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孩子的“心里话”对谁说据对一万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约有89.8%的学生不愿与父母说话。有些学生说,我也想与父母多交流一人C里话,往往话到嘴边就梗阻了。父母是子女的“师长”,子女是父母的“。:头肉”。两者之间木是紧密无间的血缘关系,应无话不该。而眼下却...  相似文献   

2.
孝心谎言     
诚实是我的父母给子女定下的"家规".自从懂事起,我和姐姐、妹妹一直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敢在长辈面前撒谎.今年是老父老母的70大寿,我们商定为两位老人祝寿.正当父母沉浸在喜庆气氛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几个子女竞私下"串通一气",合起来欺骗父母.  相似文献   

3.
年轻的父母,您是否考虑“凭”着什么去教育子女呢?有人说,做了父母就“凭”做父母的资格去进行教育。这样能教育好子女吗?答案是有资格但不一定合格。那么,父母教子“凭”什么,要怎样去教育子女呢? 一、凭经验,要分析。教子有经验是好的。谈到经验有以下三点,一是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亲身感受;二是别的家长教子的做法;三是个  相似文献   

4.
长长的电话线,子女在这一头,父母在那一头。在子女这一头。一次,在一位朋友家里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摁了两遍键码。第一遍,音筒里传来“嘟——嘟——嘟”三声后挂断。再摁一遍,然后通话。“你先没想好说些什么吗?”我问。“不是。“”那干嘛摁两次键?”我又问。朋友笑着说“:我爸妈是急性子人,听见电话音响,就会跑着去接,有一次妈妈还被桌腿绊了一下,脚趾头肿得老大。打那以后,我就与二老约定,悠着点接,我先摁一遍键,给他们有个预备的时间。”听了朋友的叙述,我默然良久。在父母那一头。月底,我到鼓楼电信局缴电话费。缴费的人很多,排着…  相似文献   

5.
父母本来应是孩子最愿意倾诉衷肠的对象,可现实情况远非如此。最近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愿意向父母说心里话的中小学生人数有下降的趋势,因子女与父母说不上话而引发的家庭矛盾相当突出。一个自称“痛苦、绝望的女中学生”来信表示,她“想离开这个家”。她说,我的家对我来说像一所“监狱”,而父亲则是我的“克星”,“如果我考试考得不好,父母就一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问一下中国的父母:“活着是为了什么?”十有八九,他们会说:“还不是为了孩子。”的确,中国的父母差不多一辈子都在为子女忙乎,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是生活的重心,是自己的希望。在人生的历程中,他们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替子女承担下来。中国的父母活得苦,活得累。但当亿万个父母挥去额头的汗珠,不厌其烦地唠叨:“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时,孩子却说:“活着太没意思了,我觉得家里最好的地方是厕所。”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日益增多,但在早期教育汹涌澎湃的浪潮中,有一个稚嫩的声音令父母目瞪口呆:“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7.
在家庭教养中,经常会听到父母如是说:“我太了解你了,就你那点花花肠子、弯弯绕子我还不清楚?”“我是你妈,我还不知道你是不是那块料呀?”“我养你这么大,我还不了解你?”……然后,基于这种所谓的了解去断定子女行为的真实目的、话语的真假等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具体教养行为。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了解、认知是影响父母实施何种具体教养行为的重要因素,只有当这份“了解”是“正解”而非“误解”或者这一认知是正确的而非错误的时.才会引发科学教养行为的出现,进而促进子女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努力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据了解,“亲子关系”这个词汇是从台湾传过来的。它原本是遗传学中的一个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现在,有人借用这个名词,把它作为“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代名词,是否妥当,还需要讨论,并不能说已经定论。这个问题本文暂且避而不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儿童少年时期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促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关系处理得是否妥当,不仅关乎教育能否正常进行,也直接关乎子女个体社会化的问题。父母子女关系,在子女小时候,相对来说,应当说还是比较好处理的。随着年…  相似文献   

9.
温暖的教育     
苏凯 《教育文汇》2007,(11):28-28
8月30日是高一新生入学的日子。甄枫的父母领着她前来报到。她的父亲见到我连声说:“我们是粗人,不知道怎么教育子女。孩子小。不忍心让她过早进入社会。我们把孩子送来.不指望她有什么大出息,只求她多受点教益。”说实话,这样的父母,我是第一次碰到。桐城中学是一所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名校.把子女送到这里.谁不希望学业进步,成龙成风?他的话,让我感受到他的朴实.  相似文献   

