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近年来,青霉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具有低毒,杀菌效果强的优点;而利多卡因在临床上的贡献也十分巨大,但其同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青霉素与利多卡因均作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其临床应用分析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分别对青霉素和利多可因进行了相关的临床应用分析,旨在为相关医护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浅谈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青霉素类药物的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但同时它在各类药物之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最高。通过对皮肤试验的方法、皮试液的配制、皮试方法的改进、皮试结果判定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未明确规定的问题五个方面的具体分析,阐述了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在部分人群中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关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表现,教科书中总结了不少,然而在临床应用青霉素时,有一些过敏者出现的过敏症状往往和教科书中的差异很大,所以初入临床和一些经验不足者,往往在其过敏早期没有引起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抢救。本文着重阐述一下提高青霉素生产质量对降低过敏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青霉素 G问世以来 ,已有 60年。一直成为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中数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抗生素。因其副作用小 (主要副作用为过敏反应 ) ,抗菌效果倍受临床医生的青睐 ,成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如何合理的应用它 ,不造成药品的浪费 ,减少耐药菌珠的产生 ,使青霉素更好的发挥作用。笔者统计了 1 996~ 1 998年以来本院青霉素G钠的用量和感染性疾病用药例数及预防性用药的例数 ,并从所有处方中随机抽样 1 1 2 5张 ,经过分析并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以便引起临床医生和药剂人员的注意。1 临床资料1 996年全院青霉素 G钠…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而复杂。为了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减轻毒副反应,抗感染药物常联合应用。但是,随着联合用药的品种增多,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发生药效学、药动学改变或理化配伍禁忌的概率亦增大,不合理配伍反而起到相反的效应,使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多,造成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卫生资源浪费。为了促进临床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本文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在长期生产青霉素的过程中,累计了大量的生产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对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建模分析。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建立了能够模拟青霉素发酵过程变化的数学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青霉素发酵过程进行优化;判定发酵产量提高的潜在的可能性,从而使发酵生产不断趋向最优状态,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抗菌作用比较强、毒性较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其过敏反应与青霉素等药物相比较少、且还可以耐青霉素酶,该类药物经过不断的发展后,在临床中的运用品种早已有70个左右。因为部分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且抗菌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耐药性比较普遍,所以临床中仍然对新型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研制并运用在临床治疗中。笔者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合成进展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中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8.
林丽琴 《学会》2001,(2):45-46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一族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其母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有与青霉素类似的B-内酰胺结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杀菌力强、耐青霉酶、抗菌谱广、临床疗效高、毒性低、副作用也较青霉素低,故目前临床上头孢菌素在抗菌素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头孢菌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作者查阅了近几年来的关于头孢菌素所致不良反应的一些文献报道,并对其加以归纳分类,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昊天  黄奇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10):167-172
为了帮助学界把握资源依赖理论(RDT)在信息系统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以便今后的研究更好地利用RDT解决信息系统领域中尚未涉及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基于RDT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并总结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研究分析发现,目前RDT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RDT在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的应用研究、基于RDT的信息系统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RDT的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3个方面;研究中主要存在"研究主要局限于制造业"、"时间维度的纵向数据研究较少"等问题;文化、亚文化和组织文化差异对组织信息系统采纳的不同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对政府、教育机构等服务组织的绩效影响等研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负氧离子的定义及来源、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负氧离子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来阐述负氧离子对疾病治疗、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23)
血液净化技术在当前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本文重点阐述了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对相关学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提炼生产一直采用青霉素发酵滤液→乙酸丁酯萃取→碱化抽提成盐→减压共沸结晶工艺,在萃取工艺过程中是在青霉素发酵液完成预处理后,其滤液在输送至POD机前加酸使其与滤液充分混合后,加入破乳剂、乙酸丁酯共同进入POD机,在pH2.0±0.1奈件下完成青霉素酸萃取过程。此工艺因青霉素理化性质所限,损失了部分青霉素。本文所研究的是在提取操作过程中,青霉素滤液在输送至POD机前增加一部分乙酸丁酯,使其与滤液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滤液与稀酸、破乳剂、乙酸丁酯共同进入POD机,在pH2.0±0.1条件下完成青霉素游离酸萃取过程。该方法能够减少青霉素在提取过程中水解,增加收率,且既不影响萃取剂使用量的固定条件,同时也不影响溶质向萃取剂的转移,对现青霉素G工业盐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对计算机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本人主要从计算机的应用现状、计算机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在未来阶段的主要发展趋势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这样的条件下变频器得到了相应的完善。从技术特点上来讲,变频器调速技术主要是将自动控制、微电子以及电力电子和通信等技术融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借助于变频器调速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实现调速和节能等作用,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鉴于其自身的使用特点因素,使得其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对设备和电机的机械冲击,进而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虽然变频器能够为供水以及空调设备和过程控制等方面提供巨大助力,但是相对应的也存在一定干扰问题。现场的供电和用电设备将会对变频器造成影响,并且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高次谐波也会对周围运行的设备造成一定干扰。为此,本文将主要以变频器应用中的抗干扰及其抑制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前青霉素提炼生产工艺国内一直采用青霉素滤液→乙酸丁酯萃取→碳酸钾碱化抽提→共沸结晶.在青霉素提炼操作过程中,絮凝剂的使用是青霉素发酵液预处理工艺操作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同时絮凝剂的选型也尤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萃取过程中残留杂质蛋白对萃取液的影响及萃余相残留有效成分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总结出几种型号的絮凝剂对青霉素提炼工艺发酵液预处理过程的影响,以达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青霉素G钾工业盐提炼生产过程中,其工艺过程为青霉素发酵滤液→ -部萃取→碱化抽提共沸结晶.在碱化抽提单元操作中,其碱化形成的青霉素G钾工业盐水溶液(工艺中称之为RK)中会含有25~35%的乙酸丁酯(简称丁酯),RK中过高的酯含量对下一工序钾盐的共沸结晶操作有直接的影响,主要因RK共沸过程中使用正丁醇做共沸载体,RK形成三元(水、丁醇、丁酯)共沸,其共沸后的馏出液及母液在回收正丁醇时,丁酯会随丁醇混融进入回收罐,使生产中套用丁醇酯含量逐步增高.利用青霉素提炼过程中RK的工艺特性为其设计了完善的去酯工艺,使最终成品青霉素工业盐质量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具体分析三维激光扫描仪以及逆向软件的云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验证逆行工程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具体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煤炭是我国从事工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主要应用能源物质,其开采率和运输效率的高效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变化。目前,我国的煤炭运输形式主要有海运和铁路运输,但是在经济建设区域和煤炭资源的分布的影响下,铁路运输成为了重要的物流管理内容。煤炭运输在信息化的建设中已经逐步完善,但是就运输车辆、人员操作和信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书霞 《情报探索》2014,(4):117-119,122
从读者决策采购的实施动因、主要应用模式、存在问题和争议等方面,对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儿科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它可引起儿童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鼻窦炎。据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超过120万人死于SP感染性疾病,其中大多数为2岁以下儿童。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快速、可靠的诊断技术检测SP感染,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SP分离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在全球呈普遍上升趋势,SP耐药性的扩散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成为临床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