强烈结构 的相互作用 金属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有导电性、导热性,有延展…  相似文献   

8.
一、两种方法1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取氢气通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Zn +H2 SO4=ZnSO4+H2 ↑ .也可用镁与稀硫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等 :Mg +H2 SO4=MgSO4+H2 ↑ ;Fe + 2HCl=FeCl2 +H2 ↑ .2 收集方法 .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二、两个注意1 固定试管的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 导管只能伸入试管内少许 ,以便于氢气的导出 .三、两个先后1 先检查制取氢气的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再向其中加入锌粒和稀硫酸 ,以防止因装置气密性不好而造成药品浪费 .2 先检验氢气的…  相似文献   

9.
[知识要点] 1.卤素的原子结构和单质的物理性质(略) 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X_2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易得电子表现出强氧化性:X_2+2e=2X~-.但氧化性最强的是F_2,最弱的是I_2即活泼性(或氧化性): F_2>Cl_2>Br_2>I_2 与金属反应:多为燃烧反应 X2十 2Na=2NaX 3X2十 2AI=2AIX3 3X2+2Fe=2Fe2X3(X:F2、Cl2、Br2) I2+Fe=FeI2 与非金属反应 X2十 H2=2HX 3X2十 2P=2PX3 5X2十 2P=2PX5 与水反应 X2+H2O=HX+HX…  相似文献   

10.
[学什么 ]一、铁的性质1 .物理性质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有良好的延展性 ,密度是 7.86 g/cm3,熔点是1 5 35℃ ,沸点 2 75 0℃ ,铁是电和热的导体。2 .化学性质 (1 )铁跟氧气的反应①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②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 ,生成红棕色疏松易吸水的铁锈 ,其主要成分是Fe2 O3③在纯氧气中———燃烧 3Fe+ 2O2点燃Fe3O4(2 )铁跟酸的反应Fe + 2HCl   FeCl2 +H2 ↑Fe +H2 SO4  FeSO4+H2 ↑ (FeCl2 、FeS O4均为浅绿色 )(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Fe +CuSO4  Fe SO4…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课改教材高二化学 (Ⅱ )、2 0 0 0年印刷本 (97年 12月第一版 )P .2 80第四题内容如下 :在 10 0mL 1.0 0mol/L盐酸中加入 10 .0mL 2 .0 0mol/LAgNO3 溶液 ,充分反应后洗涤 ,滤液跟足量Mg反应。理论上计算 :(1)得到的AgCl质量是多少 ?(2 )放出的H2 的体积是多少 ?(在标准状况下 )(原答案 :2 .87g ,0 .896L)笔者认为 ,本题第 2问的答案欠妥。具体分析如下 :解析 :据题给条件 ,n(HCl) =0 .10 0mol,n(AgNO3) =0 .0 2 0 0molAgNO3 +HCl =AgCl↓ + HNO31mol 1mol 1mol 1…  相似文献   

12.
提到含杂计算 ,我们容易想到生铁冶炼 ,其中的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 .现在又有一种含杂计算 ,其中的杂质与主体物质有相同的组成部分 ,且共同参加化学反应 ,它涉及内容广泛 ,形式灵活多样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例 Fe2 O3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 (可能是MgO、Al2 O3、CaO、CuO中的一种 )组成的混合物 .若取 16g该混合物 ,使其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 ,生成 5g水 ,则混合物中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解 :假如 16g分别为Fe2 O3、MgO、Al2 O3、CaO、CuO的纯净物 ,依次计算它们与盐酸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设Fe2 O3…  相似文献   

13.
H1008相对原子质量    He4003Li694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3910Ca4008Rb8547Sr8762Cs1329Ba1373Se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539Y8891Zr9122Nb9291Mo9594Tt9891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LaLuHf1785Ta1809W1839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C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In1148Sn1187Sb1218…  相似文献   

