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版要扩信息量覃进报纸扩版已成为新闻改革的热点。1992年我国有数十家报纸同时扩版,1993年有130多家报纸扩版,1994年全国至少有150多家报纸加入了扩版热潮。报纸扩版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出现的报业改革。通过扩大版面来增加信...  相似文献   

2.
文海拾贝     
正当人们还在惊诧1993年那波浪翻涌的扩版潮时,1994年的元旦刚过,人们又被扑面而来的第三次扩版浪潮所震动。据了解,到目前,至少有150家报纸扩版增刊,仅首都报纸就有46家之多。很多报纸  相似文献   

3.
傅建平 《新闻窗》2006,(5):84-85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新闻图片,以其特有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比如,一些报刊扩版之后,刊用的照片越来越多,而且争相选用好图片、大图片,并登于报刊的显要位置,以体现各自报刊的特色。《贵州商报》每天用于头版的大图片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便是最好的例证。几年来,《贵州商报》一直沿用头版刊登单幅或一组新闻图片,以突出该报当天报道的重点。从省内的重大事件到国内重大事件,甚至国际上的重大事件,都是《贵州商报》的选择范围,其好处就是读者拿到报纸便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4.
看了《中国摄影报》3月5日一版头条醒目标题《首都一些报刊图片告急》后,感触颇多。它一方面说明,图片,特别是好的新闻图片越来越受到报刊老总及编辑们的青睐,把它视为报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摄影报道满足不了报刊的实际需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对此,我们有关部门的领导及摄影工作者应该从中思考点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 “告急”现象《中国青年报》是全国颇有影响的大报,据说,在今年扩版以前,每天由该报摄影部提供2至5幅照片供各版使用。扩版后每天所需照片增至14幅左右,而现在每天收到的正常图片来稿尚不足14幅,而且多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通讯员,是不在编的新闻工作者。通讯员为报纸写稿或拍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见报。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稿件见报?这是通讯员们经常议论、研究和费神的问题。我给报纸当通讯员20余载,以前写文稿,近年文稿、图片一手抓,又侧重图片。近三年间,我拍摄的照片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32家全国性报刊采用89幅,新疆日报等省级报刊采用360多幅,从中摸到一点门道。要努力提高新闻敏感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有的通讯员在复杂纷纭的事件中能迅速发现新闻并拍到照片,而有的通讯员往往在新闻面前无动于衷,这是观察力不同,也就是新闻敏感的强弱不同。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让很多摄影记者不安的消息:越来越多的报纸(尤其是同城有多家媒体存在的都市类报纸),对本报摄影记者依赖程度正在降低,而对社会图片资源的依赖正在增加。报纸正由依靠摄影记者转向依靠社会图片资源以前,许多报纸获得优秀新闻图片主要依靠本报摄影记者,并以这些好照片构成报纸新闻图片的核心竞争力。图片的独家性、独家表现形式和独家做法  相似文献   

7.
时下,在多种杂志的封面上,常常刊登大美人像,报纸上特别是副刊类的版面上也是女明星们常常光顾的地方,似乎只有这样的报刊才能进入市场。 一些报纸的编辑过分强调新闻摄影的美感,而把照片作为美化版面、活跃版面的手段,要求摄影记者多提供“赏心悦目”的照片,拍摄时人物要漂亮,构图要完整,线条要优美,影调要丰富,导致一些报刊的新闻摄影报道走进了唯美的误区。有些内容平平但构图漂亮、有视觉美感的新闻图片往往会得到报刊编辑的青睐,而一些尽管新闻性强、立意深刻的图片,由于形式美感略嫌不足,常被编辑“枪毙”。报刊编辑自…  相似文献   

8.
试论泡沫版面对新闻传播的危害王振亚王灿发自90年代初出现“周末版”热以来,国内多家报纸为争夺受众,不约而同推出类似周末版性质的消闲娱乐型版面,诸如月末版、月中版、特刊等。近一两年,又有不少报纸进行扩版,版面由4版扩到16版乃至24版或更多。按照新闻传...  相似文献   

9.
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上,一张报纸抢不抢眼。读者爱不爱看,关键要看有没有新闻性强、视觉美、感染力强的图片。目前,在报刊市场上各类报纸很多,但真正能吸引读者,让读者一眼瞟去能吸引眼球的不多,这其中有没有好的照片来点缀美化版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读者在阅凑报纸时,往往最先看到的是新闻图片,因此图文并茂的形式备受读者青睐。  相似文献   

10.
也许可以这样说,我们正处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邮政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1985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777家,刊物达2,953种。我们假设4,000多种报刊平均每天选用两三张新闻照片,那么每天就有上万张照片在这些报刊上出现。  相似文献   

