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生活的深重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深重,便去见哲人,寻找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深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  相似文献   

2.
汪磊 《新闻传播》2010,(2):41-41
在新闻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功中,现场采访是最见真功夫也是最难掌握、最无止境的一项基本功。提问是采访之本,善用技巧、准确提问是做好新闻采访的关键。前不久我采访了一位赫哲族妇女,她带领赫哲族渔民摆脱了贫困,走向富裕,为此我做了精心的访前准备,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决定     
结婚后她一直给他做洋葱吃:洋葱肉丝、洋葱焖鱼、香菇洋葱丝汤、洋葱蛋盒子……因为她第一次去他家,他母亲拉了她的手,和善地告诉她一虽然他从不挑食,但从小最爱吃的是洋葱。  相似文献   

4.
《视听界》2008,(5)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局下辖连云港人民广播电台、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广播电视传输总台、连云港广播电视报、连云港传媒网等单位,开办新闻(调频93.6兆赫、中波1458千赫)、经济(调频90.2兆赫、中波1251千赫)、交通(调频102.1兆赫、中波900千赫)三套广播节目,新闻综合、公共、影视三套电视节目。全市广电综合覆盖率达100%,市区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5万余户,传输电视节目37套。《连云港广播电视报》定位于城市生活周刊,连云港传媒网已成为连云港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全局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178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博物馆》2009,(3):126-126
2009年9月22日至11月20日,首都博物馆举办“多彩中华”展,该展汇聚了国内十二家文博单位100余件(套)民族文化精品,从精美的苗族银饰、艳丽的壮锦到巧夺天工的赫哲族鱼皮衣,无不体现出我国各民族悠久的历史、令人赞叹的智慧与深邃独到的审美情怀,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反映了建国以来各民族团结奋进、  相似文献   

6.
见惯了废墟和冲突,胡向群已能对许多事处变不惊。然而,在南苏丹生活一年多后,回到北京,她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慌张:看着满街的樱桃、葡萄、荔枝,一块五一斤的西瓜,她傻了;甚至有那么一阵,她发现自己失去了对服饰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决定     
结婚后她一直给他做洋葱吃:洋葱肉丝、洋葱焖鱼、香菇洋葱丝汤、洋葱蛋盒子……因为她第一次去他家,他母亲拉了她的手,和善地告诉她一虽然他从不挑食,但从小最爱吃的是洋葱.  相似文献   

8.
该系统采用Windows平台,运用PHP、MySql、HTML等技术设计了一个便于操作的应用平台,解决了服饰销售行业在库存管理实现的平台问题。完成了一套可以应用的以库存管理为主要功能的服饰进销管理系统,解决了服饰销售行业因为人工操作而产生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贾利娜  张平 《兰台世界》2007,(6S):52-53
《更衣记》是传奇作家张爱玲女士的一篇美。作用她从容淡然的笔墨在短短的千字中将辛亥革命前后的百年服饰演变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巧妙地讲述着她对服饰的独特见解。本旨在对张女士在服饰上的独特见解和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整理出作在服饰化方面的全新理论并对现今的研究给以指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世界折腾不了他,他也不去折腾世界,他是千百年来第一个系统阐释在临界点逍遥任游的哲人,为世人奉献了一套臻于妙极的零度哲学。划分中国古代的哲人,不大好用左派右派,而是更适用出世和入世。而王博在《庄子哲学》说庄子的微妙就在于他是个不出世也不入世的哲人,他对他所处的世界没有像儒家、墨家那样投身其间去奋斗、去改变的热情,但也没有像许由、夷齐那样弃绝社会的冰冷,他谨慎地把握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尺度,世界折腾不了他,他也不去折腾世界,他是千百年来第一个系统阐释在临界点逍遥任游的哲人,为世人奉献了一套臻  相似文献   

11.
文学小说     
《全国新书目》2014,(5):27-28
这是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怀念散文集。史铁生的离去,给陈希米留下了无边的虚空。孤独中的她开始种种感人的努力,通过阅读、思考、行走与书写,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伟大哲人交谈,向虚空发问。于是,她的思考不断深入,渐趋深沉、阔大,逐渐走过幽深绝境,跨越无际绝顶,重新寻获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彭梅魁,彭帅的大侄女,2002年73岁。曾患过脑血栓,还有哮喘等多种疾病。她和丈夫张春一相依相伴,在北京东郊一片拥挤的职工住宅搂中,过着平静的普通人的生活。凡是认识彭梅魁、知道她在彭老总最困难自)时候做过许多有益工作的人,无不为她的精神所感动。每当人问起:“您为伯伯做了许多,而您现在……”彭大姐总是爽一起地回答说:“因为他是我伯伯。他没儿没女。我帮他做些事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13.
位于我国东北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随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申遗成功,赫哲族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国内民族纪录片中。以央视近十年所播放的有关赫哲族的纪录片为依据,分析得出纪录片中的赫哲族形象呈现出敬爱自然、匠人情怀、不屈精神等不同侧面;纪录片对赫哲族民族形象建构背后隐含着群像布景与个体剪影相结合、山水之美与人文之爱相结合、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相结合等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4.
有人问一个哲人: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什么人是最重要的?生活中什么时间是最重要的?哲人回答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与所有人共同相爱,因为每个人生活的任务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5.
《中国档案》2005,(11):66-67
最近,我做了一次有趣的尝试:精心挑选了儿子不同时期的12张生活照片,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套儿子个人写真挂历。  相似文献   

16.
一个经济强国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他们究竟行使一套怎样与众不同的管理和教育制度?我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她对我说,施嘉特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服饰纹样的发展宛如一条星河,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绘出了服饰的华彩,也奏出了文化的乐章。服饰图案纹样的发展,其带有的文化气质深邃久远,其中的情和意更具有典型的中国情结。我国的儒、道、法、墨等诸家,对服饰均有各自独到的见解,而这无疑影响了中国服饰的文化形象和民族风格。并且广泛存在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睡衣上街     
我第一次听到人家跟我讨论睡衣话题还是很多年前。一个女孩向我提出她少女的困惑:“为什么你们上海人喜欢穿着睡衣上街?”我听完一愣,想起我的妈姨姑婆,总是做着堪称精品的头发,踩着精致的高跟鞋,穿一套花色睡衣,神采昂扬地走在去买小菜、买彩票或者搓麻将的路上。若不是突然被局外人问起,我还以为穿睡衣出门是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19.
人为什么穿衣服?原始目的当然是为了遮羞和御寒。而当人类进入社会形态以后.随着社会角色的建立与分工,穿衣服越来越超出了它的原始意义.甚至在网络上出现了像qq秀这种虚拟服饰。如今在服饰的穿着上形成了一套规则,它表明了具体的身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规则的形成从何而来?(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这本书或许给出了某些答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剖析,阐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论述了以数字化形式保护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性、必要性,并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