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华民国时期是新疆的近代银行业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既有帝国主义在华银行,也有地方政府官办银行和民间商办银行。本文主要收集了1970年以来在国内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民国时期新疆银行业的论文,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受政府财政等因素影响,我国官办、官商合办银行曾在北洋政府时期出现了一次商业化趋势。通过商业化,官办银行普遍转向市场化经营,银行内部治理逐步规范,业务经营效率明显提高,这种趋势给当时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对当前银行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新式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之初 ,多为政府行为 ,即由政府出面主持创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同时 ,提倡商办银行 ,形成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和商业银行体系。北洋政府 ( 1912— 192 8年 )成立后 ,实行开放、宽松的金融政策 ,旨在融资近代企业 ,奖励银行业 ,整顿币制 ,解决政府财政 ,极大地促进了新式银行的发展。从第一家银行成立到北洋政府垮台 ,中国银行业发展到 170家 ,资本总额达 35594 5833万元 ,相当于 1912年北洋政府银行资本总额的 9 8倍 ① ,可谓神速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以此为核心得到长足发展。但已往的论著 ,诸如《官僚资…  相似文献   

4.
汉代地方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西汉时期是地方教育的形成阶段,以汉平帝元始三年立学官为标志,说明地方官办教育正式确立;东汉时期,地方官办教育在地方官的重视下无论在边域抑或在内地都发展起来。郡文学及其属员承担着地方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裕民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江西地方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其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江西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政治权威,不断地向裕民银行施加压力.强制性地规定其营业方向,为自己的政治经济目的服务;成功地把裕民银行置于地方政府"钱袋子"的地位,要求裕民银行不断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地方政府过度管控,严重制约了裕民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西北地区的烟毒与禁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晚清时期西北地区从烟毒输入地到烟毒输出地的变迁和由此引起的西北地方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烟毒的措施和对策,并从历史环境、文化心理、人文地理、法学等角度讨论了鸦片在西北地区蔓延及屡禁不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天津地方的社会救济事业肇始于明代的养济院,一直延续到清代的育黎堂、普济堂、栖流所等救济机构。从清末到民国前期,在社会救济领域,官民合作的特征很明显。1928年以后,官办救济事业得到强化,官方救济机构办理得较有起色。地方政府在社会救济事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执行中央决策,兴办地方救济机构;劝导地方精英助办救济事业;以救济事业作为维护地方安全,救助弱势群体,实施社会控制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清代广西慈善机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广西的慈善机构在政府和地方的倡导和兴办下纷纷建立,类型多样,有官办、民办、官民合办三种类型,管理体制也基本定型,对广西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及民风的淳化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其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西北地区救灾方面采取了急赈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各级政府基本承担了救灾职能,建立了救灾机构,进行赈款救济、粮赈、粥赈、平粜、蠲免等,辅以工赈,救灾与防灾并行。一定时期内,以救灾机构日常化、救灾手段多样化等尝试了现代救灾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印度也是政府拿钱办义务教育,但也有普遍问题。主要是官办学校校长缺乏自主性。人员委派、经费审计、教材购买、基建计划等,大一点的事都要上面管理机构决定,效率低下浪费巨大。有的地方还有贪污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