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绍磊  郑兴华 《兰台世界》2016,(20):116-119
宋孝宗反对宋金和议,锐意恢复,以此为标准选择翰林学士。绍兴、隆兴年间,翰林学士对于宋金和战的态度分化剧烈,从而深刻影响了隆兴北伐、和议的进程。乾道、淳熙年间,孝宗始终坚持恢复意志,于是,翰林学士以各种形式加以迎合。  相似文献   

2.
《宋史·李格非传》称李清照母亲王氏为懿恪公王拱辰孙女,有误。应为元丰年间宰相、文恭公王硅长女。而王眭四子仲岏之女嫁秦桧,故李清照与秦桧妻王氏为姑表姊妹。但李清照与秦桧夫妻关系冷漠,并曾遭到秦桧兄秦梓的攻(?)。即使在身陷诉讼、请托无门时,李清照宁肯求助干远亲綦崇礼,也不愿求助于秦桧。  相似文献   

3.
向农民预借田赋,作为历代缓解财政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产生最早可追溯至北魏时期。田赋预借历经北魏、隋唐以及五代,在南宋时期得到延续和发展。宋金战争时期,为筹措军需,高宗采纳臣僚建议于民间预借秋粮,预借一经产生就成为南宋官府解决财政问题的常用举措。绍兴和议后,尽管中央表明了对预借的反对态度,地方私自预借的现象却日益普遍,在这一过程中,预借实现了“地方化”。孝宗在位期间,鉴于预借带来的诸多弊端,宋廷集中开展了对预借的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孝宗以降,随着国家财政状况与政治生态的不断恶化,田赋预借再度盛行,最终随着南宋王朝统治崩坏,再度消亡于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彭惠莉 《兰台世界》2007,(13):69-70
翰林学士是唐后期中枢决策中举足轻重的职官,其供职于直属皇帝的学士院,参与政务,秉承皇帝旨意撰拟机要文书、诏令.自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更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和秘书.翰林学士的起用反映了唐朝后期皇帝机要秘书机构之任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位于东北沈阳的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其时,努尔哈赤力排众议,果断决定由辽阳东京城迁都沈阳,营建宫室,使沈阳成为东北政治、军事乃至经济文化之中心,从而为清军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沈阳故宫在清王朝迁都北京后的260年间,一直受到清王朝的尊崇,被称为"京宫阙"、"陪都宫殿"。清制,历朝皇帝登基后,均须东巡陪都,祭奠祖宗。乾隆朝,高宗弘历多次东巡谒陵,对先皇宫室深怀尊崇,并规定此后凡内府刻印之书,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辨析史料源头、理清史料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构唐高宗经营东都的史实。唐太宗确立了洛阳在东方经营中的政治地位。高宗前期的全面经营使得洛阳初具都城气象;高宗后期,在韦弘机的主持下,洛阳的重点建造工程象征着洛阳作为都城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惠冬 《兰台世界》2012,(21):74-75
廖刚是两宋之际尤其是南宋绍兴年间的一位名臣。廖刚一生,以言职最为声名显彰,持身立朝,直言无忌,对朝廷大政多有论列。然又因其傥言直行,先后触怒蔡京、秦桧两位权相,仕途坎坷,四起四落。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11,(27):10-10
小报的破坏威力 几十年间,英国政治被三股势力左右:保守党、工党和默多克旗下的小报。《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一直向读者示意,没有比它们的头条新闻更值得关注的了。太多的权力和承诺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窃听丑闻。默多克关闭《世界新闻报》意在消除丑闻,  相似文献   

9.
在阴阳灾异思想极为盛行的汉代,日食被赋予特殊的政治含义,成为各派政治力量相互斗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汉成帝时期,王氏外戚集团与反对势力之间纷纷借日食来攻击对方,维护本集团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柳清 《兰台世界》2015,(9):71-72
张照生于清圣祖康熙年间,卒于高宗乾隆十年,是著名的书法家。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雍正十一年担任刑部尚书一职,主要进行预修《大清会典》。乾隆七年担任刑部尚书一职,由于其擅长行楷书,常为乾隆皇帝代笔。  相似文献   

