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多设计几个"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既利于学生由浅入深洞察教学之奥妙,又利于学生由此及彼想象数学之严密;既是教学中的一种"铺垫",更是后续学习中的一种起步。学生真正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生成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学中的"台阶"设计看似微乎其微,其实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数学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同样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首先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当前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复习内容传授化,学生无思维之需;复习目标狭窄化,学生无思维之力;复习方法简单化,学生无思维之场的"思维缺失"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知"为"智",经历数学复习的"探究之旅";变"个"为"类",串联数学知识的"逻辑之链";集"木"为"林",构建数学知识的"内部之网";从"表"到"本",挖掘数学知识的"思想之法"的复习课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下的数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应当而且必须祛除"花哨的外衣",回归到学生思维发展的本真上来."为学生的思维而教"应当成为每一位高中数学教育者的自觉追求.由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因此"数学之思"应当是考量高中数学教学的效度哲学.由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显化数学的思想,留足学生数学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地"运思".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原现象"的概念,数学教学中学生如何会产生"高原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克服、缩短高原期,以便更利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有相当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一年级学习的过程中,成绩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尤其以数学成绩的下滑较为明显.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在初高中"过渡阶段"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困难,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数学教师开展数学学习衔接性辅导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筑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层次美、结构美、整体美等对改变当下封闭式、堆砌式、叠加式的数学教学具有较为现实的启示.从"个"到"类",从"碎"到"统",从"知"到"智",数学教学能够显现整体之美.教学中,教师要搭建"知识之柱",建构"知识之梁",形成"知识之墙",构筑理想的"数学大厦""人生大厦".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困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教师,我在教学工作中,深刻地认识到实施新课改时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是当前每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水推舟"艺术,主要是针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许多盲目现象、形式主义做法而提出的.比如,不是在学生的实际起点上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也没有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调整教学,这只能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笔者针对上述弊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运用反馈调控艺术,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顺水",做好教学的调控工作--"推舟",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一种文化",这是现代数学和数学教育达成的共识.今天我们从事数学教育,应该树立"数学文化观",加强数学教学中的文化建设,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将其文化价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转变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其他学科的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和谐而理性的人.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对某些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等方面理解不够全面、透彻,而导致在判断、推理中产生失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如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知识"障碍",布几口"陷阱",使学生在摔打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无疑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是有益的.学生在"落入"和"走出"误区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小心谨慎"以防再"误入歧途",从而使成绩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有利的资源.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灵活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材料整合化 教材是许多专家经过精心思考后的思维结晶,有着极其严密的科学性,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数学学习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变化,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以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比如,在"锐角与钝角的认识"的教学中,学生对比90°角大与比90°小的角已有丰富的表象并"呼之欲出".这时,如果还按照课本上的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就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挖掘、加工,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隐含在学生要探究的问题中.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一提起"说",许多教师会很自然的同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联系起来,其实"说"在数学教学中同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不妨让学生"说练习". "说练习"有较大的益处,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及缜密性,易于及时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在教学中要注意"说练习"的培养,激发说的动机,营造良好的说的氛围,让学生乐说会说.本文就来谈谈数学教学中的"说练习".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听科学."儿童的动作思维在学习中占优势,他们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直接经验的体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亲身经历形象而生动的数学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现结合"认图形"一课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并合理运用恰当的"问题串",用问题引导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浙教版九年级"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一课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一、巧设问题串,水到渠成引入新知数学概念往往是已有概念的扩充,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与之相应的问题串,搭建探究新知的台阶,这样符合认知规律,使引入新概念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过程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尽快掌握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思维与方法.数学教学中的"过程教学"应以数学思维与方法为灵魂,整体设计教学结构,组织学生参加整个数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源流式"高中数学教学是切合新教改,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也促使高中数学本真价值的回归."源流式"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让高中数学"返本归源",让学生对数学"探本穷源",进而让学生从数学的"源"与"流"上整体、联系、深刻地把握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解题教学中经常注意"小题大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数学"四基"中"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数学活动是人类对待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进行数学抽象与数学应用的实践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形式或过程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是"演绎活动"与"归纳活动".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是在数学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活动图式",主要由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3种成分构成.在众多的数学活动经验中,最为基本的是归纳活动经验和演绎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与数学"双基"和"数学基本思想"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  相似文献   

20.
对于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脱节现象,人们习惯称其为"台阶".如何让学生顺利跨越这个台阶,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的关键.处理这一关键,必须认真分析"台阶"产生的原因,并研究有效的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面对现实,确保高一新生尽快跨越"台阶",举步如坦途,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学习乐趣,为后续性学习"安营扎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