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在学习的“知之”、“好之”、“乐之”的三个层次中,“乐之”是最重要的,学生只有乐学才能真正学得好。从教以来,一直都保持着自己的教学风格,虽然所教的学生不能保证次次考试都考第一,但成绩都是令人满意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能促其乐学。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乐学呢?除了自己要求自己有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等基本的要素外,我还让自己在教学中有几小招,使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一、不早讲,不拖堂所谓“不早讲”是指不提前在上课铃响前讲课,所谓“不拖堂”即下课…  相似文献   

2.
乘舟,扬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的阶段处于知之者到好之者。我爱好阅读进而爱好写作。在初三那年.学习不理想的自己,颓废萎靡,用看书来打发时间。我喜欢看《呼啸山庄》,更多是因为那是我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说喜欢西斯克利夫时,引来别人异样的眼光。“那个疯子。”喜欢疯子,可能我也有些神经质。  相似文献   

3.
唐渊 《教育文汇》2006,(8):46-46
学生进入初中几乎都怕学文言文。说老实话,我教了十七八年的初中语文,也觉得教文言文费力烦神。学生何以厌学,老师何以厌教?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言文教学,恐怕也要讲一个“乐”字;而欲使学生乐学,教师就要敢于在教学上进行改革尝试。我的第一个尝试,是在学生进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谈湖南/李谋之一、乐学生之所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这就需要教师寓教于乐,乐学生之所乐。如教朱自清的《绿》时,我一开始就讲梅雨潭的绿。带领学生一道赏析梅雨潭的水貌、水态...  相似文献   

5.
袁利娟 《学苑教育》2012,(16):16-16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乐之者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育艺术,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艺术的教育,教育的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卢梭说:“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国古…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具有严密的理论性的特点,常常使得我们的一些教师认为政治科教学无创造性可言,籍此原因,照本宣科或一统到底“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相当普遍。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考”的关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个性压抑,缺乏思维的激发,也就谈不上研究性学习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  相似文献   

8.
戴莉丹 《学苑教育》2012,(14):94-9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愉悦、自主地学习语文?我认为,新课改给我们点亮了明灯:语文教学应激发学习兴趣——以学生的疑惑难点为起点,以学定教,为解惑而教;语文教学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一以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主调,以学定教,为喜欢而教;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以...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诱发学业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外语的关键。我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体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学生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提出学生学习的三种不同层次:死记型(知之者);喜欢型(好之者);快乐型(乐之者).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提出学生学习的三种不同层次:死记型(知之者);喜欢型(好之者);快乐型(乐之者)。孔子尤其推崇的是乐之者(快乐型)。让学生体  相似文献   

12.
经验交流 孔子说:“知 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期的语文教 学实践使我深感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为了抓好这一重要环节,我初步探索出培养学生写作文兴趣的“三部曲”,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在学习的“知之”、“好之”、“乐之”的三个层次中,“乐之”是最重要的,学生只有乐学才能真正学得好。从教以来,一直都保持着自己的教学风格,虽然所教的学生不能保证次次考试都考第一,但成绩都是令人满意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能促其乐学。  相似文献   

14.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一、让家长为学生营造读书氛围要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就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班会上,我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的家长上台交流经验,他们  相似文献   

15.
教学自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们说:“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英语,享受英语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与他们一起好之和乐之,引导他们从“学习”英语进入“享受”英语的境界。多设计教学活动我总喜欢在课内活动上多动脑  相似文献   

16.
邵晓燕 《时代教育》2010,(9):226-22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指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数学作为一门偏重抽象逻辑思维的学科,如何让刚入学的孩子们喜欢上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从四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陈雨琴 《考试周刊》2012,(24):112-11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好学、乐学”,即“喜欢学、乐于学”,  相似文献   

18.
苏文旭 《考试周刊》2012,(29):66-66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总结如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提到的“乐之者”就是对“它”感兴趣。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就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了解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一些经验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20.
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