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体对其它物体会产生压力.固体产生的压力方向是单一的.受力面若水平,压力方向竖直向下,若受力面不水平,则压力方向与受力面垂直,是斜向下.液体、气体因具有流动性.它们产生的压强与固体不同.在一个放于水平面上的魔王形容器中,分别装入固体(干的细砂类除外)、液体和气体时,器底受到的压力都等于容器中物体的重力,但液体、气  相似文献   

2.
两个原来均静止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时,若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若某一方向上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在两物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任一时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最为普遍的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在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要以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则称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  相似文献   

4.
今年某地区高三联考有这样一道题:一个物体质量是1千克.若在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上用天平称量该物体的质量时,积量的结果是__. 标准答案是零.笔者认为该答案是欠妥的. 众所周知,物理天平是等臂杠杆.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原理是:被作物体对载物盘底的压力产生的力矩.跟砝码对砝码盘底的压力产生的力矩相等时,则天平平衡;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平而的压力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而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又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相等,所以砝码的质量数就是被称物体的质量数.在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上,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互相叠放的物体之间不再产生压力,此时用天平称  相似文献   

5.
点的投影特性是正投影原理的核心部分。正投影原理是《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基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单元之一。多数教材一开始便讲述基本投影原理,让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符合人们认识的逻辑顺序,对后续课程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弄清章节关系,明确重点难点点的投影前一小节为投影概念,后面则为线、面及体的投影。任何物体都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元素组成,点的投影尤为重要。不仅因为点是组成物体的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线、面都是由点构成的,而且点的投影特性是线、面投影的画法和分析其投影特性的基础。点的投影教学的重点是点的投影特…  相似文献   

6.
例1一小球用一根细绳系在光滑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错解1如图2.错解2如图3.辨析错解产生的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受力分析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第一,应确定研究对象,即一定要明确是哪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第二,分析物体受哪些力作用时,先从重力开始,再看有没有支持力和拉力.如果有绳子作用在物体上,那么在沿绳子方向有一拉力.如果有竖直支承面则应当心,因为竖直支承面不一定对物体有支持力,可以这样来判断.假设没有此竖直支承面,看物体能否像原来一样静止不动,若能静…  相似文献   

7.
在平面镜成像的习题中,常涉及到镜厚的问题,遇此,一般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以物像间距离等于二倍镜厚处理。现举两例如下:1.把物体贴在平面镜上,物像之间相距2厘米,则镜子的厚度为多少?(答案1厘米)2.将手指顶在镜面上,看到镜子中也有手指,若镜厚2厘米,则二指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4厘米)众所周知,利用高度抛光的金属面,或抛光的表面镀一层金属膜,可把入射光几乎100%地反射,这样的表面称之为镜。上述两例中的平面镜均有一定厚度,无疑是玻璃平面镜,物体紧贴于平面镜上,以镜厚即物距为据分别得出答案。然而,此种解题方法忽略了光的折射这一重要现象,故答案尚需斟酌。厚度为 d 的镜子,是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在其底面涂以水银做为前述高度反射光的表面。设有一发光点 S,距镜的上表面为 h,从 S 点发出的光线 S A、S C。S A 垂直进入玻璃中,被底面反射,沿原路返回。S C 斜射入玻璃上表面,入射角为 i,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 r。折射光线 CO 被底面反射,复折射入空气中,此时的折射角 i′和入射角 r′,分别与前次的入射 i 和折射角 r 相等。眼睛沿着 S A、B M 看去,则像点在 S′处。  相似文献   

8.
已知一个物体的浮沉情况,若改变相关条件,则物体的浮沉情况有何变化?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1.若p物、p液都不变,则物体的浮沉情况不变例1 一均匀实心物体恰能悬浮在水中,若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再放入水中,  相似文献   

