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民 《中学生电脑》2014,(11):48-49
时事是指关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些报道具有及时性、新颖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因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引入时事资源,提高德育的效果。首先,在课前鼓励学生搜集时事材料,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在课堂中引入时事讨论,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然后,在课后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开辟德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同学、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放眼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不难发现,在应试教育制度尚未有根本性改变的阴霾笼罩之下,不少教师依旧滔滔不绝地讲授着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强调着教材知识的识记与默写,却忽略了对学生道德观念的渗透以及生活技能的训练,导致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脱节,削弱了“品德与社会”的学科魅力,也削弱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引入“活水”,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灵动起来,真正做到用“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实效性的教育和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强时事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是每个学生个体生活、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将时事与教材进行整合,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活动,让时事在品德课堂上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儿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是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纵观品德与社会课程,许多单元主题教学都涉及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引入,许多地方特色资源成了乡土资源开发的主旋律。品德课堂应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认同自己的家乡、喜欢自己的家乡,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走进当地的民风、民俗,激发他们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时事教育常常出现思想上轻视、行动上忽视、评价上无视的现象。热点时事有效融入品德教学是课程标准提倡的,所以小学品德课堂需要关注热点时事,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及时进行热点时事的相关教育,引导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关注时事,关注社会。  相似文献   

6.
李晨 《林区教学》2009,(1):42-43
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心灵去感受社会,从而去融入社会。1)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2)在教学方式上引入生活化;3)强化体验,通过活动体验生活;4)教师要充分认识与领会新课程观念中所要求的教师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7.
时事素材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资源,还是中考命题的重要载体。时事教育能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关注社会。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贯穿时事教育,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开展"新闻播报",在课堂上引入时事,在课后开展多种与时事教育有关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德育实效。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从一滴水说起》教学活动为例,试谈怎样关注生活资源,提高德育实效问题。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把“情感与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第一位。为此,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发挥情感教育的“潜性”功能,有的放矢地引领课堂上的目标性教学。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彩的节日》这节课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时下,虽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生活化教学”,然而,这种生活化却又止于课堂,仍然忽视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忽视在实际生活中的品德提升。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为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用生活观、生命观、生态观引领课堂生活.是课程着眼于学生生命成长需要,提升生命质量的人生历程。《品德与生活》课标的总目标指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有意义的生活,有道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4.
“土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针对性作用,将这个原理引入到小学品德教学中,其寓意同样令人深思。《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因此,生活的本身给予了这门课程许多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除了教材本身之外,我们还挖掘了多渠道的课程资源。一是各学科的整合资源;二是课堂的即时生成资源;三是社会发展的时事资源;四是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五是学生现实中的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因此,生活的本身给予了这门课程许多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除了教材本身之外,我们还挖掘了多渠道的课程资源。一是各学科的整合资源;二是课堂的即时生成资源;三是社会发展的时事资源;四是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五是学生现实中的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十多年来,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以全新的理念和教材,催生了崭新的品德教学课堂。然而,由于教师观念更新较慢,且兼任品德教学的现象严重,以至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目标难以落到实处,课堂教学质量不容乐观。鉴于此,学校提出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以“促进品德教师专业发展”为基本取向的校本教研...  相似文献   

18.
陈红 《考试周刊》2012,(81):121-122
目前的高中政治课教材结构单一,与社会生活实际严重脱离,致使政治课教学成了“假大空”的代名词。因此,迫切需要广大教师树立大教材观,树立“用教材教”甚至“用自己开发的教材教”的全新理念。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开发校外资源,把它们引入政治课堂中,以开阔学生的信息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真正发挥校外资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以崭新的面貌问世,其特点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这门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为此,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验中成长。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案牵引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能力得到初步培养。”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把握,教学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