11.
新春伊始,新闻界呈现了引人注目的现象: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家报纸纷纷扩版。扩版的目的,重要的在于扩大报纸的信息量,更好地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扩大信息量,是1993年新闻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报纸出现一股扩版热。中央一级的不说,单说省报,就有近20家扩版。1994年,眼看又是一个扩版热。人民日报将星期二、五的8版改为12版,省级综合报纸8版将普及化;不少地市及部门报纸四开改对开,不少地方还办了新报。  相似文献   

13.
进入1999年,成都市的几家主要畅销报纸不约而同地在一版刊登巨幅新闻图片,最大的一幅图片达27.5厘米(超过10英寸),而且几乎各报每天都在一版刊登一张巨幅新闻照片,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一时间,好评如潮,有读者说:“手捧近期报纸,无需太多的文字说明,只要一看画面,即能触景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是现代报纸的标志 认识有待加强 走向市场经济的报纸,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都在不断扩版,报纸一版的封面作用越来越明显,一版的图片和标题起着导读的作用,刊登于此的大照片对读者就更有吸引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改革是报纸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搞好报纸新闻摄影改革,就要研究世界新闻摄影发展的总趋势,研究新闻摄影在报纸中的地位、作用,研究如何发挥新闻摄影的优势。报纸发展的总趋势纵观新闻摄影的发展,图片新闻在报纸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黑白到彩色的过程。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是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政府公报》。报纸度过了314年无照片时期,直到1880年3月4日美国纽约的《每日图画》报,才在世界上印出了第一张有照片的报纸。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新闻照片作插图的报纸,在欧美风行起来,到30年代欧美报纸由于采用照片急剧增加,图文并重的  相似文献   

15.
翻开每天的报纸,常常有这样一种遗憾:图片多了,大了,但还不“重”。也就是说。图片自身的信息量和感召力不够,给读者打下深刻烙印的不多。1995年湖北省送全国新闻摄影参评的100多幅图片,人选的只有13幅,而15家地市报中竟第一次无一幅作品入选。实际情况是,湖北省地市报先后有10家由双日刊改日报,有4家由四开报纸改对开报纸,报纸刊登的图片,数量至少比原来上升50%,而质量却没有明显提高。这种状况,不能不使我们重新审视新闻图片如何加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报纸版面改革不断加快,不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报纸,头版悄然出现了一个新兴事物——导读。1987年以前,中国的所有大报都是对开4版,版面少,内容也少。1987年,扩版之风自《广州日报》刮起,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被称为"扩版年"的1993年共有130多家报纸增扩了版面,中国的报纸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进入了  相似文献   

17.
李杨 《当代传播》2002,(2):88-89
2001年金秋10月,在昌吉召开了第十一届新疆“新闻奖”摄影作品、报刊使用图片评选会,这是进入21世纪新疆新闻摄影界第一次研究新闻摄影报道发展与改革的会议。前十届评选会倡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使新疆新闻摄影事业和报刊使用新闻图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报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新闻图片精品,极大地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增强了报刊的宣传及报道效果,并形成了新疆新闻摄影的特色。当历史的脚步踏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报刊也步入了“读图时代”。由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如何办好报纸,如何办好副刊,这已是摆在我们新闻报业人员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中国报纸从前年开始,兴起了一股扩版潮,全国有许多家报纸纷纷为扩版。广州日报扩版最多,平时16版,有时20版,甚至36版。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严肃报纸也有40多版,所以今后报纸多版化是个趋势。但报纸仅是靠多版发行,并不见得报纸的新闻容量大了,报纸就算办好了。多版,仅仅是办好报纸、办好副刊的一个小小的前提。比如、为了争夺读者市场,有的报纸办成了杂志,个别报纸副刊甚至还打“擦边球”搞格调低下的一套。  相似文献   

19.
在广大读者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从1992年7月1日起,《新民晚报》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决策:由四开8版扩大为四开16版。半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这次扩版是成功的。报纸的发行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8万余份,目前已达168万余份,仅次于《人民日报》,成为全国发行量占第二位的报纸。纵览全国报界,由1992年初见端倪的扩版热不断升温,到今年可称之为扩版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扩版报纸达130多家。在北京,100多种公开发行的报纸中,有63家不同程度地扩大了版面;在全国30个省、市、区党委机关报中,有17家扩大了版面;还有不少报纸正在酝酿扩版的计划。  相似文献   

20.
胡颍君 《新闻窗》2008,(3):77-78
新闻图片是新闻事件的直观记录,传达信息的保真度高,因此在报纸版面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视觉冲击力。在读图时代,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质和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报纸的扩版,一些不雅和质量不高的图片充斥版面,构成了对读者的视觉污染。本文就目前新闻图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