9.
能量转化和守恒问题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客观规律。在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时,既要掌握圆周运动的规律,更要正确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其一,对某一物体来说,若只有重力做功,或其他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10.
物理问题是由题设条件和结论构成 ,而隐含条件则是题设条件中经常出现的一种 ,隐含条件具有一定的解题功能 .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1.制约功能例 1 如图 1(a)所示 ,在一个足够大的水平放置的绝缘平板上 ,有一质量为 m=1.0× 10 -3 kg,电量 q= 4 .0× 10 -4C的带正电的小物体 ,它与平板间的摩擦因素为μ=0 .2 5 .平板处于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 .设 E=10 N/C,B=0 .5 T.由静止释放物体 ,则小物体在平面上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和速度各是多大 ?(g=10 m/s2 )解析 本题的隐含条件对物理过程有…  相似文献   

11.
若图G可2胞腔嵌入到可定向曲面S上,且G嵌入S后至多只有2个面,则称G在S上是上可嵌入的,文章证明了:若图G是连通图,则G的邻接树图Gt、树图Gr都是上可嵌入的。  相似文献   

12.
顾国富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48-48,F003
1 有关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分析 例1 如图1所示,物体从光滑曲面顶端下滑,然后以v0的速度从水平静止的传送带上通过能落在P点,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则物体将落在P点的左侧。 B.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则物体仍将落在P点。 C.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而且传送带运动  相似文献   

13.
在直线运动中,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在高考中,以下直线运动的情景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请同学们在学习时注意.  相似文献   

14.
液压胀型技术的发展,为大型薄壁类零件的成型加工提供了新的途径。无模液压胀型技术是一种新型液压成形技术,具有成本低、加工周期短、成形好等显著特点。其基本工艺过程是:先由平板或经过滚弯的单曲率壳板,焊接成封闭的多面壳体。然后在封闭的多面壳体内加压,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壳体产生塑性变形而逐渐趋于理想形态。大型不锈钢弯头的基本工艺过程是:下料→滚弯→焊接成封闭的环壳→环壳内部加压成形→分段。  相似文献   

15.
例1 如图1,倾角为30°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2m/s运动,皮带AB长5m.将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A点,经2.9s到达B点,求物体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若增加皮带的速度,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最短时间是多少?(g=10m/s2) 分析物体沿皮带上滑,运动情况可能是先加速后匀速,或者是一直加速,我们用平均速度来确定. 设物体一直加速上滑,则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  相似文献   

16.
判定物体的运动轨迹,用到以下两个知识: (1)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由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若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物体做直线运动;若速度和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  相似文献   

17.
物理计算选择题中的数值,大多数是为了考查某些物理概念、规律的掌握情况而设计的。因此,若善于用下面介绍的方法去解,则往往显得思路清晰,简洁准确。1 定性分析法 利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例1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时,读数是2牛,浸没在水中称时,读数是1牛,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称时,读数是1.2牛,则该种液体的密度是( )。  相似文献   

18.
一、判断物体磁性的方法要点(1)将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若物体静止后将指向南北,则该物体有磁性;若物体不会指向南北,则该物体没有磁性.(2)用该物体的一端分别去靠近另外一个磁体的中部,若发现吸引,则该物体具有磁性;若不能吸引,则该物体没有磁性.例1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a和b,按图1甲放置,手拿住a时,b不会掉下来,如按图1乙放置,手拿住b时,a会掉下来,这说明:()A.a是磁铁B.b是磁铁C.a,b都是磁铁D.a,b都不是磁铁析解:因为磁体具有吸铁性,而且条形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部几乎没有磁性.所以图1甲只能说明a有磁性,图1乙说明b没有磁性,本题…  相似文献   

19.
马云秀 《物理教师》2009,30(6):59-61
1课堂动态生成的根基 1.1资源之一——学生的差异 下面是在高三复习课上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问题: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如图1所示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相似文献   

20.
一、磁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要点点拨:(1)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磁极).(2)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判断物体有无磁性的方法:①根据磁体的性质判断.即看物体能否吸引铁、钴、镍等铁磁性物质,若能吸引则它具有磁性.②根据指南北的性质判断.将条形物体悬挂在水平面内使其自由转动,若拨动后静止时总指向南北,则可判断它有磁性;且指南的一端为S极,指北的为N极.③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把被测物体悬挂起来,然后拿一根条形磁体靠近被测物体的某一端,若相互排斥,则被测物体有磁性;若相互吸引,则被测物体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此时被测物体为铁磁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