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马静 《新闻世界》2010,(11):41-43
近几年民生新闻的发展呈现出滞缓的态势,并且受到学界、业界和受众等不同方面越来越多的批评与指正。如何使民生新闻突破现有瓶颈,在报道理念和操作实践方面适应当前的社会变革和受众需求,是新闻学界和业界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美国传播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者教授詹姆斯·凯瑞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传播"仪式观"与"传递观"的概念。本文从传播"仪式观"的框架来审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探求民生新闻兴起的原因,尝试为民生新闻突破发展瓶颈找到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浅谈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潇 《新闻世界》2011,(6):133-134
民生新闻及公共新闻,因其"受众本位"核心,一直深受公众认可,而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延展,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传播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入手,解析新闻媒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9,(4):72-72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获取渠道进一步拓宽、信息选择机会进一步增多,从而带来受众的分众化、传播分众化。新的媒介环境下,传媒如何以新的传播理念和举措乘势而上,赢得主动,实现有效传播?本刊第5期《专题研究》专栏,将围绕“适应受众需求转变新闻报道理念”的话题,就媒体怎样进行新闻视角、新闻姿态、新闻话语和表现方式等方面的调整,不断提升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心向受众》一书近日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为该书作序。《心向受众》一书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为指导,从受众需求出发,强调以受者为中心,从节目设置到组织生产、从新闻表达到传播抵达,都应贴近受众、顺应受众、服务受众,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阐述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的新的传播理  相似文献   

5.
著名记者郭梅尼曾经说过,记者"心中有杆时代的秤"。当前,在媒介形态多样化和信息传播分众化的现实条件下,受众对信息接触、接受与解释的选择性越来越强,新闻传播者需要应时而变,紧贴受众需求、尊重受众需求,与受众近些、再近些。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被认为是最难有所突破的报道领域。其存在的宣传味浓、不够"亲民"等问题一直被受众所诟病。本文阐述了地方台的时政新闻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选择、接纳与排斥行为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掌握这几方面的活动规律,可以使我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更有效地关注受众、了解受众、分析受众,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受众的需求,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本文联系传播效果研究史及新闻实践,指出受众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9.
李艳 《新闻实践》2012,(10):74-75
所谓外地重大新闻的本土化对接,是把本地受众所关注、关心的外地重大新闻进行"本土化"加工处理,使之或在新闻事件上、或在新闻人物上与本地受众进行有机对接,使本地受众享受到富有本土风味的外地重大新闻,或者富有"外地风情"的本土新闻。本文以金华日报的奥运报道为例,探讨地市报如何有效利用新闻资源,丰富新闻内容,满足本地受众多样化信息需求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受众的意愿和心理,以期达到有效的传播。受众心理是指新闻信息接受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它是影响和制约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众需求的产生与变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等,都与受众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受众为王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军事新闻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官兵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军事新闻的传播中研究官兵受众心理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本文结合卡赖特原则,对官兵接受军事新闻的心理过程进行探究,提出契合官兵受众心理的传播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军事新闻传播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陈国欣 《新闻窗》2011,(4):122-122
"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正在为传媒广泛地接受和应用,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动性,提升观众的满意度,新闻主持人的主持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主持技巧既是对新闻主持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当今新闻主持人在业务上不断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像其他信息传播活动一样,新闻传播活动主要由信源、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五个要素构成.其核心内容是新闻传播者向广大受众传播新闻信息. 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我们需要从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去定位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4.
由于舆论环境的差异,港台传媒现象一直是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一个特有对象。2009年底,由台湾"壹传媒"推出的"动新闻"在新闻伦理方面受到了业界、学界的广泛谴责,并直接受到当地政府的法律制裁。本文从"动新闻"事件入手,对"动新闻"的概念进行理论界定;从《苹果日报》的经营理念、发展脉络探寻"动新闻"的成因;对比煽情主义时期的"黄色新闻",综合媒介权利和受众权利两个方面探讨"动新闻"的本质。以媒介融合为背景,对近十年来国内的媒介融合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动新闻"的形式在技术融合层面可以借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丽 《新闻前哨》2009,(8):27-29
在新闻传播当中,常出现有悖于新闻传播初衷的“异化现象”。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分析成因,强调在大众传播中增强受众意识,正确把握传者、媒介、受众间的协调关系,剖析受众认知心理、需求心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传播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闻的传播对象是受众,离开了受众,新闻工作就失去了意义。要搞好新闻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掌握受众的心理规律,围绕受众进行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准确反映受众的需求,正确表达受众的好恶,引起受众的共鸣。本文以报纸新闻宣传为例,分析探讨了好奇心理、对比心理、得益心理、求近心理等几种常见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7.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终点,没有受众的新闻传播根本无从生存和发展。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被广泛地运用,体育新闻传播也日益走进微传播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继续保持舆论制高点,必须积极使用新媒体,不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是高度依赖受众而存在的传播媒介。因此,微传播时代更要加强受众需求研究,让体育新闻报道更贴近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8.
辨析“受众本位”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起始点与最终归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受众意识作为一种传者意识,是新闻传播工作者头脑中有关受众的系统化的、自觉的、伴随着心理体验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形式,是传者为着心目中“隐含的受众”的需求而进行传播的一种内驱力,它能促使传者从受众的角度去关注社会、关注新闻。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新闻改革以来,受众逐渐被看做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其地位不断突出、彰显,由此派生出的受众本位意识也在新闻从业者中建立。受众本位意识的凸显,的确加快了我国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对我国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19.
"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是目前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态势,伴随网络传播受众的普及化、涉及领域的深入化与实现手段的多样化,借助网络传播平台,传媒领域迅速形成了基于新闻传播的各类网站,并逐步沉淀了一批"品牌"新闻站点,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核心声音之一。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闻传播的对象,受众对媒介的认可度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已深入传媒人的心中,新闻信息是否受到大众的认可与赞同,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标准。因此,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走向,遵循新闻传播的受众心理规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