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2005年6月18日由中山大学教育学院、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处主办的“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理论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以及《百年潮》、《中山大学学报》等杂志社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萍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教授致辞。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研究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及如何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的问题。会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  相似文献   

2.
中俄文化交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两国虽文化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国需要强大的俄罗斯,俄罗斯需要强大的中国。了解中俄文化差异有助于开展交流,加强中俄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各领域的共同发展,交流对中国、对俄罗斯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
中俄两国同处亚欧大陆,地缘相近,文化互通。俄罗斯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吸取了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东方文化因素,中国近现代文化也明显受到俄罗斯19世纪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深刻影响。中俄文化交流是两国政治、经济、局势及其它交往的基础,是发展长期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方面。中俄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国高层间的理解和信任,增强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相似文献   

4.
白璐  李宁  陈丽 《华章》2010,(26)
历史上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广泛而深远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中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不同的时代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研究双方的经济文化文化交流历程,寻找其中的有益元素促进中俄两国东部边疆地带的文化交流,对双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28日至29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在武汉大学召开的第二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会议上,来自全国2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单位的5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整体性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讨。现将本次会议研讨的问题述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2006年、2007年将在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这将极大地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交往,促进中俄两国旅游事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人境旅游的客源市场中俄罗斯居第三大客源国。因此,“导游翻译”这一职业应运而生。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节”,被誉为“无名大使”,“祖国的名片”,“祖国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7.
2014年1月24日,由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中心主办的“中国百名中小学生赴俄专场艺术展演”活动在莫斯科举行,百余名中俄两国中小学生携手为莫斯科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本次活动是在“俄中青年友好交流年”之际举行的首场青少年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增进中俄两国中小学生的了解和友谊,为两国的中小学校拓展交流渠道,创建中俄中小学生艺术合作交流的平台。此次赴俄罗斯展演的学生,分别来自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和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除了举办专场演出之外,他们还参观了列宁山庄、红场克里姆林宫、卫国战争胜利博物馆等俄罗斯历史文化名胜,访问莫斯科艺术学校及培训机构,与俄罗斯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文化交流。本期“专题汇”,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走进这次奇妙的俄罗斯之旅吧!  相似文献   

8.
中俄经济发展的理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始于20世纪并将在21世纪影响着整个世界.中国学者对俄罗斯的关注和俄罗斯学者对中国的关注都同样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引人注意的是,中俄学者在"经济转轨"问题上观点的趋同存异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俄罗斯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会(下称分委会)第七次会议3月26日在莫斯科总统饭店召开,会议由分委会中方主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与分委会俄方主席、俄联邦教育署署长巴雷欣共同主持。双方总结了分委会第六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一致认为在中国“俄罗斯年”框架内,双方在教育领域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意义重大,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起到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6和2007年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的活动,中俄旅游合作进一步扩大,俄罗斯已经成为继日、韩之后的中国第三大旅游客源国。但是,俄罗斯旅华目的地多集中在北方的城市。浙江省有必要加大对俄罗斯旅游客源市场及旅游产品的开发。旨在探讨浙江省对俄罗斯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运作,为浙江省开发俄罗斯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提供新思路,以促进双边经济的发展,促进浙江省旅游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6学术年会于12月2日至4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主办、中山大学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联合承办,会议主题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参加会议的代表为来自教育部相关部门、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领域及学术期刊、高校教学研究机构和各会员单位的专家与学者等,共计170余人。与会专家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保障体  相似文献   

12.
写在前面的话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活动拉开序幕,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3月26日至28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中俄友好再写新篇。  相似文献   

13.
学术信息     
受中国数学会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的委托,由清华大学、中山大学、青海师专共同承办的全国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7月27日至8月2日在我校举行。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青海师大、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等省内外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有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俞元洪研究员、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唐云  相似文献   

14.
10月28日—11月1日,教育部社政司在武汉召开了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第二次工作会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部分专家和研究生培养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马楠 《黑河教育》2005,(1):25-26
一、中俄两国边境地区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中俄两国、两党关系在历史和现实中对世界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20世纪末,中俄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访问俄罗斯时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标志,为两国人民世代和睦相处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003年5月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三次会晤,参加了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纪念活动。中俄两国人民均已感到要加强两国文化交流,充实感…  相似文献   

16.
中俄两国山水相连。永做好邻居、好朋友是两国人民的真诚愿望。继去年中国成功举办“俄罗斯年”后,今年3月26日,俄罗斯“中国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信理学会1984年第二次学术讨论会,9月11日至16日在信阳地区军分区招待所举行。省内从事道德理论研究和道德理论教育的专家与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探付“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道德”间题。大会提交学术论文及调查报  相似文献   

18.
3月2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暨学术成果座谈会”在武汉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发起并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等单位及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和相关学科近1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俊萍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武汉大学副校长胡德坤教授及该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光明日报》、《思…  相似文献   

19.
[背景材料]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3月21日,普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两国元首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的第五次会晤。他们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深化两国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上更高水平。此次访华,普京总统还与胡锦涛主席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开幕式。两国元首确定今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在中俄关系史上尚属首次,是落实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原则和精神的重要步骤。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标志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俄罗斯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恰逢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签署五周年之际,“俄罗斯年”在中国成功举办。一次次触目悦耳的活动,让拥有两千多年文化根底的东方中国,近距离感受到来自俄罗斯文化历史与现代的魅力。在金秋的北京,随着两国总理的共同宣告,“俄罗斯年”在中国获得了圆满结束。然而,俄罗斯文化在中国所获得的热情并未停步。就在西方狂欢的圣诞节——12月25日,“首届‘俄罗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对俄罗斯文化的认识从“感官”向学术深度升华。25日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