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采访不是学问,而是关于采访提问技巧的学问.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记者鲍勃·福尔斯曼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采访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这便是我们常讲的"七分采访三分写作".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10,(6):59-59
水均益(1963年9月20日-),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甘肃省兰州市人.1980年至1984年兰州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与文学专业.1984年至1993年新华通讯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任编辑、记者.1989年至1991年新华社驻埃及中东总分社,任驻外记者.1993年至今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记者和主持人,<焦点访谈>主持人、记者、制片人,<国际观察>、<高端访问>、<环球视线>节目主持人等.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6日南方周末<剑是这样磨成的>一文有这样一段话:"(<焦点访谈>制片兼主编)余伟利告诉记者,十年来<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火力'主要集中在两块,一是滥用公权行为,比如国家权力机关徇私舞弊,或者用公权来损害老百姓的权利等……"  相似文献   

4.
从2008年辽宁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进京抓捕<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南方都市报>深圳记者马小六采访罗湖跳楼事件被铐两小时,到2009年多家媒体记者采访湖北邓玉娇案被砸毁器材、<河北青年报>副总编辑乐倩因舆论监督遭暴徒打伤,再到今年5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的7名记者在医院采访受伤工人被打……记者被打现象层出不穷,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唐山大地震>公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5天突破两亿(据<京华时报>).导演冯小刚最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每次要拍一部电影,他都和朋友们在饭桌上讨论,开始是讲一个大概,后来越说越具体.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10,(6):84-85
张严平(1955年11月-),女,新华社高级记者. 山东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年入新华社国内部,现为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国内部政文采访室高级记者.<新华商>杂志总编辑虞宝竹在<女记者的幸与不幸>一文中称"新华社女记者张严平几乎成为典型人物通讯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日,中国政府颁布<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取消了1990年公布的<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中对于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在华采访活动的限制(指外国记者在中国大陆采访,应当向有关外事部门申请,并得到同意),规定外国记者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即可在华采访.  相似文献   

8.
寻找<山西青年> "山西青年杂志社? 早都不在这里了.搬出去好几年了.现在这里就是<山西青年报>社."来到<山西青年>曾经的办公地点,一位上了年纪的门卫拦住记者的去路,把记者堵在大厅里,一听说采访<山西青年>杂志,这个门卫更是显出很不耐烦的口气:"分出去了.  相似文献   

9.
搜索网站"谷歌"(www.google.cn)因为搜索结果包含大量色情淫秽内容,被政府暂停其境外网页搜索功能和关键词搜索功能.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此制作节目,采访了一位大学生.这位大学生痛斥这家搜索网站链接色情信息,认为黄色信息害得他的同学"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10.
见证《焦点访谈》 北京出版社,作者:《焦点访谈》栏目组成员 今年是《焦点访谈》成立10周年,这个栏目是如何在1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传媒史上的几个第一的?在刚刚出版的《见证<焦点访谈>》一书中,几十名主持人、制片人、记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首部以栏目人员"全家福"的形式讲述《焦点访谈》10年成长经历的图书。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读者>一直受到业界关注.最近,新华社记者到兰州采访了<读者>有关负责人,探讨<读者>月发行量高达800万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去年<北京晚报>曾载文说:真正扳倒和砷的是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王杰.接着又有一个扮演过和珅的演员对采访他的记者说:真正搞倒和珅的是李侍尧(曾任过云贵总督、大学士等官职)、王杰和朱圭,可他们都没有拿出过硬而有说服力的史料,来证实这一说法.加之电视剧<梦断紫禁城>又戏说得没有边际,故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并不准确,也不大妥当,实在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我和另外一名同事临时受命,做外围的配合采访,属于"无证记者".在无"证"采访的19天里,我采写的<随州市长论大部制>、<商品不短缺,涨价太高没理由>、<自主招生就怕递"条子">等稿件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4.
<正>采访是每一位记者必备的基本功。假如你的采访不成功,你的报道就不可能成功。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弗克兰曾说"采访是我们这一行的基本手段,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任何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一定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各样的采访技巧和手段,去获取工作需要的多方面素材。但是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却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同一个被采访对象,同一个新闻事实,不同的记者却获得不同的采访效果。有的记者用尽了采访的十八般武  相似文献   

15.
采访之于记者,就像耕地之于农民.农民只有把地耕深耕透,才能保证优良的地力,获得丰收;同理,记者只有深入通透的采访,才有可能成就一篇真实深刻反映生活的新闻作品.这是我20多年记者生涯的体会,亦是前不久采写<走向希望的春天>一稿的再次更为深切的感悟.  相似文献   

16.
在采访朱伟之前,记者走访了北京39个书报亭,做了一个小型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绝大多数是30岁以下的女性,与同类杂志<中国新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等相比,<三联生活周刊>的定价最高,但销售却是最好的.带着这些调查结果,记者开始了与朱伟的交谈.  相似文献   

17.
<大学时代>杂志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教育报刊社、<大学时代>杂志社出版发行的一本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性青年期刊,2002年9月创刊于长沙.作为一个社办期刊,<大学时代>用了3年时间,就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大学时代>是怎样定位与管理的?记者采访了<大学时代>的执行主编吴新宇.  相似文献   

18.
标题错了?没错.<新闻调查>是栏目,焦点访谈是方法,一个用了几十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刚刚推出了长篇新作<古炉>,再加上涉及"文革"这一敏感题材,一时成为文坛乃至社会关注热点.大众日报文体新闻采编中心的领导考虑能否联系采访贾平凹,为大众日报<周末人物>栏目提供一篇稿件. 这件事原本看上去希望不大,因为贾平凹早已经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发文:不接受记者采访,不参加形形色色的饭局.  相似文献   

20.
记者就金浩茶油被传致癌物质"苯并芘"超标6倍一事前往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采访时,被要求填写<新闻媒体采访申请表>,然后回家等消息,等待相关处室负责人、分管局领导等层层审批.有媒体记者认为,新闻单位正常的新闻采访似乎成了向湖南省质监局申请"行政审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