10.
快乐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孩子说:“快乐是取得好成绩后妈妈奖励的糖果。”父母说:“快乐是子女有所成就后兴奋的笑容。”老人说:“快乐是看到我身体健康的子孙欣慰的眼神。”  相似文献   

11.
父母管教子女常犯的四个毛病一般而言,父母在管教子女方面最常犯的四个毛病是:(一)父母管教太严,缺乏弹性,而且经常有无名火,令子女望而生晴。(二)父母工作心碌或父母长期远离子女,平日对子女疏于管教,子女自然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三)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在抱怨现在的孩 子越来越不懂得说“谢谢”的 时候,不知我们自己反思过没有,我们对孩子说过“谢谢”吗? 在家里,父母对子女说“谢谢”,是人之初的启蒙和示范;在学校,教师对学生说“谢谢”,是人格的尊重与平等;在社会,孩子对别人说“谢谢”,使人如沐春风. 父母养儿育女,教师教书育人,天经地义,孩子们应当说声“谢谢”;孩子为师长做事,理所当然,我们也应道声“谢谢”。可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师道尊 严,我们却很少这样对 孩子说。因此,我 们要求孩子们 说“谢谢” 时,就多 少带有 一种强 迫性。 教 室 里,一根 用小…  相似文献   

13.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英国大多数年轻人生活开支依赖于父母。 许多父母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他们为给子女“埋单”,被迫忽视自己的财务问题。斯堪迪亚投资公司调查750对夫妇后发现,90%的父母说“他们为满足子女需要会在自身财务方面作出牺牲”。  相似文献   

14.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吗?以下是一个小小的测验,请对十个做法答“是”或“非”,然后对照标准答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对养儿育女的认识有多少。一、对孩子忍让,保持良好关系,总比坚持己见及与孩子争论好一些。二、不随便打孩子。这样孩子的表现会更好。三、要孩子尊重父母,父母也得尊重孩子。四、孩子不应在生活上自作主张,除非他们已够成熟。五、要孩子做家务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及影响了童年的乐趣。六、孩子应该有零用钱。七、我自己既然学有所成,我可以依照我父母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子女,这样他们也会学有所成。八、我不需要对子女进行性教育,反正学校会教的。九、我需要经常赞扬子女的优点。十、子女上了10岁,就不需要父母们的拥抱及亲近。  相似文献   

15.
《小学时代》2009,(4):32-35
什么是遗传?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就是父母和子女会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因为父母的特性会遗传给子女,这便是“遗传”。  相似文献   

16.
“父母老师”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那些子女在本校读书的老师们。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父母,但同学们不把他们当一般的父母来看待;他们是老师,但子女不把他们当一般的老师来看待。他们一是学校教职工,二是学校的合作伙伴,正因为关系的特殊,在“教育无小事”的学校,往往产生特殊的影响。因此,笔者就多年的管理经验和亲身体会,给“父母老师”们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从小被养父母收养,养父母死后他们的财产已由我继承,现生父母找到我,说愿将部分财产在他们去世后由我继承,我将来还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吗?湖北盛先生盛先生:我国收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只要你与养父母间的收养关系依法成立,你与养父母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一种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父母与孩子签“合同”正在各大中城市悄然兴起。这种教育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签订“合同”,将父母和子女应该发扬的优点、必须改进的不良习惯写进“合同”,父母和子女分别承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合同”保证了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从而有效地变父母说、孩子听的“单向教育”形式为父母与子女互相承诺的“双向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责任、权利在法律上日益确定,我们有必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即未成年人应承担起哪些权利和义务。我国现行法律就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权利义务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1款也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  相似文献   

20.
自从女儿“呱呱”坠地,我便不只是妈妈的女儿,同时也是女儿的妈妈了。教育孩子便成了我的头等大事。几年来,我充分体会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有人说:“子女是父母的镜子。”这句话非常正确。一天,我心情不好,看见正在画画的女儿画出来的小鸟像只鸡,便对着她大声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