11.
刘晓伟 《国际新闻界》2023,(10):160-176
唐代进奏院状报是古代报纸研究的重要对象,既往研究多关注其名实性质,少有关注其背后的政治信息博弈问题。安史之乱后,唐代皇权衰落,进奏院状报随地方势力的崛起而公开出现,皇权无力遏制只能予以承认,进奏院状报便成为藩镇所掌握的合法媒介。但历史的复杂性在于,皇权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是完全被动的,中央政权的信息也借由这条公开合法的媒介途径延伸,产生了信息权力博弈的问题。这种信息权力机制形成的关键时点,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在此之后,皇权通过进奏院状报传递政治信息已然制度化。皇权与藩镇在进奏院状报的政治信息博弈中形成的信息权力机制,正是二者微妙共生格局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翰林学士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杰出代表,在我国历史文化领域影响很大。宋代是翰林学士与学士院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然而《宋史》对任职翰林学士者所立传记多有疏失。本文对《宋史》为太祖朝9位翰林学士所作传记进行考辨,列其疏误,提请学界注意,并求教正。  相似文献   

13.
汉满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三十二卷,清高宗弘历撰,傅恒等编校,清乾隆内府抄本。《盛京赋》是乾隆八年(1743)高宗皇帝东巡盛京(今沈阳)时创作的著名文学作品。从它诞生之日起至今二百多年间,先后被  相似文献   

14.
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比喻罪行被揭露,案子发作了。这句成语出自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据传,南宋时,投降派代表人物秦桧,杀害岳飞的奸谋都是在他家的东窗下与他妻子王氏合谋策划的。秦桧死后,王氏让方士给秦桧招魂。方士声言,他看见秦桧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世纪以前,即1935—1937年两年间,在中国文坛上曾掀起了一个写书评、论书评的热潮。一篇篇出自于名家和专职书评家之手的上乘之作,竞相涌现,使书评成为一股新兴的势力引起读书界的普遍关注。这一热潮的直接鼓动者和组织者萧乾先生在当时曾预言:“随着读者层的扩大,新闻纸销路的巨增,这势力于著作界、  相似文献   

16.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22):42-43
“首先,当年秦桧杀害岳飞时,岳母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我认为秦桧和岳飞母亲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没必要下跪;其次,在西湖岳飞墓前,秦桧已经跪了几百年,现在凭什么又要跪岳母呢?”在江西九江庐山脚下的岳母墓前,当地政府铸造了秦桧等五奸臣反剪双手的跪姿白铁铸像,自称是秦桧第三十二世孙的秦良先生表示,反对祖先跪拜岳母。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治正在出现一场巨大的变革。城市成为最重要的选区,农村等地方势力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活力:而政党党首的形象则直接连结着选票。  相似文献   

18.
金宇 《兰台世界》2022,(7):135-140
从《申报》相关内容看,“大革命时期”也就是1924年到1927年间,广州城市的政治形象是国内政局动荡,破旧立新,国外多方势力对广州尔虞我诈,打压广州革命;经济形象是经济孱弱,将仅存的经济实力运用到国家的未来以及革命发展的需要上面;社会运动形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团结一致,竭尽全力反抗帝国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岳飞之死,是南宋高宗时期内政与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高宗时期所执行的是太祖皇帝所定的重文轻武、压制猜忌武将的内政策略.苗刘兵变、淮西兵变加重了君臣间的信任危机.南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攘外必先安内是南宋高宗时期的基本国策.岳飞数次触犯与高宗之间的君臣禁忌,他的存在成了高宗实施其内政外交政策的绊脚石,也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相似文献   

20.
彭绍骏 《大观周刊》2013,(9):9-9,22
亨廷顿认为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过渡,是因为权力总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社会力量卷入到权力关系中。在晚清中国,汉族官僚集团势力的壮大,改变了清朝统治阶级的权力构成;绅士阶层介入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推动着传统政治的转型;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阶层也参与到政治变革当中,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社会力量。官僚、绅士和知识分子都使得晚清中国政治体系的权力总量增大,从而促使传统中国政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