14.
化学选择题是化学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选择题表面看是计算题。若按常规方法求解,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结论,常令学生头痛,但如果能从概念入手,即可速算、巧算、甚至无需计算,就可迅速准确的找出答案。怎样做到巧算呢?通过数学和训练,总结出如下解题技巧和方法。 1.比较法:不需进行复杂的计算,抓住题目中的相关项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 1:将 Mg、Al、Fe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仍相等,则投入Mg、Al、Fe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是()。 A、Al…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二化学教材(必修)60真有一道习题: 下列反应中,能置换出铁的是( )。 A、Cu+ FeCl3(溶液) B、Na+ FeSO4(溶液) C、Al+Fe3O4(高温) D、Zn(过量)+FeCl3(溶液) 《教学参考书》中给出的答案虽是(C、D)。但答案D与实验事实不符合。 取少量新制的FeCl3溶液加锌粒至过量,首先看到溶液颜色黄色逐渐加深;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收集检验证明是氢气)。过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胶状沉绽生成,并附着在锌粒表面,溶液中无铁单质析出。这是因为锌先与FeCl3反应生成ZnCl2和…  相似文献   

16.
铁是初中化学中比较系统介绍的一种金属 .学习中 ,应该掌握和了解的知识主要有 :1 铁的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质软 ,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铁的密度是 7 86g/cm3,熔点为 1 535℃ .2 铁化合物 (溶液 )的颜色 .Fe2 O3为红棕色 ,Fe3O4 为黑色 ,Fe(OH) 3 为红褐色 ,Fe(OH) 2 为浅绿色 ;FeCl2 、FeSO4溶液呈浅绿色 ,FeCl3、Fe2 (SO4) 3溶液呈黄色 .3 铁的化学性质 .(1 )与氧气反应 .铁与氧气的反应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四氧化三铁 ;二是铁在潮湿的…  相似文献   

17.
误解一:向氯水中加入锌粒有氢气产生室温时将氯气通入水中至饱和,有39%的Cl2与水发生了反应:Cl2+H2OHCl+HClO其水溶液中溶质的量最多的是Cl2,故称其为氯水。由于该溶液中有两种酸存在,当向其中加入锌粒时,有人认为发生了下列反应:Zn+2HClZnCl2+H2↑Zn+2HClOZn(ClO)2+H2↑Zn+Cl2ZnCl2其实这些反应都不会发生,因为HCl、Cl2、HClO这三种溶质的氧化性存在很大差别:2H++2eH2↑E0:0.00VCl2+2e2Cl-E0:1.36V2HClO+2H++2eCl2+2H2OE0:1.63V由标准电极电位可知,HCl…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和氢氧化铝沉淀质量有关的计算题种类繁多 ,如能抓住反应实质总结运用简便公式求解 ,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公式推导过程中学化学教材里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化学反应不少 ,主要是铝盐与强碱及偏铝酸盐与强酸的反应。1 设向含有nmolAl3+的铝盐溶液里逐滴加入含有nmolOH- 的强碱溶液 ,反应结果如下 :①当 n(Al3+)n(OH- ) >13 时 ,铝盐过量 ,可发生下列反应 :Al3++3OH- =Al(OH) 3↓。因为 :n(Al3+)≥n(Al(OH) 3)而 :n(Al(OH) 3) =13 n(O…  相似文献   

19.
一、公式推导ag某金属M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的前面 ) ,相对原子质量为R ,且跟足量的稀酸反应生成的盐中的化合价为 +n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M +2nHCl=2MCln+nH2 ↑2R 2nagx2Rag=2nxx =2n×ag2R =anR g2M +nH2 SO4=M2 (SO4) n+nH2 ↑2R 2nagx2Rag=2nxx =2n×ag2R =anR g可见 ,不管跟稀盐酸还是稀硫酸反应都能得到同一结果 :x =anR g.公式用文字表达为 :氢气的质量 =金属的质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注 :金属的质量指实际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 .…  相似文献   

2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 3 Mg~ 2 4 Al~ 2 7 S~ 32 Cl~ 35 5 Fe~ 5 6 Cu~ 6 4 Zn~ 6 5 Ba~ 137一、选择题 (每小题 1分 ,共 15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酸、碱、盐中元素组成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酸、碱一定含氢 ,盐一定不含氢(B)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C)碱、盐可能含氧 ,酸一定含氧(D)盐一定含金属元素 ,酸、碱不一定含金属元素2 .下列每组内的两种物质中 ,相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完全相同的是 (   ) .(A)硫酸和二氧化硫(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