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事于历史而言非常重要,甚至说历史本质就是叙事。历史可以借助修辞、文字编排、情节设置等去叙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是以史料和证据为依据的,也可以利用叙事去拓展和深化历史本身的意义与内涵。历史叙事是历史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既便于构建历史的整体脉络,又可以创设历史情境、丰富历史细节,还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历史练习一般以文字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个需要进一步认识的历史情境,它既可以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也可以是对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抽象的问题。借助于文字语言,历史练习把一系列历史情境和思考问题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而有成效地分析历史知识,为以后的运用历史知识做好必要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解答历史练习是把历史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因此,进一步探讨历史练习教学的规律,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历史练习的教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自古就在"叙事",人类也一直在"叙事",因为"叙事"是人类在人际交流、世界认知、知识传承、文明递续方面的重要手段。于是,"叙事无所不在"成为一个历史事实,也成为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名的"陈词滥调"之一。就历史情形看,"叙事"总首先是口头的,然后是书面的;首先是日常的,然后是文学的;首先是质朴的,然后是艺术性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人类初期就有了语言,然后慢慢统一到现在的标准汉语,文字也是由繁到简的经历过程。汉语言发展到现在,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发扬汉语言文字的优点,改正缺点,让汉语言文字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它独特的光芒。本文简要的谈论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莉 《辽宁教育》2014,(3):49-50
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有一句名言"我们知道的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言传的"。他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等来表述的明确知识;另一类是镶嵌于实践活动和情境中,富有个人色彩的默会知识。在传统的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关注了课标与教材中用文字和图像表述清楚的明确知识,而忽略了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默会知识。而这些知识,恰恰是教师  相似文献   

6.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的“篡改”是一种常态,人们有意或无意地修改历史,有时为了某种目的,有时是记忆错误。还有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断修订文字记录,越修越错。当我们把历史书上的历史知识告诉学生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无法改正的错误,或者说,有的事都不知道是假的,就当成真的教给学生了。虽早就知道历史是这样,故以前学生问:既然历史上这么多真真假假,又分不太清楚,还要学这些历史做什么?  相似文献   

7.
甘露 《山东教育科研》2014,(24):I0006-I0006
文字是什么?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字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因此,文字中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的文字历史,从商代的甲骨文开始,已经有了3600年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大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可以说文字在历史中经历了许多次演变,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字的样子。文字和图形是构成平面视觉作品的最根本的形态元素,更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字对我们来说,仍旧需要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小说具有更新现代小说叙事传统,恢复小说与人类经验、小说与历史联系的意义。悬疑推理的外观从形式上满足了现代人对知识的渴求,插曲式结构使之成为一种知识型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仿史学叙事实现了小说与集体意识的恢复,表达了土耳其民族面对文化冲突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屡有发现,刻划符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但表明人类思维活动的进步,不排除晚期刻符、图象符号中有些形体、内涵与后来的汉字相同,已经属于早期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文字是由少数"圣人"创造的,在这个意义上,同意仓颉造字说;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创造的,汉字可能就创制于商代或更早些;文字起源是多元的,先秦时期除汉字外,还可能存在自成体系的文字,只是后来被淘汰而渐趋消亡。  相似文献   

10.
张琴 《成才之路》2011,(21):44-44
历史地图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具,它和教材文字相互对照、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重大历史事件、古代疆域和重大战役时,历史地图就能以其独特的优势展现历史在时空与地理位置上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958年提出了隐性知识概念:"人类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1]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隐晦性、难以传递性特征,大量存在于初中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反思"背景下的学术,"历史"成为重新检讨的核心概念."历史志"叙事范式中的社会"生命表述"引起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讨论.对它的重新讨论和诠释,也将成为历史记忆与社会叙事互为前提的逻辑关系.由于传统历史志中对"生命史叙事"缺乏应有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成了王朝更替、帝国政治、国家权力等叙事"话语"的代言,成了统治阶级"制造"官方知识体制的所谓"大历史".文章从历史的概念入手,进而讨论历史中"生命史"之于"历史叙事"、"族群记忆"、"知识体制"、"事实/虚构"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类形成的时候语言就已开始萌芽.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主要条件是发展了语言.语言扩大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便利了把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利用知识支配环境.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承载体.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从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看,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从语言的开始到文字的开始大约经过200万年.从文字的开始到国家共同语的开始大约经过5000年.从国家共同语的开始到传声技术的开始大约经过200年.从传声技术的开始到计算机的开始大约经过100年.人类的语言生活已经达到"上穷碧落、下及黄泉"的神话境界了.可是,历史永远不会停止,还在更快地前进.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化,紧跟着瞬息万变的历史步伐,向信息化时代前进.  相似文献   

14.
一、内隐知识的主要特点及基本功能所谓内隐知识,是相对于外显知识而言的。前者指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难以与他人沟通共享的知识,它通常以个人经验的方式存在着,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后者则是指能够在个体间以一种系统的方法加以传递的、客观有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自有人类以来,生活就是教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  相似文献   

16.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14,(10):59-60
朱光潜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可以纳到四大范畴里去,就是情理事态。”而在《情与辞》中又说:“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出一种兴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薄,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朱光潜在这里将主体的情与理与客体的事与物并举,从而标明了文字的四大功用。而首重情致,显然是着眼于文学意味的。余光中在《不老的缪斯》中将散文的功用分为六项:抒情、说理、表意、叙事、写景及状物。比起朱光潜的说法来有所引申,或者更为详细。这其中抒情与说理及表意,仍就属于主体方面;而叙事与写景及状物则侧重于客体。但若再加上写人,则主客体方面都齐全了。  相似文献   

17.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一般有记录人类文化、传情达意等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字在图书上有了另类功用。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字在图书封面上、在图书书眉和页码上的另类功用。  相似文献   

18.
"自太初有字,人类融合着希望和回忆的心灵便有了寄托"。人们开始"发而为言,著之为文",以文字作为媒介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或记述过往的事情,使之在文字中成为永久。在语文课堂生字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按照字形字音进行反复的写记,文字所涵盖的文化特征在无形中被消弭,学生感受不到文字包含的价值和意义。文字学习成为应付考试的一个环节。所以,本文,围绕"方块字",谈谈如何学得巧,教得巧。一、略讲文字发展演变历史汉字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演变发展,由繁到简,由图画表意  相似文献   

19.
以经验的逻辑安排主题活动还是以知识的逻辑安排主题活动反映了课程的出发点和立场的不同。本文围绕经验与知识探讨了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几个基本问题,即主题活动的起点在哪里,儿童与主题的关系,主题活动应遵循怎样的生成逻辑。主题活动不是让儿童的经验去适应或匹配知识,而是知识必须适应儿童的经验,因为知识来自于经验。儿童与主题之间存在一种居先关系,这种居先关系先于知识的获得,而主题的生成只有放在与儿童的关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与此同时,儿童与主题之间的秘密性居先关系决定了主题活动的生成逻辑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计划,而是由儿童与主题"周旋"产生的儿童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在历史高考试卷中占据了半壁江山,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总结为三个步骤,即"三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