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编写的法租界老房子调查档案。这本手写档案几乎是上海最早调查登记历史建筑的一手资料之一,老建筑的照片还是文普工作人员自己拍摄后一张张粘贴上去的。但正是这本质朴粗糙的档案启发我在《上海日报》开设专栏,  相似文献   

2.
上海原英租界戈登路7号(后改为江宁路336号)曾经是辛亥革命支持者庞青城的住宅,也是一处值得缅怀和神往的辛亥革命圣地。  相似文献   

3.
以阐明近代天津日本租界的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为目的,进而分析近代日本政府是怎样克服天津日本租界原有独特的地质、积水、地形之不足,从而实现了该租界的城市基础工程建设。论述了天津日本租界的(1)选址过程和地基调查,(2)道路、运河以及下水、污物处理方面的设计方案及其结果,(3)日本租界经营区的设定和市区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个天津卫,半部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后的天津发生过多少重大的事件。从末代皇帝到北洋政府,又有多少历史的古迹陈列在街头巷尾、海河两岸。这里曾响起过八国联军的隆隆炮声;这里曾燃烧起义和团焚烧外国教会的熊熊烈火;这里曾闪现过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刀光剑影。英租界、法租界、德公馆、劝业场生动展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天津的城市风貌。当滚滚的历史尘埃落定之后,这里却显得格外的沉静。  相似文献   

5.
在大陆文坛早已声名远播的上海著名女作家程乃珊,于1991年3月去香港定居,在这之前她已在香港客居了一年多。程乃珊在上海有个温馨的家。丈夫严尔纯堪称模范丈夫,女儿天真可爱,  相似文献   

6.
1963年出生的吴尔愉,原是上海纺织印染机械厂职工。7年前,吴尔愉和许多纺织女工一样下岗了。上海航空公司决定在下岗女工集中的纺织系统中,招收一批年龄任28至36岁,有婚育史的空中乘务员。经过严格的体检、面试和文化考试,32岁的吴尔愉成为当时颇为引人注目的空嫂。经过不到半年几乎没日没夜的学习,吴尔愉克服了年  相似文献   

7.
1975年,一个美国大学生有机会陪同他的母亲从北京到上海参观访问,亲眼看到了神秘的中国,一路的风土人情对于他都是全然陌生的。2001年,这个名叫乔治·W·布什的人做了美国总统,在赴上海出席 APEC 会议前对中国记者说:“我  相似文献   

8.
杨虹 《职业圈》2012,(29):91-91
一、引言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企业不可避免要经受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洗礼。据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时的承诺,我国今后将逐渐向外资开放国内市场。因此,接下来这几年.国际企业大量涌入我国。基于人才本土化的需要,作为组织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宝贵资源——人才成了他们争夺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犹太女人的动人故事。她是唯一至今还留在上海的犹太后裔,又是一位坚强慈爱的中国母亲。她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旅程,折射出中以两国人民绵延不断的人文情愫。一她叫沙拉·伊麦斯,当年她的父亲为逃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到了中国,“上海方舟”保护了这个善良正直的犹太商人。1950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沙拉出生在上海虹口大名路的家中。1956年,她的父亲参加犹太人联合会“工作,她们举家搬到了上海复兴中路642号犹太人联合会会所居住。童年的沙拉是幸福的。在联合会三层的大洋楼里她分享着父亲的慈爱,在秧歌和腰鼓声中,她和邻家的小朋友一…  相似文献   

10.
身着鲜艳的纱丽、额头点朱砂、全身金银饰品。相信凡是看过《爱的烈焰》,《大篷车》等经典印度影片的人,都会对风姿绰约的印度美女留下深刻印象。以前总是觉得她们很神秘,离我们太遥远。然而近年未,由于看好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越来越多的印度女性开始涌入上海、深圳等前卫城市发展。据统计,目前仅广州一地就活跃着上千名印度佳丽。她们又是怎样在中国淘金呢?  相似文献   

11.
正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犹太人店铺的碎玻璃铺满了德国柏林的大街小巷,在月光下犹如碎裂的水晶。"水晶之夜"(Crystal Night)标志着德国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正式开始,数万犹太人千方百计逃离家园。遭遇其他途径多次拒绝后,时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连夜向几乎走投无路的奥地利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生命签证"。法西斯阴影下,上海成为犹太人的"生命绿洲"。1939至1940年期间,两万多犹太难民辗转来到上海避难。1941年上海沦陷后,犹太难民被日军强制生活在虹口区北部"指定区域",和上海市民共同经历了艰难的战时岁月。1999年,在由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  相似文献   

