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龚克 《考试周刊》2009,(51):211-212
《学记》的教育思想一千多年来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光耀教坛,根本原因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本文结合现代教育需求、创新教育方式和如何培养全面人才,对《学记》中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学记》和谐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教育思想。本文着重分析《学记》和谐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并从《学记》和谐教育目的观、和谐教学观、和谐的人际观、和谐课程观等方面阐释《学记》和谐教育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典古籍《学记》中包含的丰富教学论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改中,不妨让我们认真研读一下《学记》这一“国学”经典,继承与发扬其和易教育思想,借以寻求课改突围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学记》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之大成。本文从教学论的角度,挖掘其中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5.
在挖掘和研究《学记》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今天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充分发挥《学记》教育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爽 《今日教育》2013,(6):42-44
《学记》是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理论的著作,它比欧洲教育史上最早的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了300多年。《学记》成于战国后期,由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以儒家思想为主题,总结了先秦诸子各家的教育思想,其教育理论对至今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正如台  相似文献   

7.
《学记》作为《礼记》中的经典篇章,篇幅不长,但是内容却极为丰富和深刻。它系统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学记》的教育思想:首先,教育之用,论述教育对修身成人、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功用;其次,进学之道,这也是《学记》的精髓所在,主要涉及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循循善诱、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和方法;最后,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即我们不仅要用《学记》教育思想反思当下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借鉴其有益思想来指导如今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学记》中反映的思孟学派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极为深刻。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记》中的启发诱导、长善救失、适时施教、互助学习,少而精等主张进行剖析,觅源寻流,阐幽发微,揭示教育、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9.
《学记》几乎涉及到现代教学论的主流思想,在国内外新课程改革广泛借鉴西方经验的今天,特别是当欧美教育理论在课改中未能出现国人期许的效果时,不如让思绪沉静下来,让理智冷静下来,认真研读一下《学记》这一“国学”遗产,你就会发现中华先贤的教育智慧,同样能够给予我们足够的启示。和易教育思想是《学记》里的教育思想精髓,如果我们在合理继承的同时,又赋予它新的含义,与当前的教育理念接轨,对推动时下的教育改革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0.
《学记》作为《礼记》中的经典篇章,篇幅不长,但是内容却极为丰富和深刻.它系统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学记》的教育思想:首先,教育之用,论述教育对修身成人、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功用;其次,进学之道,这也是《学记》的精髓所在,主要涉及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循循善诱、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和方法;最后,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即我们不仅要用《学记》教育思想反思当下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借鉴其有益思想来指导如今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学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学论著。其中的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其教育教学思想的中心。《学记》据此提出了“善问善学”的问答法,“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的讲解法以及练习、类比等教学方法。在珠算教学中以现代教学论为指导,研究运用《学记》中的某些教学方法,对于优化珠算课堂教学。会得到诸多有益的启  相似文献   

12.
以学论教是经学时代《学记》文本注疏的总体特征,由学至本是中国古代学者对《学记》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在经学时代向学科时代的转变过程中,学者们通过中体西用范式来表达对现代学术的文化认同,《学记臆解》就是国人依托传统学术对现代教育学的自我应答。国人在翻译和介绍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类译著的过程之中,拉开了中国教育学科体系自身建设的序幕。《学记考释》就是借鉴赫尔巴特的教育范式,从《学记》之教育目的论、教育方法论和教育心理学三个部分,来解读《学记》的教育思想体系。《学记今译》和《〈学记〉译述》《〈学记〉批注》《学记评注》等著作,可以被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历史缩影。教育史学科对于人类社会化活动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关系的关注,使得我们必须围绕中国教育思想史的基本问题,基于实质概念与形式概念连接和转换的研究路径,来重新思索经学化和学科化视域下的《学记》研究范式,以期在实现教育史学和教育学史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达到对《学记》教育思想体系的历史的逻辑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今天,社会价值日趋多元化,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等专业思想不稳定性。《学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专著,其中的思想为解决这一教育的时代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在分析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基础上,对《学记》的入学教育思想和尊师重道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篇教育专著,作者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总结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实践的经验,反映了早期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第一,《学记》明确了教育的社会职能。“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强调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社稷的兴衰存亡,对当代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学记》以一种独立思想形态来表现战国后期正处于萌芽期的教育理论,其教学辩证法思想比较丰富、比较深刻,尤其是其论学颇具特色。《学记》有多处专门论及学习,有不少地方还论及学生、学业、学问、学校等。《学记》主张教学相长、藏修息游,并用“喻”的原则即启发性原则统帅其它诸原则。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对照,这些论述更容易显露出其社会价值。《学记》给我们的启迪正在于,在现代教育科研中“学”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需要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教育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学记》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价值,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深刻认识《学记》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不仅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古代的教育遗产,也能给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提出的长善救失、禁于未发等教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提倡课程改革、更新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需要《学记》中朴素而中肯的教育思想来引导教学。本文笔者主要论述了《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对中国及世界教育思想均有深远影响。本文在近年来国内有关《学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就教学论和教师论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批判吸取关于启发教学和尊师重教方面的进步思想。以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学记》系《礼记》中的一篇,据考为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论著作.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由于我国古代教育主要是语文教育,因此,也可以说《学记》是我国最早的语文教学论著作。  相似文献   

20.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的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论及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关于人本教育思想,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弊端,有许多内容仍有可学习借鉴的价值,仍然对今日的教育起着令人信服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