12.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杰"之一,其独特的移民身份和跨越东西方文化的成长环境,使石黑一雄的小说带有天然的"跨文化"基调。在石黑早期作品中,他时常将作品的背景设置在他的"故乡"日本。但在出版于2000年的第五部作品《上海孤儿》中,石黑却将作品的背景设置在了20世纪30年代战火纷飞的"上海",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颇具特色的"上海形象"。本文从形象学角度入手,分析石黑一雄笔下"上海形象"背后所体现的"东方主义"与作家个人身份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出生在一座美丽 的城市就是幸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APEC会议,上海申办2010世博会,全世界都把期望的目光聚焦上海,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自己的出身地来到上海选择上海。现在人们会说选择一座美丽的城市就是幸福。因为现在人们有了比较和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14,(2):F0002-F0002
正2014年1月8日下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外文出版社共同策划、国际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凯利·布朗(Kerry Brown)撰写的《上海2020》(中、英文版)在上海新天地壹号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向中外读者展现一个西方学者眼中上海人的"中国梦"。《上海2020》一书通过采访相关人士,包括上海市政府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经济界精英以及在上海工作、生  相似文献   

15.
这幅十分珍贵的山水画藏品,凝结着两位书画大家之间深厚的友谊,在绘画史上留下了一段难忘的佳话。 此画作者为中国山水画大师陆俨少,1957年他在上海画院被错划为“右派”,降级减薪。1962年虽然“摘帽”,但每月60元工资难于荞家糊口。这时浙江美术学院缺少山水画教师,院长潘天寿正在着急之际,从上海调入浙江美院的花鸟画名家陆抑非当即推荐说:“有一个好人选,就怕上海不肯放。陆俨少是最适合的了。”  相似文献   

16.
尽管, 时下的流行歌坛一年也生产不出几首广为传唱的好歌,但这些丝毫不妨碍一批批立志成为流行歌手的红男绿女前仆后继地涌入京城。寻一个叫梦的东西。 他们过得完全是颠倒黑白的日子,太阳好像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只有月亮才使他们在静夜中长嘘短  相似文献   

17.
凯亚 《文化交流》2005,(6):57-59
上海有家茶宴馆名闻遐迩,它是我国茶坛上的一株嘉木芳葩,而亲手栽种和呵护这株嘉木芳葩的园丁,便是当年在西双版纳插队的上海知青刘秋萍。茶树王国出芳葩当年刘秋萍初中毕业,就被卷进上山下山的洪流之中,直奔遥远的大西南边陲,在西双版纳的一处农场插队落户,度过了漫长的十年岁  相似文献   

18.
在思考“做好西部大开发对外传播”这样一个命题时,我脑海里情不自禁地会出现这样三幅画面。一个是2007年去重庆三峡库区采访时遇到一位老农,那个村庄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他与其他村民一样落寞地蹲坐在墙根照看他孙子。一个是前两年在欧洲考察人权问题时,一位英国教授跟我争辩说,西藏发展导致大批汉民涌入西藏,破坏了当地的人口结构、稀释了藏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共侵犯人权的“罪状”。  相似文献   

19.
阿平 《职业圈》2005,(1):18-19
陈建飞从浙江的穷山沟里来到上海,立刻被大上海的繁华给吸引住了,他发誓,无论吃多少苦也一定要在这里立足.命运总算待他不薄,他找到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到1 998年,无论是经验、见识还是资金、人脉,陈建飞都有了些基础,他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也就是代销些食品、胶带和胶粘剂等小产品,一个月能赚个三五千块,温饱是不成问题了.就在这时,机会突然来了,他一把抓个正着!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赵鹤1913年出生于浙江诸暨。16岁初中毕业后在杭嘉湖一带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后由叔父先后介绍到上海世界书局和商务印书馆从事印刷出版工作。1936年秋中央派长征干部祝志澄同志到上海招聘印刷技术人员和购买器材。上海地下党组织介绍了6位思想进步、印刷技术高的同志前往延安,其中就有我的父亲赵鹤。从上海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